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装备教学课堂设计与实践
2018-11-20王立冬罗贤全梁冠辉
王立冬 罗贤全 梁冠辉
摘要:针对目前学生学习装备热情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方法、课堂设计与教学效果分析等方面开展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研究。以某专业课程为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教学内容分类、分组与选题、课前学习与准备、课堂展示、课堂讨论与评价、课堂学习延伸与反馈等六个方面的设计与实践。教学效果分析表明,基于该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更新了教学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荣誉感,提高了学生平时成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明显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8-0147-03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倡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建构主义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学习与教学理论[1]。教学实践表明,两种“教与学”理论各有优缺点,将两种理论相结合,并取其所长,可以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也刚好契合了美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学习者时代”之“从以教为中心的事业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事业,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精神和理念[2]。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3]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因此,采用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构建高效、主动的课堂,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更为有效地实现“使学生在掌握前人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发展和创新”这一教育目标,也是我国目前高校教学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结合某专业课程,我们开展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装备教学课堂设计与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主导是对学习主体的主导,主体是主导下的学习主体。前者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后者表现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自主活动、积极思考与发现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一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将这一理念贯穿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师为主导”的内涵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一个信息的传播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管理者。
1.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和指导者。
2.在设计各种课堂活动中,成为学习与交流环境的营造者。
3.在师生交流中,成为学生的倾听者。
4.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学生潜能的挖掘者和学习的评价者。
角色的变化,也促使教学内涵得到了扩展,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等。
(二)“学生为主体”的内涵
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克服传统教学弊端,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使学生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观众”和“配角”,转变为特定时空中的“演员”和“主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过程更适宜学生的差异性,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活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主动探求精神。
二、课堂教学设计目标与方法
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
(一)课堂教学设计目标
课堂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创设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主动发问意识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熟悉装备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装备构造,熟练装备操作,能够进行装备维护和维修。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和學习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与学生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相适应。为了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目标,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根据装备教学内容具有工程性和规律性比较强、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与掌握、学生具有对装备学习兴趣比较高、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装备背景等特点,我们探索总结出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符合知识构建教育思想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即积极、大胆地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备课、学生讲授、课堂讨论、教师点评等教学方式,进行了试验教学,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讲课、组织与管理等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设计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是一种让学生出现在教学活动的前台,唤醒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来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依据前述教学目标与方法,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六个方面的设计,并将课程内容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效地贯穿这六个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分类
该专业学习的装备包含多个分系统和多个附属单体。我们将每个分系统或单体分为装备原理类、构造类、操作使用类和维护维修类等四类。类不同,其内容特点、学习方法和要求等也不相同;但不同分系统或单体的同一类的内容特点、学习方法和要求等基本一致。如原理类具有理论性强、较难理解等特点,适于PPT讲授;构造类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适于PPT讲授和实物分解结合等。
(二)分组与选题
首先,学生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某个分系统或单体,选择同一分系统或单体的学生就组成一个该分系统或单体的授课小组;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该分系统或单体的四类内容中,选择自己负责讲解的那一类内容。
(三)课前学习与准备
学生选定小组和授课内容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熟练掌握所选内容基础上,将内容写成教案、设计制作成课件,进行试讲;試讲通过后,方能进行课堂展示。
(四)课堂展示
试讲通过后,根据分组情况,按照分系统或单体的原理、构造、操作使用和维护维修的顺序,由选题学生以讲课的方式进行课堂展示。力求达到讲课学生讲得清楚、听课学生听得明白、教师和听课学生能发现问题,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讲解完毕,由教师和听课学生分别依据学院“专家听课打分表”和“学生听课打分表”进行打分。其中,教师和学生打分各占50%。二者总和作为讲课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也是该分系统或单体的授课小组参与小组竞争比赛成绩的一部分。
(五)课堂讨论与评价
课堂讨论是学生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掌握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由教师组织、教师和授课学生答疑,包括教师、讲课学生与听课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讨论完毕,由教师归纳总结,对问题及其主要观点及时进行分析、引申、提高,在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次课堂讲授与讨论指明方向;最后,由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给出其该项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堂学习延伸与反馈
布置课后作业的同时,鼓励同学们查阅资料,扩大视野,开展拓展性学习;作业检查采用课堂上交换检查、挑错的方式,找出对方作业中的错误,由双方共同分析、改正错误。检查作业的过程保证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克服了过去教师改错或给出正确答案所造成的学生被动接收、改后就忘、重复出错等现象。
四、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上述六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大舞台。
1.极大地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为了讲好课,学生争相选题,主动学习、讨论;听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过去那种课下无所事事、课上犯困睡觉等不良现象不见了。
2.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学习氛围。课下,学生积极查资料、做课件、练习讲课等;课上,讲课学生倾尽所学所知,充分展现自己;听课学生认真听课,积极讨论;小组成员得分的总分作为小组的最后成绩,参与小组竞赛。因此,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讨论、竞技的一个平台、战场。
3.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荣誉感。讲课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装备,提前学习。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他们主动地付出比听课学生多得多的劳动与汗水;听课学生为了能在讨论中提出一个好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需要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本小组的成绩与荣誉,也需要每位学生自己努力、组内互助、共同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自信心、成就感和荣誉感。
4.丰富了平时成绩的内容,提高了公平性。过去,学生的平时成绩只包括课堂听课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并且由教师主观确定;教改后,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讲课成绩、课堂讨论成绩、装备操作成绩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四项,而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
5.与学生队的“争当一名好教师”讲课比武活动相呼应。学生队每年都有“争当一名好教师”讲课比武活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会了资料检索和备课,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讲课水平,促进了学生队“争当一名好教师”讲课比武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同时,也为大家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基层指挥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该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热情和主观能动性,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讲课水平,提高了平时成绩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其中,9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最大效果就是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有93%的同学认为新的授课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效”。在学生对本课程及教师的评价打分中,获得了全系第一的好成绩。
7.角色的转变也促进了教师行为上的转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申请科研项目以及开展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形成了一个“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良性循环。
当然,相对于教师讲授,教师付出了更多的劳动。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教学的管理者、组织者。特别是在课前准备和课堂组织上,需要投入更大精力;同时,该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理论不太深、工程性较强、课程内容相对有规律等特点的课程。
参考文献:
[1]Von Glasersfeld,E.Radical Constructivism: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M].Washington D.C.:Falmer Press,1995.
[2]徐延宇,李政云.美国高校教师发展:概念、变迁与理论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50-53.
[3]顾敏.“学习金字塔”理论在高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21):90-91.
Abstract:The teaching mode that the teacher is dominant and the student is the main body is studied from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goal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class design and teaching effec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a specialized course is designed and realized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classification,grouping and selection,study and prepare before class,class 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class learning extension and feedback. The teaching effect analysis shows that this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is teaching mode updates the teaching concept,improves the students' learning subjective initiative,increases student participation and honor,improves the fairness and rationality of students' normal grades and improv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obviously.
Key words: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mode;teaching vontent;class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