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劳工案,令日韩关系坠入低谷
2018-11-21徐鹏霖
徐鹏霖
10月30日,韩国首尔,韩国最高法院判决新日铁住金向二战期间被强征的4名韩国劳工每人赔偿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万元)
“我赢了这个案子,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还活着。如果我们都还在多好。”在韩国最高法院就二战强征劳工案正式宣判之后,现年94岁的李春植(音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从十几年前开始,作为二战中被日本强征的韩国劳工,李春植、李运泽等四人,就对新日铁住金公司提起诉讼。这起2003年被日本最高法院打回的索赔诉讼,在15年后由韩国最高法院作出赔偿判决。
10月30日,韩国最高法院判定:新日铁住金公司向四名原告每人赔偿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1万元)。
这一判决令日本极度不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随后表示,劳工问题在1965年日韩实现关系正常化签订的协定中已经“完全地、彻底地”解决了,“这个判决在国际法律下是不可能的”,日方将“坚决应对”。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也第一时间召见了韩国大使,对韩法院的判定表示抗议,并警告称若韩方不妥善处理,日方将上诉至国际法院。
对此《日本经济新闻》称,围绕历史和国际法律问题,日韩关系正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我不想回忆起那些日子”
在离开日本钢铁厂近八十年后,李春植仍然因为曾经遭受的殴打、烧伤以及强迫劳动而泪流满面,那是他一生最为痛苦的记忆。
1941年,17岁的李春植离开家乡,前往日本——此时的朝鲜半岛,已经被日本殖民30年。梦想做一名工程师的李春植,听信了日本方面的承诺:只要到日本钢铁厂工作,就可以得工程师的培训。
韩国官方数据显示,在1910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朝鲜半岛的35年间,约有78万韩国人或被欺骗或被强征为劳工,这还不包括被迫成为慰安妇的韩国女性,这些劳工绝大多数受到了日本方面的非人待遇,甚至客死日本。
当李春植到達日本釜石时,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工厂的一名“囚犯”。据他回忆,他们这些劳工不仅没有拿到一分钱的工资,而且更严重的是,一旦日本人对其工作不满意,他们便会遭到日本警卫的殴打。
“我不想回忆起那些日子。”他说,“每当我想起那段经历,都会让我窒息,悲伤不已。”
李春植的诉讼最终得到了韩国最高法院的支持,这也使韩日之间的关系正在出现裂缝——这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二战后,韩国与日本正是在美国的引导下,实现和解,成为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盟友。
1965年2月,在美国的力促下,朴正熙领导的韩国政府与日本草签了《韩日基本条约》。同年4月,韩日又签署了《对日财产请求权协定》等3项相关协定,使韩日关系正常化成为可能。
《韩日基本条约》中明确约定:日韩两国和国民间的财产和索赔权问题 “确认完全且最终得到解决”。作为交换,日方同意向韩方提供总价值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的赔偿——包括一次性赔偿给韩国政府现金3.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以及长期贷款等援助。
但韩国出于维护自身威权统治等考虑,时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在国内公开的韩文版《韩日基本条约》里把 “最终解决” 条款完全删去,韩国普通民众遭受了长期的蒙蔽。
2015年2月24日,韩国首尔,韩国社团法人“亚洲太平洋战争遇难韩国遗属会”宣布,将搜集1000名二战期间被强征的受害人和遗属,集体向法院起诉日本相关企业,要求有关企业进行相应的赔偿
韩国民间索赔推动政府行动
事实上,即便政府层面“达成了谅解”,作为伤害的直接承受者,韩国民众始终没有放弃讨回一个公道的努力。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在韩投资大幅度削减之后,伴随着韩国民间团体的蓬勃发展,慰安妇和被强征劳工等日侵受害者们,开始大声疾呼并团结起来。
2000年和2005年,朴昌焕等9人分别在韩国和日本,对日本三菱重工和新日本制铁公司提起诉讼,要求两家公司赔偿二战时强征9人劳动所造成的肉体和精神损伤。
然而朴昌焕等9人等来的结果,是败诉。日本最高裁判所给出的最终裁决理由,某种程度上讲,并不出乎意料,“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是合法行为,将《国家总动员法》和《国民征用令》适用于韩国国民并不违法。”
但韩国高等地方法院认定原告败诉的理由,则让朴昌焕们有些许寒心,“根据《民法》,被告可行使权利的时效已经到期。”
“尊重最高法院的司法判决”
韩国民间索赔之所以不断受挫,与韩国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
2004年8月26日,韩国政府全面解禁了《韩日基本条约》以及相关文件,韩国民众因发觉遭蒙蔽而愤怒的同时,民间对日索赔行动再次高涨。
但在国内如此形势之下,2005年,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政权仍然公开表态称,日本提供的3亿美元无偿援助中“包含解决二战劳工索赔权问题的资金”;“国家间的协定优先于国内规则是国际社会的常识”。
多年以后,2012年,事情有了新转折。这一年,韩国最高法院针对高等地方法院驳回朴昌焕案上诉的判决,首次裁定,“(二战劳工)个人索赔权并未消失”,将诉讼发回重审。
而今年10月30日,韩国最高法院判定日方败诉的裁决,正是基于以上2012年的见解。
判决之后,韩国总理李洛渊第一时间表明了韩国政府的立场,称“尊重最高法院的司法判决,政府将与相关部门和民间专家一起,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应对方案”。李洛渊虽然就日韩关系表示“希望发展成面向未来的韩日关系”,不过对于个人索赔权问题,并未明确表明“已经得到解决”这一韩国政府的以往立场。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文在寅在成为韩国总统前,曾以律师身份为韩国被强征劳工辩护。就任总统后,其也曾公开表示,1965年条约不能阻止个人行使权利获取赔偿。
不过,文在寅始终没有就10月30日的裁决表态。11月1日,发表施政演说时,他也对劳工问题只字不提。
“这两个国家都不会去妥协”
或许,文在寅有着韩日两国关系之间的考量。
日本政府对于这一判决表现出了非常强硬的姿态。据共同社11月1日报道,日本政府相关人士指出,“只能由韩国政府定位为‘国内问题,替代(日企)支付赔偿金”。
日本外相河野太郎11月1日表态称:“这百分百是韩方负起责任来考虑的问题。我将据此展開交涉。”他同时强调“不会一直等下去”。此外,他表示已下达指示,要求通过日本驻外大使馆,向世界各国说明日本政府的正当性。
与日方针锋相对,11月7日,一名韩国青瓦台高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日方对韩国最高法院就二战劳工案判罚结果的不满无助于解决问题。
该官员还表示,韩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与前任政府的立场有所不同,政府需要时间梳理立场,而日方过度批判韩国政府的做法解决不了问题。
甚至连朝鲜,这一次都加入“战团”,并坚定的站到了同胞一侧。朝鲜“平壤广播电台”11月6日晚对日方提出谴责,表示,将坚持斗争下去,直到日本政府“就强征劳工及慰安妇问题等犯罪作出道歉和赔偿”。
10月30日,韩国首尔,原韩国受害劳工在最高法院外集体抗议
“(日韩)这两个国家都不会去妥协。”坦普尔大学日本校区亚洲研究主任杰弗里·金斯顿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
“在整个政治领域,韩国人认为日本没有充分解决过去的创伤。”他说。“日本认为它已经合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他们不想表现出灵活性,因为它会引发韩国民众追究对其他日本公司的索赔。“
事实上,包括三菱重工有限公司和三井矿业冶炼公司,当前共有14桩针对日本企业的二战劳工赔偿诉讼案。一旦日本企业执行了此次韩方判决,恐怕将引来连锁反应。
不过,对于那些二战受害者来说,或许正义才是他们最渴望的。正如李春植老人所言:“提起诉讼的(4个人),只有我还活着。我很小就去日本当工人,经历了很多苦难,希望活着的时候,能看到一个最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