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红:《我多想唱》引领校园歌曲风

2018-11-21邢大军

北广人物 2018年44期
关键词:下基层大奖赛唱法

自幼就活跃在舞台上的苏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凭借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一举成名,唱着《我多想唱》和《三月三》红遍大江南北,演唱专辑《我多想唱》《三月三》销量均超过了百万,《小小的我》《三月三》《月亮走,我也走》等歌曲更是成为一代人永恒的青春记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让苏红步入事业的辉煌期,其后她进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工作,下基层演出、热心参与公益事业成了苏红生活的常态。

一则招生简章让我步入歌坛

天生一副甜美的歌喉,喜爱唱歌跳舞的苏红1976年考入辽宁本溪歌舞团,那一年她14岁。歌舞团的那段日子,苏红参加并出演了很多当年红极一时的歌剧,例如《江姐》《小二黑结婚》《乔老爷奇遇》《刘胡兰》《天涯歌女》等等。如此这般,经过近十年的舞台历练,苏红在东北地区声名鹊起,小有名气。

时代成就机遇,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同时机遇也需要一颗不懈追求的心,凡成功者,三者缺一不可。上世纪80年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流行音乐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198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北京出差的苏红无意间看到了一则小小的招生简章,正是这则信息就此改变了她的人生。苏红说:“那个简章内容是谷建芬艺术培训中心招收学员,这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于是我就按照上面的地址找到了艺术培训中心,在那里我见到了谷建芬老师。谷老师考察了我的综合素质后,录取了我。有许多人后来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你从谷老师的班里唱出去了几首歌?对你的艺术上有什么样的帮助?对此,我觉得谷老师的培训让我收获到的不是上了多少课,唱出去几首歌?而是让我对音乐的理解得到升华,认识到声乐艺术不是单纯的艺术,而是立体的艺术。通过在谷老师班里系统地学习声乐、文学、视唱练耳、吉他、形体等十余门课程,让我更系统地掌握了音乐理论与相关的知识。当时谷老师还请来了会唱日语和英语歌曲的老师,他们不光是教我们外语,而是教我们如何将外语歌曲唱出韵味来。”上世纪80年代是内地流行歌坛发展壮大时期,对于日后辉煌的流行歌坛而言,当年的谷建芬及其艺术培训中心可谓功不可没。当年谷建芬不但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时也引领了一个原创歌曲流行时代的到来。谷建芬艺术培训中心更是培养了苏红、那英、毛阿敏、解小东、孙楠等一大批歌坛巨星。

青年歌手大奖赛改变了我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了,还有闲情唱,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高三成天的闷声不响,可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谈及苏红,就不能不提这曲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风靡一时的歌曲《我多想唱》。这首不但唱出了当年中学生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从侧面折射出了当年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我多想唱》以及《三月三》不但让歌手苏红成了那一代学生心中的流行偶像,同时也把苏红的事业推向了高峰。凭借这两首歌曲,苏红在1986年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获得了专业组第一名,一夜之间,她成为家喻户晓的红歌星。

1986年的CCTV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按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分开比赛,专业组和业余组三种唱法的六场决赛均向全国现场电视直播,这届大赛还首次确立了“通俗唱法”的称谓。对于熟悉内地流行音乐发展历程的人而言,对于在1986年CCTV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通俗唱法比赛上苏红的精彩表现一定记忆犹新。但鲜为人知的是,为了参加那次大赛,苏红可谓星夜兼程紧赶慢赶地来到北京,但上场前她却几乎已经身无分文,这一切皆因一件演出服。

苏红说:“记得当时为了赶去北京参赛,我赶到本溪火车站,当天去北京的车票全售完了,我就买了站票站了10多个小时才到北京。到了北京已是傍晚,因为第二天就正式合乐排练,马上就进入复赛,决赛了。我顾不上休息,就去买演出服装,在王府井的一个自由市场,我看上了一件米黄色的连衣裙,200多元一条,但当时我身上只有170元,喜欢音乐的摊主听说我是来参赛的,就让价到了165元,并戏称只要我能获奖,165元全退,还白送一条连衣裙给我。因为我身上已没有多少钱,好心的小伙子硬是蹬着收摊的三轮车送我回招待所。”

1986年6月25日,备受国人瞩目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通俗唱法决赛,凭借《我多想唱》和《三月三》的出色演绎,苏红获得通俗唱法专业组冠军,韦唯夺了亚军,毛阿敏得了季军。苏红成了摘取这顶桂冠的全国第一人,她的这两首歌曲也瞬间风靡全国,成为全民热议的文化热点。

1986年成为苏红事业的新起点,此后由她演唱的歌曲《我认识你的时候》《月亮走,我也走》《三月三》《小小的我》《我多想唱》《老朋友》风行歌坛。1989年,苏红入选人民日报举办的全国新时期十大金星之一。

下基层演出净化了我的心灵

如果说1986年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是苏红演艺事业的高峰,那么1987年则是她人生的另一个起点,那一年,她调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工作,自此开始了她在全国各地下基层演出的职业生涯。

对于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文工团生活,苏红说最难忘的就是下基层演出,“每下基层演出一次,对我的心灵就会净化一次。下基层虽说条件很艰苦,但是我也觉得收获了很多职工朋友的真心和感情”。

这二十多年来,苏红的足迹遍布各地无数的厂矿企业,每到一处,她的歌声都换来了热情的掌声和深情厚爱。有一次,全总文工团冬季去大庆演出,工人们顾不得吃饭,提前几个小时爬在井架上等候。演出时,气温低到鼻涕流下来就立刻结冰,工人们将自己的手套摘下来给演员们戴,感动得苏红含着热泪在井台上为石油工人连唱了五六首歌。还有一次,苏红赴山西煤矿慰问演出,地表温度高达40摄氏度以上,主办方给每位演员准备了草帽、墨镜、扇子、汽水等,而煤矿工人们提前两个小时就进场等待了。苏红十分珍惜观众对自己的厚爱,坚持不戴草帽和墨镜上场演唱。煤矿工人们自发地用身体和高举的草帽搭起一道人墙,为演员遮挡住阳光的暴晒,这样感人的场面,苏红禁不住一次次落泪。那些年来,苏红每年随团到各地巡演300多场,高峰时一天达四五场次。她以多年不懈地努力赢得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她相继获得全国“嗄林杯”奖、“全国金盒带”奖和“全国十大金曲”奖等多项殊荣。

近年来,苏红将目光投向了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近年来,她先后创作并演唱了《草桥新曲》《最美的时刻》等公益歌曲。在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苏红备受鼓舞,立即请人创作了《老大哥》等歌曲,一方面是想歌颂新一代的创业者,另一方面表达她对他们这种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这首歌曲获得了广电部颁发的中国原创歌曲政府奖和中国人口文化奖。最近,苏红音乐工作室又创作了《慈善之歌》《献出我们共同的爱》等慈善歌曲。苏红常说:“公益事业是快乐的事业,在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享受了快乐。”

猜你喜欢

下基层大奖赛唱法
“万名文艺家下基层”走进弋阳
健全党建引领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类发明大奖赛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工会干部要——“站起来敢讲、坐下来能写、下基层会抓”
经典复刻 2015赛季俄罗斯F1大奖赛
久逢甘露 2015赛季F1大奖赛墨西哥站
重整旗鼓 2015赛季F1西班牙大奖赛
“手舞足蹈”破难点——谈“划唱法”在歌唱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