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想考好学校,而是想交好朋友
2018-11-21谭保罗
□ 谭保罗
不是想考好学校,而是想交好朋友
□ 谭保罗
金秋时分,从朋友圈得到不少喜讯。很多朋友的孩子都进入了当地最好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都有。
在当地,这些学校都可以排进前十名——即便在北上广深。为了上好学校,大家都花费不少“资源”,发挥了很大的“能力”。说实话,真心为他们高兴,让孩子上好的学校,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
孩子上好学校到底好在哪里呢?以前,我不是很明白,但和一位朋友长谈之后,我终于明白了。
他的孩子刚上当地排名前三的小学的一年级,这所学校是民办的。你可千万不要小瞧民办学校,在中国很多东部城市,当地最顶级的学校很可能不是公办,而是民办。
他坦言,对孩子考进国内那些顶尖大学,或者拿到美国那几所顶级牛校的录取,并不抱太大希望。因为,从幼儿园到高中三年级,这是一场长达十多年的马拉松式竞争,其中的偶然性很多,谁都很难保证最终胜出。
但有一点可以保证,就是好学校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即使没考上好大学。他给出的两个理由:第一个是,好大学能给孩子这一代带来的“附加值”其实在降低。当然,那些个位数的顶尖大学或许是个例外。
从现实的角度看,下一代人的竞争,更大程度是资产增值和资源勾兑这两方面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必须“从娃娃抓起”,而不是大学。而且,这是可控的,而能不能上最牛的大学,这却是不可控的。普通人必须抓住可控的那一部分。
资产增值和资源勾兑这两方面的竞争,前提是你必须有资产,有资源,特别是前者。但是,它们越来越难由好大学或者说一份好工作带来。其中原因,不用多解释。
第二点,千万不要忽视好的“大学前”学校教育给人带来的“附加值”。而且,这种“附加值”在今后只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很大程度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朋友这样解释其中的逻辑: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和你认识什么人有很大的关系,你越是认识大人物,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更进一层来说,你即使认识了大人物,但你什么时候认识的他,这同样关键。认识他越早,越好。
三国和两晋时期是中国贵族社会的一个小高潮,这个时候,上流社会的子弟都喜欢自称和大人物是“总角之交”(儿童的发髻称作“角”,“总角之交”指童年时代的好朋友)。如果第三人描述谁很牛,那也总会强调说,这个人和大人物小时候一起穿过开裆裤。
比方说,《三国志》里,孙策说“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晋书》里,形容何劭很有“背景”,便说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从人之常情来讲,孩童时期、青春期或者说越是年轻时期形成的友谊,尽管不一定都靠得住,但它们靠得住的概率的确更大。尤其对于相对上流阶层的子弟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共赢,而不是中层的攀比,以及下层的倾轧和嫉妒。
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效仿英国的贵族学校形成了大量的贵族中学,它们只招收上流家庭的男孩,很少招收穷人子弟,尽管后者可能更优秀。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美国的社会精英多数都是来自于这些贵族中学。实际上,美国当年最顶级的大学也主要招收这些学校的生源。
这些孩子最终形成了一个政经关系网,牢不可破,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社会的阶层流动性。直到20世纪下半叶,美国出现了两个潮流,才终于改变了这个状态。一是政治逐渐左转,顶级大学开始招收更多、天赋极高的平民子弟;二是金融市场大爆炸和互联网崛起,造就了金融和互联网新贵群体。
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成功有偶然,但有些趋势或许是必然。听完朋友的话,我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
你说呢?朋友。
(摘自《南风窗》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