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的啤酒文化“活不下去”了?

2018-11-21陈树

看天下 2018年31期
关键词:朗格酒馆德国人

陈树

位于汉道夫-朗格伯格村的传统酒馆ZumSchanko,迎来了自己的新主人

啤酒是德国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德国在饮食文化方面的代表性标签——作为世界第五大啤酒市场,德国的啤酒总消费量是英国的两倍多。在德国,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啤酒品牌和一年一度的啤酒节,市场上总共约有6000种啤酒品牌。

然而,啤酒节的热闹背后是一场深重的危机——喝啤酒的德国人越来越少,啤酒市场也景气不再。在市场冲击下,一些大厂受到深重伤害。Warsteiner裁员,Holsten Brewery计划在汉堡减少五分之一的岗位。

德国传统啤酒馆也面临着相似的窘况,相继倒闭。正在走下坡路的德国啤酒文化,还能撑多久?

改变中的传统

德国的啤酒危机,并不是这几年突然爆发的。事实上,德国人的啤酒消费量自两德统一以来基本呈下降趋势。德国啤酒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的总啤消费量在2016年刷新该国的最低记录——这一年,8000万德国人一共才喝了79亿升啤酒。

当时,德国啤酒协会认为,销售量低是因为“天气不好,而德国人又喜欢在户外喝酒,所以总量变少了”。然而,2017年德国啤酒总销售额相较前一年下滑2.5%,展示着啤酒文化不可避免的衰落。

在德国最大啤酒品牌Krombacher的首席营销官Uwe Riehs看来,这与德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密不可分。“重要的是,时代不同了。”他说,“比如,一位64岁的老人啤酒喝得要比44岁的中年人少,但现在44岁的人又要比20年前44岁的人喝得少。”

在人们追求健康的大环境下,曾经遭德国人嫌弃的无酒精啤酒反而越来越有市场。如今,无酒精啤酒拥有1000万消费者——这意味着,每八个德国人里,就有一个人在喝无酒精啤酒。这也给了啤酒酿造商新思路,许多厂商与果汁生产商展开合作,提高无酒精啤酒的生产量。

此外,德国人还喝得更精了,多数人对质量、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流水线中生产出的啤酒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由此,规模更小的手工精酿啤酒小厂建立起来。德国人啤酒越喝越少,啤酒厂却越来越多的奇特情形出现了。2016年,德国的啤酒厂数量达到了两德统一后的最高值——1408家。这也意味着,啤酒酿造商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拯救啤酒馆

作为啤酒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啤酒馆情况更糟。德国酒店和餐饮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间,德国传统酒馆的数量下降了20%,《紐约时报》甚至用“濒临消失”来形容这些数量急剧下降的传统酒馆。

这些多位于乡村地区的啤酒馆从桌椅、柜台到墙面都由木头制成,售卖的啤酒不论原料、水源还是酿造,都是在当地完成。啤酒馆和小餐馆曾在乡村的社交生活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不论举办生日宴会,洗礼还是与亲朋好友小聚,啤酒馆都是人们的第一选择。

然而,现在它们却被遗忘了。年轻人为了谋生流向大城市,德国乡村人口萎缩,老龄化情况相较全国来说也更为严重。此外,即使在乡村地区,人们的主要社交场合也渐渐从啤酒馆转移到了社交媒体上。这一切,都使得啤酒馆的营业额一路走低,甚至倒闭。

在这种情况下,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巴伐利亚州向该州农村地区的啤酒馆和餐馆提供3500万美元的财政资助,旨在帮助它们度过“寒冬”。但在其他州,保卫啤酒馆的任务更多由本地人承担下来。在他们看来,酒馆的消失会导致社会凝聚力削弱,德国传统文化也会在多元化的冲击下淡化。

来自下萨克森州汉道夫-朗格伯格村的村民们,不久前刚在这场“保卫战”中取得胜利。一年前,该村的啤酒馆、有着60多年历史的Zum Schanko由于主人去世、无人接替,面临着关门的危险。

当地运动俱乐部的负责人埃舍尔豪斯和几个朋友决定采用德国的另一项传统——合作社来拯救Schanko。据《纽约时报》,为拯救文化机构,德国近年来合作社的数量有所增加。

他们先是通过出售股份的方式筹齐了20万欧元,买下了Schanko。1000多个股东中,多数人来自朗格伯格村或与之有血缘关系,年龄最大的股东80多岁,最小的才刚出生。

在接下来的翻新装修中,除了Schanko的新主人,这个不过1500人的小村庄还出动了十几位志愿者帮忙——除草、卸货、制作新的菜单……

不出意外的话,Schanko将在明年春天重新开张。 “Schanko之于朗格伯格的重要性,就像大教堂之于科隆一样,” 61 岁的休伯特·贝克曼边说边向朋友们举起手中的酒杯,“这里是乡村生活的中心。”

猜你喜欢

朗格酒馆德国人
三道河酒馆
“雕刻时光”
近三成德国人是月光族
月光族占三分之一,月底最多只剩50欧
马克·吐温:大错与小错的区别
德国人十大爱好:啤酒第一
六成德国人认为“有钱能更幸福”
《传奇重返故乡》再现朗格20年复兴路
淘金酒馆
机会总爱乔装成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