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焦虑的故事
2018-11-21杨元魁
杨元魁,博士,就职于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儿童情感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评测与培养。
现在已經是8月中下旬了,在大、中、小学生暑期余额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还有很多小家伙们正准备迈入人生的第1所正式学校——幼儿园。这个时候,很多父母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刚入园的时候是否能够快速适应,各种打听提前应对孩子入园焦虑的方法。
本文针对幼儿的入园焦虑现象,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笔者自身的经验,为爸爸妈妈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焦虑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情绪,很多人会将焦虑和恐惧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二者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恐惧是指对感知到的危险或威胁的反应,主体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亲近的人,并且当危险或威胁消失时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平息。也就是说,恐惧情绪的产生必然是伴随着发生了具体的具有危险或威胁的事件(如看到了蛇、蜘蛛)。焦虑是指人们在面对压力时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一种没有任何直接威胁时持续的长期忧虑,也就是担心“可能会发生坏的事情”。也就是说,造成个体焦虑的事件其实并没有真实发生,但是对于个体来说,往往又存在一些他/她所认为的可能存在的危险或威胁。从本质上看,焦虑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未发生事件的预期恐惧,因此也有研究者认为焦虑是一种特殊的恐惧情绪。
人类似乎生来就具有一些恐惧反应,例如突然的响声几乎会让所有人感到害怕,年幼的孩子往往会被突然的响声吓得大哭不止,难以平复,甚至有极少数还会发生惊厥。此外,与亲密的人分开也会引发孩子与生俱来的恐惧,孩子可能害怕正在产生或即将发生的分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离焦虑”。
根据焦虑对象和事件的不同,入园焦虑大概包含了3种类型,这也是导致幼儿产生入园焦虑的3个主要成因。第1种就是上述的分离焦虑,与养育者的分离会导致幼儿产生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在《依恋的故事》(见本刊2017年第10期)一文中,笔者曾经指出造成这种分离焦虑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幼儿的气质倾向,不能简单地将幼儿的分离焦虑归因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第2种是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幼儿的活动范围以家庭为主,有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全天陪伴和照料,对于家庭环境非常熟悉。但是幼儿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自己并不能随时见到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当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将来会一直待在这个不熟悉的地方,于是便表现出对陌生环境的焦虑,不愿意去幼儿园。第1天刚入园的时候,一些幼儿还没有能够完全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表现得让父母很惊讶:“我的孩子一点也没有入园焦虑哎!”但是好景不长,一般两三天以后就会开始出现入园焦虑,而且可能比其他孩子更为严重。
第3种是对陌生人的焦虑。入园之前的幼儿接触到的大多是父母和其他养育者,对于老师这种人物和称呼还非常陌生。此外,在同一个房间里面还出现了很多其他哭鼻子的小朋友,这更让一些幼儿没有安全感,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做朋友、一起玩。
由此可见,入园焦虑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分离焦虑,而是综合了对养育者分离、陌生环境和社会交往的焦虑。大多数幼儿的入园焦虑持续2周左右,少数会持续1个月左右,极少数要持续两三个月。
入园焦虑的表现因人而异,大多数幼儿从早上起床的时候就开始赖着不肯起床,或者说自己不舒服生病了不能起床,少数幼儿晚上会睡不安稳;在去幼儿园的路上跟爸爸妈妈斗智斗勇,能找出各种借口希望说服家长不上幼儿园;到了幼儿园门口开始往地上赖,即使到了教室门口也没有放弃挣扎;老师接过幼儿的时候往往还会被孩子踢上几脚,少数孩子甚至会打骂老师;进入教室后,幼儿往往会采用大声哭泣、拼命跺脚、向教室外跑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安全感,也有一些幼儿会默不作声地流眼泪、发呆、唠叨、烦躁甚至满地打滚。极少数幼儿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例如茶饭不思、肠胃不适、头疼、呕吐甚至发烧。
在入园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应当为孩子的入园作好准备,并且在入园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从家庭角度而言,具体建议如下。
(1)首先父母不能入园焦虑。以往的研究发现,分离焦虑在很多父母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程度比孩子更为强烈。这些父母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表现得过于紧张和不安,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还依然恋恋不舍。在入园之前,父母应当在孩子面前表达出对幼儿园的喜爱和向往,把幼儿园描述成一个游乐园,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憧憬和向往;在刚刚入园的时候,一个人送就行了,不要全家一起上阵,如果孩子的入园焦虑比较严重可以让孩子不怎么依赖的家庭成员接送;入园之后,父母一定要配合老师、相信老师,不要跟老师反复地讲述孩子在家里的生活习惯、喜好、个性及各种注意事项;如果幼儿园不允许陪伴,那么在将孩子交给老师之后要果断离去,不要因孩子的哭闹而舍不得离开,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抹眼泪,这些行为都会加剧孩子的入园焦虑。
(2)提前参观幼儿园。在正式入园前尽可能多地带孩子了解幼儿园环境,让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的教室环境、游乐设施,熟悉老师,可以在幼儿园参加1次活动、吃1次午饭等,带领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日常,这有助于孩子能够在入园后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在跟孩子提到老师的时候,可以跟孩子说你又多了几个“妈妈”,你可以把老师当作妈妈,她们会像妈妈一样爱你、关心你、帮助你。这有助于加深孩子对老师的接受程度。
(3)提前调整作息时间。研究表明,在入园之前,家长需要向幼儿园了解在园的正常作息时间,例如每天的接送时间、吃饭时间、午睡时间等,尽可能地在家提前1个月开始调整孩子的生活规律。
(4)回家以后,不要谈论是否哭的问题。放学接到孩子时,不要询问孩子“你今天哭了没,老师有没有批评你,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午饭吃完了没,午饭是自己吃的吗”之类的蠢问题,应当问孩子“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好吃的,学到了哪些好听的儿歌,做了哪些好玩的游戏,交到了哪些好朋友”之类的积极问题。
(5)允许带着情感依恋物。很多孩子都有特定的情感依恋物,我女儿最喜欢宜家买的小狗,几乎无论去哪都会带着,睡觉的时候也喜欢抱着,直到现在有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会带着,下午再带回家。情感依恋物有很多种,有的孩子喜欢毛绒玩具,有的孩子喜欢汽车,有的孩子喜欢自己家里的枕头,有的孩子喜欢某件衣服等。很多父母和老师认为孩子带着情感依恋物入园不利于其心理发展,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研究表明这并不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6)采用“渐进式陪伴分离”策略。所谓渐进式陪伴
分离策略,指的是用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是1个月)让孩子逐步适应与父母的分离、幼儿园的生活规律、游戏活动等,这在临床心理学中属于一种“系统脱敏”的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幼儿入园焦虑的行为反应。我们一般建议第1周只上半天,不吃饭,不午睡,父母全程陪同,以适应环境、认识老师;第2周只上半天,吃饭但不午睡,父母全程陪同,以适应在园的饮食;第3周只上半天,吃饭且午睡,学习整理技巧,认识和管理自己的物品,父母不陪同,以适应在园的生活节律;第4周上全天,吃饭且午睡,父母不陪同,以适应正常的在园生活和游戏。这种做法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很多幼儿园只允许家长全程陪同1天,希望可以快刀斩乱麻。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效果,但也会使幼儿的入园焦虑发展为更加长期的“低反应”阶段,即没有明显的入园焦虑行为反应,但可能表现出闷闷不乐、不愿意说话、不参加活动等消极退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