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金融增设超速对经济的影响

2018-11-21姜子潇

金融发展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县域存款效应

姜子潇

一定区域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密切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但从活跃性来看,金融对经济的影响更为主动和敏感,可以归结为“四大效应”,即门槛效应、鲶鱼效应、羊群效应和马太效应。就某一区域而言,由于“门槛效应”的存在,只能在区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水平、经济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后再发展相当规模的金融体系,发挥“鲶鱼效应”,并在“羊群效应”下获得更多信贷资金的聚集,这时金融发展必然会体现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随着金融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金融增设超出了一定规模下经济的承载能力,金融发展中必然出现非良性态势,直接影响到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形成反向的“羊群效应”和“马太效应”叠加,可能扰动甚至抑制区域经济增长。

一、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匹配度的粗略判断

从理论层面分析,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要判断一个区域的金融发展是否超出了经济承载能力,可以粗略地运用银行信贷收益模型来推算。建立该模型需要几个假设前提:一是银行全部利润来自贷款利息收入①,二是银行存款最大程度转换为贷款(SLR为75%),三是信贷经营成本仅考虑可变成本,四是贷款损失和利息损失为不良贷款的50%和全部應收利息。

设定下列指标:利润P、存款D、贷款L、不良贷款L1、应收利息I1、成本C、人均成本C1、从业人数N、存款利率r1、贷款利率r2、贷款损失LL、利息损失IL,则本文建立的银行信贷收益模型为:

可求得某一区域经济规模承载能力下②(存款总量)能够承载的金融从业人员规模。因为每个银行机构都有相对固定的从业人数,如县域支行人数一般在20—40人,所以测算出经济能够承载的金融从业人数,就可推算能够承载的机构数量。

我们可以据此作出一个粗略判断:对于一定区域,若某一时点上实际金融从业人数超过了理论计算出的经济可承载从业人数,则表明金融发展超速了。此法同样适合于对双方增量的判断,常态下经济增长可带来相对稳定比例的存款增长,若存款增量不能承载从业人数增量时,同样可表明金融发展超速了。本文使用山东东部W县作为实例进行分析,借以说明如何粗略判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匹配度问题。

从表1可以简略看出,从2014年开始W县域经济增量带来的存款增量对金融发展的承载力明显下降,2015年开始出现金融实际人数增长超出与存款增量相匹配的人数增量,初步表明金融增设速度超出了经济增量的承载能力。

二、基于W县域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W县是山东东部沿海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县,经济主要以汽车部件、机电工具、家纺制革等制造业为支撑。从W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来看,前些年金融稳健较快增长,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几年金融机构增设速度过快,逐步显现一些非良性发展态势。2010—2013年W县域新设银行机构2家、保险机构5家、其他金融机构2家,银行从业人员1323人;2014—2017年新设银行机构6家、保险机构11家、其他金融机构10家,目前银行机构总数达17家,保险机构35家,其他金融机构13家,银行从业人员达1756人。从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来看:

(一)2010—2013年:金融稳健发展对经济形成拉动

2010—2013年W县域新设银行机构2家,增速达22.22%,从业人员新增197人,增速达15.25%。金融的稳健较快增长,对自身发展和经济增长形成了良性拉动。

1. 机构适度增设有效发挥鲶鱼效应,贷款连年高幅增长。增设2家股份制银行机构,较好发挥了自身信贷审批灵活快捷等特点,与国有银行形成了信贷互补优势,并在激发其他银行机构信贷活力上产生了鲶鱼效应。2010—2013年W县域新增贷款分别为25.17亿元、21.59亿元、25.23亿元和36.44亿元,增幅分别高达19.25%、13.85%、14.22%和18.41%,金融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

2. 银行主要经营指标持续优化,呈现合作式竞争格局。新增贷款大幅增长为银行带来丰厚利润,银行各项经营指标持续优化。客户市场充足,各银行间基本是信贷合作式竞争关系,2010—2013年W县域银行盈利分别为3.98亿元、4.51亿元、4.76亿元和4.98亿元,人均获利能力分别为30.08万元、32.85万元、33.41万元和33.45万元。当时3家以上银行联合支持的大客户有35户,合作共赢是银企发展主基调。

3. 县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整体发展态势良好。金融的良性发展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拉动,持续大量的贷款投放拉动经济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0—2013年W县域GDP增幅分别为12.8%、12.3%、11.6%和11.1%,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从地方财政收入看,2010年为23.5亿元,2013年达35.6亿元,年均增幅高达14.9%,增长速度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

4. 中小企业融资满足率较高,金融服务水平优良。大多数中小企业扩张发展的意愿强烈,融资需求量较大,满足率高。2010年W县域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30.7亿元,2013年达442.3亿元,年均增幅高达24.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对70户中小企业调查,2012年和2013年融资需求分别为21.5亿元和22.7亿元,当年获得贷款分别为14.5亿元和16.2亿元,企业融资需求满足率分别为67.5%和71.3%,银行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

(二)2014—2017年:金融机构增设过快的非良性表现

2014—2017年W县域新设银行机构6家,增速高达54.55%;从业人员新增277人,增速达18.61%;两项增速分别比2010—2013年高32.33个和3.36个百分点。县域银行机构增设过快,同业竞争程度日趋加剧,伴随着一系列非良性数据表现。

1. 银行自身议价和盈利能力由强转弱。对某一区域而言,银行机构数量不多时,市场上资金供给主体较少,在银企融资交易中银行基本处于主导地位,资金议价能力较强。随着银行机构增设加速,市场上资金供给主体显著增多,银行在融资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发生变化,议价能力渐趋弱化。2014—2017年W县域银行贷款利率上浮比例分别约为45.7%、40.3%、32.5%和26.2%,年均上浮36.2%,比2010—2013年平均水平下降9.2个百分点。近两年在客户争夺战中,优质大客户贷款利率零上浮或净下浮交易经常出现,资金的边际收益下降。

2. 银行放宽信贷准入引致风险隐患增多。银行机构数量的过快增长所带来的同业竞争加剧,使银行放宽信贷准入条件,信贷风险隐患加大。2012—2014年W县域有2家银行信贷大客户稳定在15户之内,均无不良贷款;2015—2017年原有客户流失率达30%—47%,新拓展规模略小客户平均20户,贷款略有增长,但出现5户企业欠息,其中2户存在申贷时报表数据严重虚高而银行未查实问题。

3. 信贷脱实向虚日趋明显。2014—2016年W县域各银行向实体企业新增贷款分别为14.85亿元、9.73亿元和7.75亿元,分别占当年新增各项贷款的48.59%、41.66%和37.38%,而2010-2013年實体企业新增贷款占比平均为56.43%,表明近几年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有所弱化。

三、县域金融增设过快对经济产生的扰动

从基层实践来看,县域金融增设过快可能对经济的正常增长产生扰动。一方面金融增设过快所形成机构和人员规模膨胀超速而引致同业竞争加剧、抽贷规避风险等问题,对县域经济的扰动是直接的;另一方面金融增设过快所产生非良性经营数据而导致的资金配置能力下滑、政府救助金融风险等问题,对县域经济形成间接扰动。

(一)对县域经济的直接扰动

1. 存款资源不足导致银行间无序竞争加剧,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遭受侵蚀。就县域而言,在金融机构不多时,存款资源相对比较充足且基本能够满足各银行实现盈利的需求,各银行间会保持温和的合作竞争关系;但当金融机构增设过快、县域经济无法保障所有银行均盈利而为其提供足够的存款资源时,极可能导致银行间的非良性竞争,或高息揽储、或互挖客户,县域金融生态受到侵蚀。

2. 经济低迷时出现抽贷羊群效应与马太效应叠加,中小企业融资首当其冲。在经济兴盛时期,多家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竞相发放贷款,对部分大客户还可能下浮贷款利率,形成羊群效应下的马太效应,信贷垒大户风险加剧。到经济低迷时期,信贷风险暴露,部分银行从企业抽逃贷款的行为同样会引发羊群效应与马太效应叠加,并导致中小企业首当其冲遭受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

(二)对县域经济的间接扰动

1. 不良贷款增加造成银行资金配置能力趋弱。不良贷款的增长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沉淀,直接制约各银行资金周转速度和资金配置能力,贷款投放受到严重制约。同时信贷风险不断加剧引致各银行上级行的慎贷惜贷决策,增加县域贷款的审批难度。

2. 金融风险聚集加大风险处置成本,对地方财力形成直接损耗。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是县域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不良贷款的快速增长和信贷风险不断加剧,不仅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和精力进行应对处置,还会给县域财政造成较大压力。

四、相关建议

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以优化县域金融布局、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为根本,加大县域经济承载力问题研究,适度把控县域金融批设速度,避免机构增设过快而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扰动。

第二,金融机构要彻底转变“占地盘”式经营理念,着力围绕“产出效益最大化”这一发展核心,全面统筹谋划分支机构在县域的布局,对承载力弱、盈利性差的县域不予增设新机构。

第三,县域政府应立足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准确分析研判当地经济承载能力和金融增设速度,打破“银行越多贷款越多”的思维定式,维护金融生态平衡。

注:

①当前县域银行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下,中间业务收入、同业拆借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占比较低,贷款利息收入是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②国内现行经济金融发展模式下,一定规模经济对银行发展的承载能力,集中体现在能为银行提供的资金资源即存款总量并使之赖以生存,这是一个假定封闭环境下相对狭义的研究视角,本文研究也基于此。

猜你喜欢

县域存款效应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画与理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29城居民人均存款排名:北上广人均存款超10万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