APP下载

区域经济合作的另一种思考

2018-11-22陈诗彤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区域合作流动要素

陈诗彤,刘 宇

(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 200135)

引言

经济发展强调了经济系统的完整性。完备的经济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彼此配合。尤其是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系统里,系统可以独立完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了实现更好的产品生产,必须不断地强化封闭系统结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在特定阶段可以表现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够在内部各个结构和要素之间找到平衡,体现出较强的经济韧性。

然而,这样一种完备经济结构的前提,是区域之间有着巨大的壁垒。一旦这种壁垒被打破,曾经经济结构的完备就表现为区域之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消耗。因为当区域壁垒打破以后,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会加强,因此不同的区域之间,共同的利益也越来越多。为了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区域分工和产品交换让不同区域之间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在这个大范围的区域里,各个区域相互协作,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这些都是符合逻辑的讨论。

在区域合作过程中,为了实现更大的利益,区域之间会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并形成排他性的经济集团,包括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种合作,是经济增长模式的一大突破。这种区域合作的表现形式繁多,都市圈就是这样一种努力消除区域壁垒的尝试。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有一个或者多个经济较发达并且有较强城市功能的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为核心,以一系列不同性质、规模、等级的中小城市为主体,共同组成在空间上位置相近,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一种具有圈层式地域结构和经济一体化的空间组织。

中国也在进行这样的努力。在行政划分的框架里,伸展出区域之间细密的经济联系。于是,各大都市圈,城市群的出现,无不体现出区域之间合作生产,共同发展的脉络。2015年1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带。2014年5月13日,青年时报报道我国按照目标,下一步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向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同时,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太原都市圈,济南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等等,各种都市圈和城市圈大量涌现,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但是,经济合作真的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了吗?区域之间各种深度合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图依此切入,对经济合作进行另一种思考。

一、合作强化了要素的流动

众所周知,区域之间通过合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要素的流动。也就是说,当两个区域展开合作,双方获得了一个审视原有资源的机会。这里的资源首先体现在资本要素上,这是因为资本有着最灵敏的嗅觉,试图寻求最大增值。基于区域之间的合作关系,区域壁垒的弱化甚至消除,为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当一个地区不能提供更大的增值后,资本就要发生流动。资本的流动并不一定是单向的,合作中,相对落后的区域的资本一旦发现相对发达区域有更大的收益,就会流出。而发达地区也是如此。尤其是发达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资本集聚,当它发现其他地区有较好的资本增值,也会流动过去。所以,基于区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距,所需的资本以及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合作便为两区域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取长补短”的机会。

区域合作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的流动,其他要素在受合作关系的影响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相对发达的区域能够靠着自身较优越的条件,吸引一部分有能力并且更适合这个区域产业结构、生活环境的人才。这些人才来到发达地区,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形成某种经济发展特别需要的人才的集聚。当然,人才在合作区域之间的流动也是双向的。比如,这一部分人会流动到欠发达地区,因为这里也有可能提供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

人口的流动不是简单的劳动力的迁移,更多的表现为相关技术和观念等的移动。当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进入某一区域,就会同时带来这个地区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很多时候,思想观念对于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积极进取,努力奋斗,还是甘于平庸,按部就班,对经济的影响其实都是潜移默化的。

我们很容易看到,合作的区域之间都在寻求自己所需要的要素。又或者,要素会主动地寻找最合适自己的位置。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交换过程,会促进一个地区特定的产业和发展模式的形成。也就是说,双方在明确了自身发展的道路之后,在拥有自身最适合的种种要素的帮助下,更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从而实现较之前更明显的经济增长。而两个区域虽然进行了一部分的“互换”,但“互换”到另一区域的部分,同时也是本区域所求的,只不过“互换”能够使这些资源发挥出其更大的价值。最后,双方的产拼同样也需要“互换”,这就意味着两个地区的市场规模都会扩大,甚至较合作前产生更稳定的规模经济。

二、合作中的不平衡

区域合作关系能使地区之间的要素流通,并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增长。因为过程中各个要素实现了其效用的最大化。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在弱化了一定的行政壁垒之后,要素的流动固然得到了加强,但流动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自由,相反,由于合作双方发展差距的出现,对于要素资源的吸附力量也不尽相同。较为发达的地区对于要素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资源要素表现出某种流失。长此以往,要素必然在合作中出现不均衡分配的过程。可以说,区域合作在强化这样的不均衡。而这样的不均衡,累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一)区域生产模式难以改变

合作过程中,各个要素在不平衡的流动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某种均衡,那就是要素向发达地区的倾斜。一个地区要素得到一定的积累之后,就会为这个地区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这种“新生的比较优势”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据。也就是说,一旦形成了新的比较优势,一个区域就不得不专注于发展其相对有优势且擅长的部分。这对于合作区域之间会形成路径依赖,于是,各自都会形成收益模式,而各自都会在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上进行强化,这就无形中固定了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但是,这种发展,对于合作中相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种强大的约束。

作文是对生活的写照,其写作内容一切来源于生活,因此要学生立足于生活,培养其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在写一个事物前,要学生去亲身体验一下事物的氛围,捕捉有关事物的点点滴滴,然后再让学生书写这个事物。例如,要学生写作“春雨”这篇作文时,就可以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在写作前,老师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到哪天要下雨,然后再布置写作内容;接着让学生在下春雨时去不同地方观察,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在花朵下、在树林中、在大路上、在操场上、在窗户下雨水的不同,近距离感受一下自然中春雨的声音,观察一下自然中春雨的变化,这样让学生在自然中寻找写作灵感,获得写作素材,写作“春雨”这篇文章就变得容易了。

这是因为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会不自觉地成为合作中的弱势一方。在合作的过程中,因为自身技术受限,该地区不得不分担合作中相对低端的生产工作。长期处于低端生产的工作,意味着只有低效的经济增长。而只能停留在数量与规模的扩张上,生产的质量并没有提高。这都会导致该地区的技术难以增强,处于贸易不平等的状态。

相比之下,技术相对发达的地区负责较高端的设计,技术更容易实现不断的进步,也就更容易实现快速经济增长。由此,合作过程中,双方的位置不断强化,技术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不得不继续保持弱势的地位,丧失升级技术与攀升价值链的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双方位置的分化,资本、人力资源等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价值,不可避免地会选择向相对优越的区域流动。相对落后的地区会丧失各种要素资源,因而难以改变自身的生产模式并且创新,而这种固定的发展方向对于长期发展是极不利的。长此以往,就表现为区域发展地位的锁定。

(二)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合作中,生态与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自身技术相对不发达,无法进行较高端产品设计,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增长,不得不进行较低端制造。也就是说,在区域合作中,高新产业大多在技术较发达地区,而低端的污染型产业则被分配给了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欠发达地区在技术难以实现提高的情况下,无法快速创新或通过产业转型改变现状,而为了实现较大的利益,不得不接受较发达地区的污染转嫁。通过较低端的生产和制造,两区域中本该在生产过程中承担的污染集中到了较落后地区。这样必定会使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中国在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后,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群。这其中不乏各种通过合作加重污染的例子,如京津冀都市圈。臭氧可促使空气中的大量气体污染物转化为PM2.5,所以,臭氧浓度超标,其危害程度不亚于PM2.5的超标。近年来,臭氧与PM2.5已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在2013—2016年四年间臭氧浓度均在增长,每个城市的臭氧平均浓度上升程度不同,四年来京津冀区域总体臭氧浓度上升了6.7微克/立方米,升幅为13.3%。其中,部分城市臭氧污染恶化十分明显(见下图)。

三、对策建议

京津冀13个城市臭氧年平均浓度

如今,我国大力推行区域合作。合作确实为区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都市圈,近年来发展尤其迅速。区域之间的各种都市圈、城市群的出现在事实上都是一种区域的合作。合作为不同区域提供了一条适合自身且不同寻常的道路。

当区域中的要素难以实现转变,不妨尝试创新,或试图发展周边地区所不擅长而能够使该地区实现繁荣的产业,以寻求特殊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发展工业的地区可以转型为旅游业,在工业上迟迟难以实现经济增长的地区可尝试引进技术,并加以创新。正如莫维茨提出的潜在后发优势论、南亮进提出的“后进利益”论、伯利兹提出的技术蛙跳模型等,即使是相对落后地区也可能在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从而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总之,在承认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要懂得弱化和消除区域合作的负面影响。合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掠夺”对方地区的要素,而是互帮互助,共同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一)加强制度建设

在合作之前,不能只考虑当前利益,而应该意识到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配套拟定对应方案。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及时介入其中,防止次优越区域的要素流失,区域间差距拉大。在这里,我们需要克服市场的冲动,使两区域并肩快速经济增长。具体来说,为防止虹吸效应,类似于鼓励、资助各要素往相对落后的地区流动一部分并带动该地区发展是必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制度是能够防止或减少要素大量单向流动的并促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加强环境管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的恶化程度也以空前的速度增长着。其中最有效的抑制环境恶化的办法便是进行环境管制。政府通过环境管制,针对环境问题制定政策与应对措施,并使得企业生产与居民的经济活动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一定量减少环境污染,并在保持环境不受污染情况下持续发展经济。

在区域之间的合作中,较落后地区不得不接受较发达地区的污染型产业,使用造成污染较大的技术。污染常常是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法律的支持成为了关键。为帮助较落后地区避免污染转嫁,环境法规和相应的细则必须出现,并采取措施强行将污染型产业拒之门外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

生产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便是人力资源。技术创新活动也是靠人来完成。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素质与能力较强的劳动者,高新技术、高新产业等都是在人才的帮助下实现的。人才对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合作中,相对落后的地区更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在区域合作中,人力资源为了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获取更高的利益,往往会选择转移入较发达地区发展。因此,欠发达地区原本有潜力或已成为专门人才的人力资源会大量流失,转入较发达地区。原本不发达的地区在缺乏高效人力资源的情况下更难以实现向高级产业转型或技术创新的目标,从而无法快速实现区域经济增长。因此,对于较落后地区来说,技术创新必定由较高级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才能将区域本身拉出“落后陷阱”。

所谓人才培养,并不是要实现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它更强调了为特定岗位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普通的劳动力进行特定的培养与训练,将原本没有特别技能的人才转化为区域自身所需要的人才。

四、结语与展望

区域经济的合作指不同的国家或区域之间,通过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某种专业化分工,各个区域只专心于自身效率最高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依此来最大化地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过程中,会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也或者会建立某种形式的经济共同体。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是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必然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

而区域通过合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消除之前行政壁垒下的要素流动障碍,让资本、技术、劳动力能够有序地进行分配,即要素资源在流动过程中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按照市场的力量,区域的要素资源流动并非想象中实现多向的流动。在合作过程中,即使是微弱的优势,区域可能吸引一小部分寻求更好发展的人力资源进入,而这一部分人力资源,比在原来区域发挥了更大的价值,就可能推进了区域生产力持续性的提高。同样的道理,两区域之间,较发达的地区相对容易吸收到资本与劳动力,产生较快的发展。而较快的发展又会产生新的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如此进入一个难以停止的循环中,表现为大部分的要素会单向移动,最终的结果是区域之间形成巨大的差距。

我们甚至很容易得出结论,区域合作在短期确实可以给区域双方带来相对快速的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区域的合作会带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因为区域合作的前提是区域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某个别地区的发展伤害了另一地区的发展,这种经济发展背离了科学发展观。

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约束和限制要素的过度流动,同时对合作中的落后地区进行制度化的保护。这一举措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区域差距巨大的国家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中国还是一个计划经济烙印非常深刻的国家。强有力的政策甚至是一种生产力一样,对于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力量,利用好经济政策就能够实现经济快速而协调的发展。

当然,合作中相对欠发达地区,不能将要素的逆向流动依赖于国家政策。因为要素的自由流动意味着较高的经济效率,所以有效的市场里,我们并应该不排斥要素流动性。欠发达地区自己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人才培养。

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意义的经济发展的尝试,我们要创造条件形成合作,同时要创造条件避免合作中的问题。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在整体上实现 有序的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合作流动要素
新冠疫情下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对区域合作的思考(一)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流动的画
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