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绒花艺术形式的历史沿承关系
2018-11-20吕艳张光祥
吕艳 张光祥
摘要:淮安绒花起源于江浙,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历史长河里浸润百年之久的淮安绒花,积淀了丰厚的工艺程序及工艺特点。文章在对已有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古与今的交织,以其发展历史、艺术特征以及淮安市唯一一位绒花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钱凤池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勾勒淮安绒花的历史脉络,再现绒花百年历史的波澜壮阔。
关键词:绒花艺术形式历史沿承
引言
淮安绒花艺术历史悠久,是具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之一,有着不同的人文特点和历史烙印,它反映创作群体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代表一种非文字的认同感和普遍文化的艺术方式,绒花作为民间艺术载体极大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方式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色。绒花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文化史的天空,兴照天下,给后人以前行的力量。它们有内在活的精神,凝聚着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我们以淮安绒花中最富有特征的部分进行分析,力求表达淮安绒花的时代精神、内在意蕴、核心价值,期待让大家体会淮安老百姓那喜欢平静、和谐、安乐的心态,传递他们如何为自己的平淡生活增添乐趣的精神,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流动的世界。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练、传留,感染着人们的情感、意绪、思想、观念,经常让人-唱三叹,留恋不已。本文试图在掌握较为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以及艺人口述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的传承人钱凤池先生的访谈、考查调研、分析研究绒花的制作工艺及其工艺流程所蕴含的深刻设计思想。精心挑选几幅图片,希望这些图片与文字相互照应,带领我们匆匆走过淮安绒花,感受绒花艺术形式美的历程。
一、淮安绒花艺术蓬勃发展的渊源
(一)多民族文化促进淮安绒花成长:中国是一个享誉世界的衣冠大国,中国服饰在漫长的世界服饰文化历史长河中,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衣冠服饰无疑丰富了中国服饰,使中国服饰更加缤纷多彩,更具文化多元性。不同的民族文化滋生了不—样的民俗、民风。历史学家雷海宗认为:游牧民族对世界文化有三大贡献,其中他尤为强调的是对人类服饰的改革这—贡献。据《金史.舆服志》载:历史上满族女子喜戴戒指、手镯、大绒花、耳环、头簪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满族男女都喜欢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上佩饰,其中尤以梳旗头妇女最喜欢,彩色鲜艳花样新奇的人造花。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皇帝大婚时皇后嫔妃所饰的各式绒花(亦称官花)(如图1)。
淮安市有48个民族,是江苏省民族成分最多的市之一。其中汉族为绝大多数,约占总人口的99.7%;47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61万人,其中有满族、回族、苗族、蒙古族、彝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僳僳族、傣族、藏族、黎族、朝鲜族、基诺族。大部分少数民族大都是改革开放后婚嫁进来的,通过文字分析以及图片显示可以看出,绒花的产生受满族服饰文化影响所致。
(二)漕运文化是淮安绒花诞生的摇篮:淮安“四水穿城”,是—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方水土养育—方^。据说,绒花起源于唐朝。秦始皇统—六国后,修筑的驰道自淮安境内穿过,后来陈登修筑邗沟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淮安手工业和商业比较繁荣,文化也发展到较高水平。淮安楚州曾被白居易誉为“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称。明清时期淮安是运可四大都市之一,河下又是漕运的中心,居住着大批的朝廷官员、盐商,以及各省商人、文人墨客,市景繁华,人口众多。淮安城市的繁华,带来了人文荟萃的局面。浙江钱塘制花人钱为臣于嘉庆年间来到运河线上淮安河下落脚谋生。在淮安河下估衣街创办了”钱德源号花铺,制作和经营绒花、绒鸟及绢花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钱德源绒花、绒乌制作技艺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因此我们可以说曹运文化是淮安绒花诞生的摇篮。淮安绒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众多的品种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满足了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具有典型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图2)。
(三)特殊地理位置为淮安绒花成长提供有利条件:淮安是南暧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兼有南北气候的特点,光、热、水配合较好。光能源潜力较大,年日照数在2060-2261小时。全市热量资源充足,年平均气温14.1-14.9℃,无霜冻期为207-242天,可以满足—年两熟制的需要。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得本市气候温暖而又较为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气候资源十分丰富,非常有利于桑蚕生长发育。加上环境污染少,拥有栽桑养蚕生长丰厚的自然条件,也适应密植桑蚕,同时有利保护全市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这为绒花的制作原料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绒花始于唐朝、清代最盛,是以蚕丝为主要原材料的手工工艺品,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那时就已经是贡品。明末清初时传入民间,大多数在端午节、春节、中秋节以及逢婚嫁喜事的时候佩戴绒花。淮安绒花曾经是人们逢年过节和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手工艺,有文化传承,城市才有灵魂。今天我们传承淮安绒花的文化内涵,不仅可以彰显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而且有利于持续保证地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使之成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不竭动力。
(四)吉祥美好的寓意为淮安绒花产生奠定基础:淮安河下钱德源绒花绒鸟的制作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早在唐代以前就有绒花绒鸟的制作加工了只是那时的制作工艺简陋粗糙而已,但是到了唐朝,绒花绒鸟的制作工艺就达到了非常高的技艺水平,在清代最为盛行,提起绒花,很多人都有些陌生。在《红楼梦》中就有“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这一回,其中讲到林黛玉为谁先挑宫花,以及挑选什么样的宫花争风吃醋的场面,这里说的“宫花”实际上就是绒花(如图3)。
淮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钱凤池告诉记者,绒花的起源地在扬州,“传说隋扬帝下江南,到达扬州时正好是冬天,他便下令以绢花扎成真花的模样,以营造百花齐放的盛景。”据介绍,那时候每到立春这天,唐中宗李显就命人从内宫取出“彩花”(即绒花)赏赐给嫔妃,以助云鬓粉黛之美,表示喜迎新春。绒制品在清代生产最盛,清康熙十年,还有了手工艺人自己的行会“自制献花老会”。今天故宫博物馆还有清代皇帝大婚时皇后和嫔妃们佩戴的各种各样绒条制作的绒花藏品,这些绒花颜色鲜艳美丽、美观大方,他们基本上都来源于“凤冠”、“吉祥有余”、“龙凤成祥”等吉祥美好的图案,显得特别的高贵。同时也深入人们生活,如双喜、寿字、全福、三元、笔定等主要用于婚嫁喜壽大事。从“绒花”到“绒乌”的沿革折射出不同年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飞禽走兽方面,主要有凤落梧桐、孔雀开屏、寒雀登梅、松鹤延年、雄鸡报晓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所以也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绒花有很多品种,其中一种三角形、似花非花的作品十分讨喜,这叫“三元”,是旧时小学生第一天上学要配戴的,意为“连中三元”,讨个好头彩。以前年轻男女结婚办喜事时,头上都要插上“喜”字、“福”字等绒花,老年人做寿时,头上要戴上“福”字、“寿”字等,都代表着吉祥喜庆。在晚清时期,戴花潮流从宫中传到民间,从此,妇女们配戴头花十分流行。随后,绒花逐渐被梨园用于戏具服装、道具的装饰,后渐渐变成民间喜庆饰品,从此产生了以绒制花鸟的传统手艺,流传至今(如图4)。
二、淮安市绒花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通过对淮安绒花及传承人的挖掘、整理、分析,发现在淮安目前唯有钱凤池老先生,守护着人类艺术最本源的文化根性。今天在淮安能掌握绒花绒鸟制作全套技艺的人,只有钱凤池—人。在淮安区河下古镇估衣街109号的一个大院子里,每天都会出现一位忙碌的身影,一位身材瘦弱的老人守着一桌子的蚕丝、铜丝,忙着拴排、搓绒条,再用这些绒条制作出毛茸茸的小鸡小乌…”这位已经68岁名叫钱凤池的老人,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绒花绒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走进钱凤池的家,我们看到那么多大大小小、纷繁复杂的绒乌作品,着实大为吃晾。这些活泼可爱、鲜艳漂亮的绒乌让略显杂乱的家显得生机盎然,特别是那憨态可掬的“小雏鸡”,周身鹅黄、—双炯炯有神的小眼睛、各种不同的动作和神态,活灵活现如真的一般(如图5)。
说起自己从事绒鸟制作的经历,老人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从15岁起正式跟随父亲学习绒乌制作,从小就耳濡目染,经常帮着大人打下手,所以制作工艺早就烂熟于心。”在钱凤池的记忆中,最痛苦的是“拴排子”,所谓拴排子,就是在一根排子上,一根一根夹上铜丝,再把排子剪搓成窄窄的绒条。这绒条是绒乌艺术创作的基础。“这活特别枯燥,而且还经常弄得手疼。”钱凤池说。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及严格指导下,钱凤池很快就能独立创作。就在他准备衣钵相承、发展家业时,文革开始了“这些东西都被定位为‘四旧,统统要打倒,所以后来就进入工厂上班,不再从事绒鸟制作了”。等到再拾起这项技艺,已是三十多年后,钱凤池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已经过去,但当触碰到那些五彩的丝绒,他的心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品尝到第—次独立完成作品的喜悦。
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代表作品
在钱凤池的家里,有一张荣誉证书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是徐州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颁发给他的,他的作品《喜鹊登梅》荣获“紫薇花奖”。在那次博览会上,钱凤池的绒鸟人气很旺,受到了了徐州市民特别是孩子的欢迎,好多小孩子把玩这些造型可爱、色彩鲜艳的小鸡小鸟,都走不动路了。“那次销出去不少绒鸟呢。”不过钱凤池也坦言,不能指望制作绒鸟来养家糊口,“一天平均只能做十只绒鸟,一只算十来块钱,也就一百多块钱,除了成本挣不了多少,而且还不一定能卖出去。”看着这些活灵活现、机智可人的绒制品,钱凤池感慨道,由于绒花工艺制作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十分讲究,每次完成一件作品要花费时间而且又很辛苦,所以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很少能够坚持学习下去的,他的两个女儿经过他无数次的劝说,才终于同意跟他学习这项祖传技艺,但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学了皮毛(如图6)。
四、淮安绒花品牌化发展的设计表现
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断升温,在物质需求渐渐被满足的同时,越来越需要本民族自己的精神寄托。文化作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几乎可以囊括身边所以的东西,课题组针对淮安绒花的发展情况展开调查,在调查中我们意识到对于淮安绒花工艺传承及发展,不仅应该做好准安绒花工艺的记录,传承绒花工艺技法,同日枞造型、色彩方面对绒花进行创新再设计从材料工艺角度寻求新的突破,增加绒花风格和主题的种类,扩大绒花市场范围。从产业化角度解决淮安传统手工艺绒花现代化转型发展的问题,培育“传承+创新+产业”的地方传统手工艺产业链,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淮安绒花工艺在产出经济效益、参与创造当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实践中,真正促进其活态传承。
我们围绕淮安绒花的特点进行了品牌化发展的设计表现,首先设计了淮安绒花的标志,标志的灵感来源于淮安绒花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征,淮安四水穿城,是运河四大都市之一,绒花作为淮安传统的手工艺品,其基本造型缘起于“绒乌”。因此,标志主要来源于“水、手、乌”三个元素,其中水是淮安的象征与代表;手元素主要体现绒花作为传统手工艺的行业特征,同时刻画老手艺人的工匠精神;鸟是表现绒花的基本造型,同时也希望淮安绒花未来发展的美好夙愿(如图7)。
結语
淮安绒花经历或交叉着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时代特征,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绒花的抽象形式中,我们可以感受观念,虽然仅是观念意识物态化活动的符号或标记。但是凝聚在这种图像符号里的社会意识形态,不仅有创作者那如醉如狂的观念、情感和心理,也使观众在对它阅读的同时得到了超感觉的体会和价值,在客观形态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达到完美呈现,实现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激情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