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村干部与精准扶贫研究

2018-11-20赵志刚

消费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第一书记驻村

赵志刚

摘要:驻村干部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尖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研究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规范驻村干部的管理。促进驻村干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驻村干部 精准扶贫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决战,确保在2020年同步小康,贵州省委从2015年开始派驻村工作组,帮助贫困村脱贫,截止2018年,已有近十万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为精准扶贫和全面小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驻村干部到村里面,都在不同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在想路子、找票子方面,通过驻村干部的努力,农村面貌都在有所改善,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建强基层组织。贫困村之所以贫困,原因很多,但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目前,全市基层组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文化水平低、工作能力弱;二是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扯皮,很难形成合力;三是党员作用发挥不好,大多数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且党员平均年龄超过45岁。驻村干部到村里,首要的任务就是建强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比如娄子坳村的第一书记秦郁,从抓村支两委的学习入手,建立相关制度,订立规矩,共同遵守,共同提高。

(二)理清发展思路。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要有准确的定位,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定位不准、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就好比困在屋子里的鸟儿,找不到出路,越努力,越会头破血流。村支两委的同志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是按部就班的开展工作,对村里怎么发展基本上没有思考。驻村干部却不一样,去村里后,会敏锐地看到该村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寻找和探索发展的路子,并帮助村里面修改和完善发展规划。

(三)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贫困村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产业,就没有增收;没有产业,村里的资源就不能盘活。很多第一书记和主持干部,都认识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都把发展产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的确也有很多效果。

(四)改善基础设施。目前,贫困村普遍基础设施存在问题,有的通组路还没有修,有的连户路还没有通,有的饮水还没解决,虽然村里面也在积极协调,但是全市的项目是统一安排的,乡镇有时候也要进行调剂。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去以后,利用自己的资源,的确解决了很多问题。

(五)补齐民生短板。全面小康,一个也不拉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驻村干部,就是要充分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疾苦。我到新山村驻村一年,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民生方面。

二、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组织问题。一是没有组织党员开展常态化的学习,村支两委对党的理论、党史、国家政策方针不了解不掌握,就连脱贫攻坚政策都不知道。二是党员缺乏锻炼,不讲政治,缺乏大局意识,相互拆台而不是相互补台。村干部之间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职务互换后,大家那种明争暗斗就无法停止。三是有的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有的村干部,拿着工资,去找私钱,有的是自己在外面办企业,有的却一天到晚打扶贫资金的主意,雁过拔毛。

(二)产业发展问题。一是产业发展项目,所驻村仍然是“空壳村”,村集体经济还是为零,群众就业增收没有解决,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什么都没有改变。二是没有长远规划,产业发展虎头蛇尾,开始干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半年或者一年后,产业大多数“死火”,

(三)精准识别问题。一是村干部和群众都有复杂的关系,在低保、精准识别贫困户等问题上,总是要优亲厚友,有的该进入系统的没有进入,有的不该进入的却进入了,群众意见就非常大。2017年有的村贫困人口还有“四有人员”。二是村干部长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很难改过来,办事总是喜欢简单化,精准识别程序就要出问题。大多数村的村民小组评议这个环节基本上没有,所以很多村民不知道贫困户是怎么来的。

(四)民生短板问题。驻村干部在补齐民生短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也改变了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产环境。但是,也有的驻村干部在补齐民生短板方面做的工作非常不够,所驻村群众的条件没有什么变化。一是危改工作推进慢,很多贫困人口还居住在危房之中。

三、驻村干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意见

正因为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所以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有时候会发挥得非常不好,但问题总是能解决的,只有认真分析,找准原因,对症用药,驻村干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会不断得到改进,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作用的发挥也会越来越好。

(一)精准选派是前提。一要让单位舍得派出好干部。对派不准人、干不好事的单位实行通报、约谈、召回制度,让单位领导“面子上输不起”“前途上丢不起”,促使选派单位忍痛割爱也要把好干部派下去。二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中央扶贫文件专门规定:“脱贫攻坚期内,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可以就地提拔。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驻村干部,要重点培养使用”。

(二)精准培训是关键。“心中有数、手中才能有招”,干部驻村扶贫攻坚,干部自身首先要成为行家里手。一是请进来“教”。通过“高人”“指点迷津”,让驻村干部增强“会做”的本领。二是走出去“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创造条件,让驻村干部走出去,开阔视野,学思践悟,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三是拉出来“比”。要创造平台,以现场观摩、同台竞技等形式,让驻村干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学赶超。

(三)精准保障是基础。一要“衣食无忧”。二要“有钱办事”。三要“以情动人”。

(四)精准管理是重点。一是直接明確第一书记是村的负责人,改“一宣六帮”为“一宣六要”,而村支书必须全力配合第一书记开展工作。二是在年中或者年终考核中,村支书要给驻村干部打分,第一书记也要对村支书的工作进行评价,实现双向制约。三是驻村工作只由小康办考核,其他部门不能考核驻村工作。四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驻村干部考核制度,建立驻村干部考核指标体系,避免那种印象分和感情分。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第一书记驻村
我的第一书记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