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高BIM模型质量的具体方法

2018-11-21凤麟麒,于海洋,刘峰,赵广会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9期
关键词:碰撞检测

凤麟麒,于海洋,刘峰,赵广会

摘 要:自今年以来,随着数本BIM规范纷纷出台,BIM的推广力度越来越大,不少传统的建筑公司乃至桥梁、轨道交通等其他土木类企业都纷纷向BIM转型。但是仍有不少企业在转型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乃至止步不前。细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BIM所带来的收益并不理想,甚至是投入大于收入。而BIM工作没有带来相应的效益,主要原因之一是模型的精度不够。因此,提高BIM模型的精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BIM;精细化建模;方法优化;多专业;碰撞检测

1 简析BIM推广的阻碍

企业若是要培养一批BIM工程师,需要需要购置一批高配置的电脑,现在国内使用的BIM软件多以Autodesk系列为主,不少国内的软件开发商多以二次开发为主,而且大多是在以Autodesk公司的平台上进行二开。然而Autodesk系列软件有一大共同特点就是对电脑配置要求极高,特别是对于大型项目的BIM使用,尤其需要高配电脑。其次是人材方面的培养,首先公司要聘请专业讲师对其进行软件上的培训,如果按正常进度的话,一款建模软件的培训需要大概2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入门,但是建模仅仅是BIM工作众多环节中的第一步,其后还需要施工模拟类的软件进行协作,方可进入BIM深化应用的阶段,如Navisworks、Navigator。在此期间还要面临培养成功的员工跳槽的问题。到了这一步也知识在软件操作上的培训,难的是把软件操作、BIM理念和实际工程结合起来,把空泛的理论变为一项一项可实施的具体工作,并且可分配到团队个人,方可使BIM产生实际的效益。这一步实施的难点其实就在于BIM模型的精度不够,这样一来,不管是BIM算量还是施工模拟,乃至建筑内部的漫游工作都是无法进行展开的。而这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生效益之前面临的是漫长的、大笔资金的投入。若是公司要通过社会招聘,但是招聘的人材质量参差不齐,而且人工费不低。真正BIM应用的高手少之又少,目前来看,大多是在投标、图纸会审时需要用到BIM模型。除此之外,BIM正向设计、BIM运维等比较深入的BIM应用还鲜有企业有能力完成,更何况是带来效益。

2 碰撞检查工作体系的建立

碰撞检查工作体系的工作流程的详解:

2.1 多专业BIM模型的搭建

首先第一步是建模,若是使用BIM协作的Revit Sever,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可几乎同时进行模型搭建。在建模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模型的精度,专业内部模型能避免碰撞的地方要尽量避免。

2.2 专业级别的碰撞检查

第二步是专业级别的模型进行碰撞检查,这是为了检查出由建模师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碰撞,碰撞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图纸本身的问题,如孔洞预留没有进行标注,多专业管道在一起发生碰撞等。但是在做多专业碰撞检查时,大多数的碰撞是由于建模师自身建模习惯不好或者软件操作水平的限制造成,这不利于我们找到真正对深化图纸有利的碰撞,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这一步专业级别的碰撞检测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专业级别的碰撞检查包括“重复项检查”和“硬碰撞”检测。重复项检测即检测重复的构件,这些可以利用插件来清除,如橄榄山有“清理重复项”这一免费功能供用户使用。硬碰撞的公差酌情设置,公差即两个构件交叉的部分的最大长度。个人认为并不是越小越好。首先做碰撞检查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其次土建模型的精确程度并不需要达到毫米级,就算模型达到这个精度,实际的工程也做不到这个精确度,也没这个必要。

2.3 多专业碰撞检查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步,之前的所有工作都是为这一步做的准备,就是多专业碰撞检测。这一步可以实实在在地检测出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如多专业管道之间进行管道综合优化布置,土建和管道之间可检测出墙体、楼板等未预留孔洞,或者孔洞大小、位置不准确的地方。最后利用BIM软件进行出图。这一步也将BIM的优势体现得淋淋尽职,在模型搭建完成的同时,各个房间面积的明细表、材料用量、门窗统计表等都自动计算完成。若有设计方面的变更,也只需要改变相应的构件,明细表就会同步进行自动更改。

3 建模方法的优化

此方法概括起来是“边建模,边做碰撞检查”。

首先建模的顺序,按构件类型进行建立,先建立竖直构件,再建立水平构件。如结构模型,先将所有的剪力墙建立完成,再建立结构框架,这样在建立梁的时候,梁模型的起点和重点可拾取剪力墙的边线,有利于保障BIM模型的精确度。其次,若有像楼板这样的大型水平构件,会出现“是否将”,此时选择“是”,可将同一层的墙体批量附着在楼板底面,这样可一次性避免大量的碰撞。

其次,建立完剪力墙之后,第二步紧接着应该做剪力墙的碰撞检测,此时检测出的碰撞一定是剪力墙的问题,发生碰撞的原因也只要从剪力墙身上找,而且都是竖直构件,碰撞点也比较好改。可能是由于楼层之间标高不同,在复制到相应楼层时,墙体顶部约束和底部標高有了偏移,和相邻标高的剪力墙发生了交叉,这种情况只需要选中同一楼层的所有墙体,将偏移统一改为零即可。这样,做完剪力墙的碰撞检查,可以保证剪力墙的完全的精细化模型,再接着建立框架结构的模型,建完之后将框架结构加入碰撞检测,此时产生碰撞的原因一定是框架结构产生了问题。以类类推,剩下的构件依次建立,依次做碰撞检测,最后模型的搭建和碰撞检查同时完成。每一步的工作目标都十分明确,而且可以将工作细分给每一位团队成员,让团队默契地协作,不仅保证了BIM模型的高质量,而且工作效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4 结束语

近几年BIM被炒的很火热,但是热潮已有逐渐褪去之势,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大家开始以一个更加冷静而理智的态度来对待这样一个行业的“新物种”。国家及地方也陆续颁布了一系列BIM规范,让BIM可以真正地为行业带来效率和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噱头。BIM对于建筑业似乎是很高层次的应用,但也只是信息化的一个相对低端的应用。建筑业发展的最终目标BIM不是,而是建筑业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何清华,张静.建筑施工企业BIM应用障碍研究[J].施工技术,2012,41(22):80-83.

[2]何关培.BIM和BIM相关软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02(4):110-117.

[3]王珺,张人友.BIM3维与4维建模实例[J].工业建筑,2012,42(7):179-182.

[4]桑培东,肖立周,李春燕.BIM在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41(16):25-26.

作者简介:凤麟麒(1994-),男,安徽宿州人,大连海洋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通讯作者:于海洋(1980-),男,黑龙江肇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猜你喜欢

碰撞检测
全新预测碰撞检测系统
基于BIM的铁路信号室外设备布置与碰撞检测方法
Unity3D中碰撞检测问题的研究
空间遥操作预测仿真快速图形碰撞检测算法
BIM技术下的某办公楼项目管线碰撞检测
双臂钻车钻臂与巷道的碰撞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