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中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析
2018-11-20蒋坤良
蒋坤良
摘要:PPP模式可以给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贷款渠道,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建设,但目前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低,急需研究其原因。因此。本文以PPP概念为基础,阐述了商业银行参与PPP的现状,分析了PPP模式下商业银行贷款的五大风险,提出商业银行应对贷款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PPP模式 商业银行 贷款风险
引言
PPP在中国通常被理解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一种合作共赢模式,意思是政府为了给社会建设更多基础设施,在合理运用社会资本的基础上,与其形成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2014年底,为了让政府和社会资本更好合作,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对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方式、利益分配、产权交割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规范。其后财政部门在其专有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个试行方案和一个通知一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和《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多项举措支持下,PPP模式的融资项目在国内快速发展,但是商业银行参与的积极性依旧较低。其中主要原因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商业银行对项目参与方仅有有限追索权、政府部门管理混乱等。因此本文拟通过阐述PPP基本概念、商业银行参与PPP模式的现状,分析商业银行PPP项目贷款主要风险以及与其他贷款区别,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参与PPP模式情况
(一)PPP基本概念
因每个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不同,PPP还没有形成标准定义。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PPP做出定义:PPP指的是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私人部门为建设公共产品而形成的一种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长期合作共赢关系。为明确各合作方的责任、义务、权利,会签订相应合同。在PPP模式下,社会企业等私人部门可以充分发挥其技术、管理优势,主要负责公共设施建设;而公共部门可以运用其优势负责监督和协助社会企业工作,并且给予一定回报。
(二)商业银行参与PPP模式的现状
虽然PPP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参与PPP项目的经验积累较少,还处于萌芽阶段。
1.资金供给以信贷为主要。商业银行目前参与PPP项目的方式有信贷参与和投贷模式两类,但最常用模式是信贷模式。信贷模式可以为相应项目提供有限或无限追索权贷款,同时为商业银行带来良好收益。PPP信贷模式的特点是资金量大,期限较长,利率水平低于一般利率,还款主要靠PPP未来现金流。
2.PPP项目贷款风险大。PPP项目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多个部分,项目的复杂性、综合性导致项目风险形式多样、不易察觉。并且,目前国内商业银行PPP项目贷款的经验较少,相关信贷监管制度不完善。再次,目前很多PPP项目贷款仅有有限追索权,同样会加大贷款风险。
3.商业银行参与率低。由于目前政策、制度、措施等都不完善,很多商业银行处于观望阶段,很少参与PPP项目,商业银行参与PPP项目提供贷款需要先转变以前贷款方式和思想。并且,目前PPP项目的签约率较低,仅有存量项目有续贷,新增加的项目非常少。
(三)商业银行PPP项目贷款主要風险
第一,项目风险。和PPP项目有关系的风险都可以称之为项目风险,不同项目类型有不同项目风险,但主要包括项目建设风险、运营风险、权限交割风险等。第二,参与方风险。参与方风险主要由参与PPP项目的社会机构产生,主要包括违约、建设能力不足等风险。第三,政府部门风险。这种风险主要由政府机构产生,主要包含政府信用风险、政府政策更改风险、政府背书风险等。第四,银行内控风险。银行内控风险主要与银行自身管理水平、监督机制有关。不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容易疏忽风险点使商业银行暴露在风险之下,从而造成巨大损失。第五,其他风险。其他风险是和目前经济情况、宏观形势、投融资环境相关联的风险,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变化、世界宏观局势动荡、不可抗力等风险。
二、商业银行PPP模式下应对贷款风险的对策建议
第一,合理评估PPP项目风险。在选择项目时,应从项目投资回报率、建设保证率、机构运营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考虑项目投资回报时,商业银行还必须评估其利润假设、经营期限、退出机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评估PPP项目社会机构参与方时,应以社会机构财务报表和业务往来为基础,重点审查其流动性、行业地位、企业信用度等方面。
第二,强化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在项目审查前期,商业银行应关注项目的可行性、预期利润真实性、项目建造方资质、政府责任等方面;在放款阶段,商业银行应重点审查融资方的行业地位、流动性情况、资产负债表明细等方面;在贷后管理中,商业银行但仍然需要注意项目参与方是否存在违约,并且建立PPP信用库,总结项目参与经验。
第三,成立专业PPP队伍。商业银行应尽快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内部或联合成立专业PPP队伍,提高PPP专业水平,提升商业银行PPP贷款服务水平。还可以从内部选拔人才进行PPP相关培养,提高自身人才建设水平,促进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发展,提高银行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