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11-20赵伟聪
赵伟聪
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这些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对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这对正处于转型期的地方政府提出了更多的考验与挑战。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地方政府在应对公共危机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把应对公共危机的治理作为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治理 地方政府 公共危机
隨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公共危机成为了全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普遍突出问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我国公共危机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汶川大地震、暴力对抗、食品安全问题、天津港8·12火灾事故等危机事件一件又一件的发生,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仅受到了这些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并且它们也给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影响。它们的发生既不断的威胁着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百姓的安居乐业,社会生活秩序,也对政府的公信力提出了挑战。频发的公共危机也对正处于转型期的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更新的要求。
地方政府在面对频发的公共危机时的确表现出了良好的反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得到了国内及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赞扬,但是对于公众的期望和社会发展来说,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治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在公共危机的治理能力应对方面还有待加强。
一、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应对的问题现状
(一)地方政府及公众缺乏危机意识及危机感。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危机的治理方式也在发生某种程度的转变,但是在很多危机治理中依然表现出某些传统治理模式的特征,在这种传统模式中,政府依然是危机治理的主体,在危机中具有主动权的往往是政府。例如,巨额的社会捐款一般是政府在某些巨大公共危机情境下号召社会公众组织捐款的,而不是由社会公众自发或者是非政府组织倡导组织的。因此在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下,政府没有为社会公众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提供有效的参与渠道。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公众参与到公共危机的治理。
(二)危机信息公开透明程度较低。事实证明信息的透明有利于稳定公众情绪,有助于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尽管我国在信息透明(公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旧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是硬件设施不完善。没有发达的信息传递网或信息网比较脆弱,经受不住自然灾害等公共危机的“考验”。二是地方的一些媒体职能缺失。由于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对公共危机的报道会对自身不利,于是就不会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有意隐瞒一些信息。公众得不到政府的正面响应,造成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更加混乱的场面的出现。
(三)危机治理缺乏多元合作机制。危机发生后,对公共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仅仅依靠政府一家之力也难以很好地应对危机,由于我国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我国长期形成的“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使得政府习惯于对社会事务大包大揽,忽略了非政府主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造成非政府组织、公民和营利组织等主体的参与动员能力相对不足,危机处理所需大量的人、财、物等几个方面的资源缺乏保障。
二、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对策及措施
(一)提高公众的危机意识与危机防范意识。当面临公共危机发生时,我国公众的危机意识和危机感相对薄弱,缺乏系统的危机教育,因此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并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提高公众自防、自救和救人的能力。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网络、报纸和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介的宣传让公众了解并意识到公共危机的特性,发生规律以及所造成的严重危害等,并且要提高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并对岗位负责;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企业,学校,商场社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举办危机宣讲,向学生,居民,职工等特定群体进行危机教育,传授公共危机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二)建立健全公共危机信息系统
在公共危机爆发之后,要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保证危机信息对外发布渠道的畅通。首先,要完善公共危机的信息公布机制,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地方政府要及时公布权威信息,防止造成信息传播失真。其次,建立公众举报制度,公众往往是第一目击者,鼓励公众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危机隐患情况,使地方政府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得第一手信息,了解公众的真实诉求。同时要完善信息沟通系统,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要尽职尽责处理相关信息,及时向公众反馈情况,保证交流的沟通顺畅。
(三)加强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合作机制。在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上,要建立一套危机参与激励机制,对在危机事件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及团体给予特殊奖励,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来提高公众对危机治理参与的高涨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态度。随着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小小的局部危机很有可能会迅速蔓延,波及到更大的范围,甚至会对整个地区或者国家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国际间的危机治理合作也变的尤为重要。在当下公共危机的治理中,通过国际组织,其他国家的人道主义援助,不仅为受灾地区带来了人财物等多种资源上的援助,并且也有利于加深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国家间的共同发展。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