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全面预算管理

2018-11-20兰莹

消费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职能预算编制经营

兰莹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整合的最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是指企业为实现预定期内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按照一定的程序编制、批准和审查的在预定期内经营活动的总体安排。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一般不超过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价值活动的计划。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按照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发展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和考核为内容建立的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指标管理控制系统,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并对实现的绩效进行考核的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规划为依据,以量化的、综合的涵盖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全面预算为基础,以全员参与,全过程和全方位控制为特征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全方位控制是指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包括预算口径与核算口径统一,制度控制与预算控制统一,战略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统一,目标利润预算、经营财务预算、作业基础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战略全面预算的统一。

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及其资源配置通过预算的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的企业价值活动或过程得以实现。它从最初的计划、协调生产发展而成为兼具控制、激励、评价、奖惩激励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管理机制。现代企业管理是系统化、战略化、人本化的管理,“系统”要求的是各种管理的融会而非集合,“战略”所体现的是前瞻、有序而非只顾眼前的“救火式”位对,“人本”惭倡导的是“人管”而非“管人”。全面预算管理正是这样一种系统化、人本化理念为一体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明确、适度的分权、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等,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作业高度协同、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利润稳定增长的目标。由此可见,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驾驭技术,它集体制、机制、方法于一体,以市场竞争和预测为导向,以全员、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为核心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和策略工具。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

预算管理的职能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最初的预算只是一个单纯的财务计划,但到现在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具有了多重职能。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预算管理的职能进行了不同的归纳,如:

1.爱德华·J·布洛切等在其《成本管理》一书中认为,除了作为一种经营计划,预算还在以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配置资源、确定瓶颈、进行沟通和授权等的协调运作;激励和指导具体实施;为控制活动提供指南、管理现金流量及完善业绩评价标准;

2.齐默尔曼在其《决策与控制》一书中认为,预算管理的主要职能是决策管理和决策控制,在决策管理活动中,预算担负着将组织中某一部门的专门知识和信息传递到组织中的另一部门的职能,在决策控制活动中,预算则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他也认为预算还具有协调以及分配决策权的职能;

3.罗伯特·N·安东尼在《管理控制系统》一书中指出,预算管理的职能包括为战略计划作进一步安排、协调组织各部门工作、指定责任及为业绩评价提供基础;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方法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方法的选择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算不准确或准确程度不高会导致企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企业整体活动失调,引发控制失败和考核失真。选择合适的预算方法,使编制的预算更贴近实际。目前主要预算方法常见的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概率预算、零基预算。

(一)固定预算

又称为静态预算,是按固定业务量编制的预算,一般按预算期的可实现水平来编制。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固定预算的主要优点是编制较为简便;缺点是实际业务水平与预算业务水平相差较大时,就难以发挥预算应有的作用,难以进行控制、考核,评价等。因此,在市场变化较大或较快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此法。

(二)弹性预算

又称变动预算,是一种具伸缩性的预算,在不能准确预测预期业务量的情况下,根据成本形态及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按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业务量编制的一系列预算。和其他预算方法比较有很多优点:它比固定预算运用范围广泛,使预算与实际具有可比基础,使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更有意义和说服力。一经编制,只要各项消耗标准和价格等依据不变,便可连续使用,从而可大大减少工作量。当然,运用弹性预算而不运用固定预算的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运用弹性预算能够在控制了数量变化后,更好地对某个职能部门或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三)滚动预算

又称永续预算,其基本精神就是它的预算期永远保持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如12个月连续进行预算编制,每过1个月(或一个季度),都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在原来预算期末再加1个月(或一个季度)的预算,从而使总预算经常保持一个固定的预算期。其实质是动态的不断连续更新调整的弹性预算。其优点:保持预算的完整性、持续性,从动态预算中把握企业的未来。能使各级管理人员始终对未来一个固定时间段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所考虑和规划,从而有利于生产经营稳定而有序地进行。由于预算不断修整,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但在实际中,采用滚动预算,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条件,如材料供应时间等。此外,不足之处还有预算的自动延伸工作比较耗时,代价太大。

(四)概率预算

由于收入和成本因市场变化带有许多不确定性,企业在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很难明确说明哪一种收益或成本水平是可以达到的。概率预算作为一种修正的弹性预算,可以减少数据预测不准所带来的风险,它将预算指标可能发生的概率结合应用到弹性预算中,给企业提供多种备选的预算方案,使做出的预算更符合客观实际。

(五)零基预算

其全称为“以零为基数编制的计划与预算”,它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创建的,目前已被西方国家广泛运用于费用预算的编制。它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所有的预算支出管理世界。Managemenl World着眼管理热点均以零為基础,从实际需要和可能出发,逐项审议各种费用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从而确定预算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可以鼓励各部门改进工作,降低费用,不会产生“鞭打快牛”的现象。缺点是工作量大,需要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尤其是基础数据全面精确。

预算编制方法实际上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在具体选用预算编制方法时,没有一种方法是孤立使用,往往是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可以对企业如何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及建议。

1.目标体系的构建、预算目标的确定、分解作为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是预算机制作用发挥的关键,好的目标结合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有利于企业日常管理的有序和协调,有利于企业战略意图的最终落实。

2.要有效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有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相应的组织结构相配合,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

3.全面预算管理包括控制、考评、激励健全考核与奖惩制度,是一项涵盖面广、系统性强的管理工程,必须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馈。

猜你喜欢

职能预算编制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职能与功能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