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饥荒中的母亲

2018-11-22曾野绫子

中外文摘 2018年9期
关键词:一定量太多太多饥荒

□ 曾野绫子

1985年,非洲发生大规模的饥荒。当时,我就在埃塞俄比亚北部。在国际援助抵达之前,这里每天都有很多人饿死。救援物资逐渐到位后,死亡的人数也慢慢减少。可即便如此,还是能看到有男人瘫坐在地,没有力气站起来,只能拔自己周围的草吃。

有两个人找到我,让我立刻带走他们怀中的婴儿。其中一个是孩子的父亲。他通过翻译告诉我:“孩子的母亲已经死了,没人喂奶给他喝。如果日本人能带他走,他就能活命。”

另一个要给我孩子的人,是个骨瘦如柴的年轻母亲。她说,她已经没有奶水了。

我灵机一动,掏出手提包里的糖罐,将里头的最后一颗糖递给她。我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跟她分享了。我之所以把糖果给母亲,是因为婴儿还太小,不能吃这么大的糖。母亲可以先把糖含化,再给孩子喂一些甜甜的唾液吃,这样也更安全。

然而,我没有立刻离开这位母亲。因为事情的发展出乎我的意料。母亲只顾着自己吃糖,完全没有要喂给孩子吃的意思。她实在是饿坏了,把整颗糖都吃了。“只要吃下这颗糖,也许我就会有奶水了。”我敢打赌,她一定不是这么想的。

这就是人性。我们听了太多太多所谓的母性神话,殊不知,并不是每一个母亲都愿意舍己救子,这才是自然界的常态。

只有生活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时间与空间中的人,才会相信母亲愿意为了孩子舍弃自己的生命。

世间所有,不仅仅是崇高,也不仅仅是野蛮。世间万物都是由一定量的真相与一定量的虚伪组成的,这就是我们——既是动物,又是人类的我们——现实愿望的悲情体现。

猜你喜欢

一定量太多太多饥荒
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生活小妙招
新中国同龄人
欠父亲的太多太多
饥荒是你造成的
饥荒是你造成的
灯泡先生
分手的温柔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