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写作中“联系现实”应如何阐述

2018-11-21陆春建

中学语文 2018年32期
关键词:论点议论文现实

陆春建

抛开繁琐的议论,摒弃华丽的辞藻,议论写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均应为尝试并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如此方为正道。徐贲老师在《明亮的对话》一文中提到美国高中第二阶段的写作要求:“这个阶段的说理评估对象是‘公共文本’,例如:政府的报告、政策说明、政党文宣、公共部门的宗旨、规章、条例、商贸和招聘信息等等。”“一切发表了的东西,只要议及公共话题,都是公共文本。”由此可见,关注并思考现实,表达对现实的看法是美国高中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从《诗经》六义中的“风”,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运动等都一再提醒或证明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也有相关表述:“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可见,现实是写作的基础和保障,以争辩说理为特征的议论文更应将对“现实”的思考作为写作的要义之一。

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深圳高帆老师的《高考作文写作如何“联系现实”?》、广东李伟昌老师《联系现实举析说谈,深入论证力度更足》、山东王蕾老师《两耳倾听窗外事——谈议论文中的联系现实》等文章探讨了“联系现实”的技巧方法,然目光聚焦于经验总结层面,未能从学理角度对“现实”作出清晰界定。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是操作层面。当下议论文教学中,出现一种“联系现实”的伪写作教学模式,即要求学生在文章结尾时注意联系现实。这种文章的范式为:现实总是出现在文章倒数第二段,标志性语言是“反观当下”,时髦化语言为“烛照当今”。笔者曾参加一次模拟考试阅卷,近60%学生有类似表述。因此,如何联系现实确有思考研究和正本清源之必要。本文便于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更为深入的探讨和更为广泛的研究。

一、界定“现实”内涵,延展论述范畴

何为现实?《辞海》解释为“客观已有的事物”“合乎客观情况的”。这是从科学角度作出的阐述。而在哲学层面,胡塞尔认为,所谓“现象”是指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一切东西。海德格尔也以为,“现相只有根据某某东西的显现才是可能的”“所谓在其中有某种东西‘现相’,意思是说:在其中有某种东西呈报出来,亦即这一东西并不显现。”老子《道德经》中亦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由此可见,现实不仅仅限于惯常认为的热点事件,也不仅仅局限于“客观已有的事物”,现实的定义和内涵理应更宽泛更广博。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现实在物质界即指我们目光所及的可触可视可感的客观存在,在精神界也可以是主观投射而形成的具有普遍认同的观念存在。

进一步分析,议论文写作中所涉及的“现实”约略可分为三类:

1.客观存在之现实。其往往涉及热点事件、生活俗例、个人经历等。这类现实特征在鲜活,难点在提炼。客观现实也有时效性,一般来说,当时之例优于当年之例,当年之例优于陈年老例。而客观现实又纷繁复杂,写者需要具备火眼金睛,才能于众多干扰中提炼出最契合的“那一个”。如2017年电影《芳华》热播,引发全民追忆,一位学生却另辟蹊径,由“活雷锋”刘峰命途多舛的故事,引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善的价值与回报”的深沉思考。

2.约定俗成之现实。此约定俗成更多指生活习俗、民风民俗之类的现实。这类现实往往别具特色,增强文章趣味。如2017年上海市高考以“预测”为论题,一位考生借助“抓周”这一民俗,娓娓道来,饶有趣味。

预测自古便有。“抓周”一习算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小孩子懵懂无知,信手一抓的产物本就只是玩闹。若是一笑置之便也罢了,偏偏有些父母抓着这预测不放,全然忘了生活中充斥着变数,一言一行的变动都可能将人生轨迹带离预测结果。抓根簪花不一定是好色之徒,拿根毛笔或许将来做了武将。人生波动无常,为何要让这些本来便作不得数的预测框定自己的人生,将探索拼搏的精彩搁置一边?

3.经验总结之现实。善于观察、体悟和总结的学生往往喜欢挖掘生活,提炼趣味,表达思考。这样的文章接地气,不造作,充满生活气息,显示生活智趣。2017年无锡市高三期中考试,以“灯光”为话题,一篇高分文章结尾这样表述:

犹记动物对于手电筒光的敏感。当用灯光照射黑暗中跳跃的青蛙时,青蛙将如施定身咒,一动不动,似被某种外力束缚……

然而灯光绝不应成为我们的枷锁!

读之莞尔,余味悠长。

二、优化“现实”位置,灵活论述旨向

置“联系现实”于文章末端,其实仅是联系现实的方法之一,实际上,现实所处位置可据写作之需要灵动处理。不同的位置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位置体现不同的匠心。

1.以“现实”为由头,铺陈生发。以现实为由头往往能迅速将读者带入故事情境,在饶有趣味的阅读中渐次深入思考现实背后隐藏的本质缘由,进而产生醍醐灌顶之感。从写作学角度,由现实引入,也便于迅速确立对象,提炼观点。如以“规则”为论题,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法如堤岸,情如流水。无水则岸不生芳草,无岸则水泛滥成灾。以法约人,以情润人,是谓和谐社会。女孩违规而行、剐蹭轿车,路人以为此事甚小,司机却以为小中有大,犯规必要负责,必须请来家长处理此事。我认为这件事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大矛盾:法理与情理的冲突。

简洁明晰,视角独特,为下文论述提供支点。

2.以“现实”为比照,丰富内涵。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能在与现实的比照中发现谬误与真理。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中对国家与社会的论述,徐贲在《明亮的对话》中对说理的反思,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关于人类发展的批判和担忧,都是基于与现实的比照。我们写作时也可以这样反思现实。

那些为善而善之人,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的愚钝了,那些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的志愿者有什么回报吗?那些凌晨自愿清理冰雪路面的人有什么回报吗?那些俯身拾弃纸、白首为善事之人有什么回报吗?如此种种,在匆匆而行,冷眼相看的“回报论”者看来,这简直是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3.以“现实”为结章,提升生活质感。现在高中生写作容易倾向于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一般情况下,论点的正确性是不需要证明的,更应该关注的是论点的独特性、深刻性以及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在文章结尾联系现实时可以尝试做一点努力。比如所联系的现实尽可能契合论点,凸显细节,增强实证效果。再比如可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论点在现实层面的指导意义。一篇以“好人好报”为论题的优秀作文,其后半部分这样阐述:

反观我们当今,人们怕行善被讹被骗。我们给予行善者的保障与回报过少,导致群众不敢行善,不敢选择当“好人”,原因正在于群众不敢相信 “好人必有好报”。本质上,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这点无可厚非,所以我们更应当给予好人更多的回报,让得到回报的好人起到积极的影响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人选择做好人好事。《慈善法》的颁布,陈光标“好人奖”的设立,不正是为了这一目的吗?

如斯论述,血肉并存,由简单的论证论点上升至分析论点提出的意义和价值,论述落到实处。

三、丰富“现实”写法,凸显论述品质

联系现实可以有多种写法。从使用方式角度,可以单例论证、多例排比、对比映衬,从表达方式角度,可以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从结构逻辑角度,可以采用因果逻辑、结构逻辑、表里逻辑等方式。以上种种,灵活选用、组合选用,可避机械呆板之嫌,取灵动活泼之效。然尽管如此,从每年高考阅卷现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写作联系现实时笼统浮泛、“油水分离”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需要丰富写法,以使论述更为合理,论证更有力量。

1.凸显细节扣论题。如:

“我们能够通晓宇宙间的广袤,却在地面上与头骨间迷失了方向。”莫焕晶在一个清晨,将大火引入了主人的家中,无情的火焰吞噬了女主人和三个孩子生命,她却因为赌博财产尽失而企图因扑灭一场大火的伪善之举获得主人家的金钱报酬,填补她心中欲求不满的深渊沟壑。在她的物质化的世界观中,善行被明码标价,待时而沽,可以换取金钱的回报,实是心灵迷失和生命疆域的狭窄。

莫焕晶的事例,大家耳熟能详。这则单例从反面论证,始终扣住其行为“伪善”这一特征,突出恶的结果,伪的行为,达到了论据与观点的完美契合。

2.关联共性重分析。多则现实论述时应注意求同,找到例证之间、例证与论点的结合点。如“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如要结合为观点便是:利人时敢为天下先,利己时不敢为天下先。又如这样一篇优秀作文:

当“最美”的教师、医生往往走向大山,生活艰难,我开始疑惑;当好心人反被讹诈,我开始惊慌;当人口买卖的受害者被 “嫁给大山”的虚言绑架,我开始愤怒——无私与善良,竟总不被善待,反而那一颗鲜活的热心被黑手攥紧,企图挤干最后一滴热血。

三则现实例证其共同陈述点在于“善良未被善待”,与论题“好人好报”相契合,论述水到渠成。

3.角度新颖求思辨。批判性思维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余党绪老师认为,思辨包括搜集、辨析、评估、质疑、反省、包容六个方面。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对所写材料进行辨析质疑,容易写出有深刻认识的文章。

示例1:当老人摔倒在地,当众人一起闯红灯,如果你只是选择旁观,选择跟从,或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殊不知,你已经成了恶的一份子。该怎样才能避免陷入恶之平庸?

示例2:《芳华》中的林小萍,因为经历过大恶,所以她知道善良很难,幸福也很难,因而她懂得守护善良,只对好的人好。这样的人外表虽然柔弱,内心却有一支队伍,自有纪律。

两则示例,出自同一篇文章。一则由沉默切入,拷问道德良知;一则由守护切入,劝诫道德选择,生动深刻,发人深省。

综上所述,以现实为起点,以现实为终点,正是议论文教学的特征和方向。关注公众生活,反思话语体系,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某种程度上,议论文写作担当的使命既是传播,又是自省。传播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自省生命行为的有味与无趣。从2017年的命题动向来看,关注现实生活,思考当下及未来,已经是大势所趋。2018年深圳一模“育儿观念”作文题的出现也再次印证这样的变化。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自说自话,应该主动摒弃产生不良影响的象牙塔式的炫技式议论,应该积极去除引经据典,素材小众,而实际上毫无意义的符号式思考,应该主动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因事说理,缘情归因,应该积极优化思维,引领一路思考,一路前行,做精神丰满、智慧卓越的“全人”。如是,议论文教学或可正本清源,回归正朔。

猜你喜欢

论点议论文现实
议论文阅读专练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漫画:现实背后(下)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现实的困惑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