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西大别山地区辣椒越夏避雨栽培技术

2018-11-20江海坤张太明方凌王艳贾利董言香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21期
关键词:越夏辣椒栽培技术

江海坤 张太明 方凌 王艳 贾利 董言香

摘 要:辣椒是皖西大别山区重要的蔬菜作物,在当地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结合皖西大别山地区气候特点和种植实践,主要从产地和设施选择、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等方面介绍了辣椒越夏避雨种植技术,为辣椒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辣椒;越夏;避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21-0070-02

皖西大别山地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地处江淮之间,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区域内生态环境优美,为辣椒等蔬菜产业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但春夏之际受梅雨季节影响,雨水较多,高温高湿导致病害加重,影响了辣椒的产量与品质。为此,笔者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示范,在辣椒生长期,采用大棚、小拱棚等设施进行避雨栽培,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采用避雨种植辣椒后,比传统露地种植提前10d左右采收,采收期延长20~30d,在产量产值上均有大幅提高,同时减少了农药使用成本,达到了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目的。本文结合六安市气候特点和种植实践,主要从产地和设施选择、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辣椒越夏避雨种植技术,为辣椒生产提供参考。

1 产地和设施选择

辣椒根系脆弱,不耐水渍及干旱,要求土壤疏松通气,选择光照充足、排灌便利、3年未种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可实施合理轮作,与瓜类、豆类作物实行3~4年轮作。选择夏季通风散热效果好的棚型,钢架或竹木骨架材质;肩高1.2~1.5m,跨度6~8m;长度依环境地势,25~50m为宜。

2 茬口安排

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育苗,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定植,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开始采收。

3 品种选择

选择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坐果能力强、耐湿耐热、抗病性较好,商品率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中早熟品种。大棚螺丝椒品种选择“中椒209”、“皖椒101”,早熟,商品性好,综合抗性强;薄皮椒品种选择“皖椒10号”,皮薄、肉脆,耐低温弱光,连续坐果能力强,不易早衰等;线椒品种选择“皖椒18”、“皖椒20”等品种,早、中熟,叶片稀、弱光条件下易坐果,抗逆、抗病性强。

4 播种育苗

4.1 种子处理 阳光下晒种4~8h;50~55℃热水烫种15min,30℃清水浸种5h;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冲洗干净后,湿纱布包裹置于25~30℃催芽。

4.2 播种育苗 采用棚室穴盘集中育苗,采用60目防虫网育苗和生产,棚室悬挂黄板、蓝板诱杀蚜虫、叶蝉、飞虱,切断昆虫传播病毒途径。选择蔬菜育苗专用基质,育苗穴盘选择50孔或72孔规格。穴盘装满基质后,用专用机械或器具打孔,孔眼直径1.5cm左右、深1.0cm左右,每穴播1粒种芽,播后覆盖基质。出苗前,覆盖薄膜保湿,薄膜上覆盖草帘或无纺布等保温材料,适宜温度25~30℃;出苗后,晴天早掀晚盖覆盖物、阴雨天采取补光措施,白天适宜温度25~28℃,夜间适宜15~20℃;基质表面发白时补充水分,每次均匀浇透,宜在中午浇水,阴雨天、弱光、湿度大时不宜浇水,出苗后湿度保持在50%~70%。苗龄35d左右,6~7片真叶,根系健壮发达。

5 合理定植

定植前深翻土地施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7500~52500kg/hm2复合肥和钙镁磷肥各525kg。整地做畦,畦面宽80~90cm,沟宽40cm左右,铺设滴灌系统,覆盖地膜,定植前1d苗床浇透水。每畦栽2行,株距40cm左右,定植密度约39000~45000株/hm2。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深度以子叶痕刚露土面为宜,定植后浇足水。

6 田间管理

6.1 植株调整 及时剪除门椒以下的侧枝,及时立支柱或搭设简易支架防止植株倒伏。在辣椒生长期间,及时将发病的叶片、果实或病株清除,以免病菌蔓延。

6.2 肥水管理 施肥时要求氮、磷、钾合理搭配,做到前轻后重,持久供肥,以保障辣椒前期不疯长,植株健壮,抗逆性强,后期不早衰。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掌握“生长前期轻施、结果期重施,少量多次施”的原则。缓苗后至第1果膨大时,每隔7~10d随水追肥1次(追施三元复合肥150~225kg/hm2或茄果类滴灌专用肥30kg/hm2);结果期至拉秧期每隔10~15d左右随水追肥1次(追施三元复合肥150~225kg/hm2或茄果类滴灌专用肥112.5kg/hm2);视墒情及时滴灌浇水。

6.3 田间环境控制 田间大棚合理放风、浇水,调控生态环境,控制病害,延缓病害发生时间,降低发病程度。

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执行,结合种子消毒、土壤消毒、物理防治提前预防。在病虫发生前或发生初期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重点防治疫病、病毒病、蚜虫、粉虱等。利用6—8月高温天气土壤增施石灰氮、秸秆和有机肥后翻耕土壤、灌水、覆盖地膜和大棚膜进行土壤高温消毒。采用黄板或黄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结合使用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啶虫脒70%水分散粒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防治;疫病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粉剂2000倍液进行种子消毒。辣椒育苗采用穴盘基质育苗、苗期用64%杀毒矾500倍液和70%甲霜灵锰锌500倍液交替防治等技术控制初浸染病源。发病初期,使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粉剂、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和双炔酰菌胺25%可湿性粉剂防治;用10%磷酸三钠溶液、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采用60目防虫网育苗和生产,切断昆虫传播病毒途径,防控病毒病。病毒病发病初期采用阿泰灵可湿性粉剂、0.5%香菇多糖水剂、8%宁南霉素水剂防治。根结线虫的防治,需在用整地时用10%噻唑膦颗粒剂土壤撒施。应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农药应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8 采收

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开始采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具体采摘时期。提早采摘门椒;在早晨或傍晚采收为宜,采收后放到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及时分级包装销售。

参考文献

[1]丁林彬,王振.辣椒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18):61-62.

[2]杨树廷.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5):126.

[3]王高林,陶立華,俞光荣,等.高山越夏辣椒设施避雨栽培技术[J].蔬菜,2015(4):46-4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越夏辣椒栽培技术
果树安全越夏四注意
李子树采后的越夏管理方法
辣椒也疯狂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