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现况调查与分析

2018-11-20高雅陈玲艳凌欢贺曦梁超张波

消费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在线课程学习模式

高雅 陈玲艳 凌欢 贺曦 梁超 张波

摘要:“互聯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影响。文章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从在线选课情况,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学习参与度和在线课程平台五个方面进行调查,旨在引导大学生提高在线课程参与积极性、学习效率和学习满意度。找到适合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在线课程 在线课程平台 学习模式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形式也正向开放转型。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L。汉尼希(John L.Hennessy)说:“由学界大师在堂授课的小班课程依然保持其高水准。但与此同时,网络课程也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如果和大课相比的话,更是如此。”“用技术支持学习”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技术应用以及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流趋势,传统课堂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以MOOCs为代表的在线课程学习应运而生。在线课程所提供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在地点上不受限制,随时可以学习,所需要的费用成本比较低廉。但如何能够让大学生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在线课程,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模式,提高学习参与度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调查方法与结果

本次调研问卷根据湖南省内湖南女子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12所在校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情况,查阅相关文献,围绕调研主题完成了线上和线下自设问卷《湖南省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现况调查》,同时进行访谈调查,约谈18人。为确保主要受访对象符合预期范围及问卷的有效性,请省内部分高校学生干部在相关高校内进行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卷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86份。

(一)受访对象

参与本次调查的786人中,所有受访者均为高校在校生,办学层次主要集中于本科院校,比例为93.38%,专科院校人数比例为6.62%,共有566名学生选修过各种类型的在线课程,占所有受访对象的72.01%,220名学生没有使用过在线课程,占受访对象的27.99%。

年级分布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大四人数最少,共有145名大四学生参加调查,占总人数的18.45%;二是参与问卷的学生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人数相对均衡;三是男女生参加问卷调查人数相当,男生有390人,占总人数的49.62%,女生有396人,占总人数的50.38%。因此,本研究得出结论全面性强,所反映的学生群体分布较均衡。

(二)问卷内容及分析

1.学习意愿和在线课程资源的选择

在786名受访对象中,学习意愿方面,愿意进行在线课程学习的有501人,所占比例为63.74%;一般意愿的有242人,比例为30.79%;不太愿意进行在线课程学习的有43人,仅占受访者比例5.47%。在线课程资源选择方面大部分大学生乐于使用在线课程,对在线课程接受度较高,在线课程资源使用意愿多为视频教学、考试题库及课程讲义等专业性知识,这就对在线课程平台课程知识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中视频教学和音频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线课程的生动性,课程的制作水平也应随之提高。

2.学习模式的对比分析

相对于传统教师授课模式和在线课程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大多数的同学更倾向于在线学习与传统教师授课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选择这种学习模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6.87%,可见,在线学习与传统教师授课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更受到大学生青睐,这与在线学习和传统学习的优缺点密切相关。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线学习最大的优点是时间自由和地点自由,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也不受地点的局限,因此受到广泛大学生的喜爱。与此同时,有73.14%的人认为进行在线课程没有自主能力容易分心,在线学习对大学生自律性也有很高要求,进行在线学习需要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在线学习的过程中,同学和老师的交流太少,而传统教师授课模式可以弥补其缺点。除此之外,有43.99%的人认为在线课程的学习受网络的因素大,学习容易中断。两种课程的优缺互补可支撑两种模式相结合。但是在两者相结合的的模式中,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两者所占比例不同,具体比例按照课程特点进行科学的调整。

3.学习内容的调查分析

从图3,图4可以看出,大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学习的知识类别数据相对均衡,在线课程平台学习的范围较为广泛,然而在在线课程学习中的收获大多为课程的相关知识,数据高达60.95%,这说明大学生在线课程学习注重片面的知识学习,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4.学习参与度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平均每月在线课程的学习时间很少,5小时以内的占到了55.12%,20小时以上仅占5.83%,数据的差距体现出大学生分配在在线学习时间少,且偶尔参与讨论与不参与讨论的学生占80.21%,大多在于浏览信息、观看视频,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在线参与程度低,大部分人讨论程度不高,没有真正的融入在线课程学习。

5.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种类与收费标准

在问卷中提供7种具有代表性并且普遍使用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供答题者选择,选学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学校提供平台”,“MOOC”,“网易云课堂”。

“学校提供平台”,是目前国内高校内普及率最高的,由学校提供给学生在线学习平台,用于选修课的学习等。参与本次调研的学生中,28.62%是学校提供平台进行学习,所选课程与各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很大关联,不完全是学生的选择。

位居第二的是“MOOC”,选学率为23.32%。慕课平台是指国内外著名的三大课程平台,慕课平台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平台,具有开放性,课程质量高,证书认证等特点,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用户。

排在第三的是“网易云课堂”,选学率为17.31%。借助此课程平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没有专业学习和学分的压力,选择更多,学习效果更好,也因此有着广泛的受众。

從图5得出,大学生更倾向于在免费平台上进行在线课程学习,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只在免费平台观看,在线课程平台制定的收费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在线课程的选择,另外,从访谈结果中得出大学生针对不同的课程的收费,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生在线学习意愿高,但总体参与度低,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通过学习参与度的调查得出数据,63.74%学生愿意在线学习,然而80.21%的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总体参与度低,结合在线模式中对在线学习缺点的调查推论出学生愿意使用在线课程,参与度却很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主学习能力差,所以一半以上的学生更喜欢在线学习与传统课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另外,超过一半的学生每月在线课程学习时间在5小时以内,分配在在线课程学习的时间很少,在线课程具有时间自由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碎片化学习的客观条件,然而学生不清楚如何依据不同的课程特点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2.在线课程平台在资源提供及收费标准方面有所完善,但仍有提升空间

大学生对在线课程资源的选择以及学习内容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占较大比重,目前在线课程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知识的内容,同时也要保证课程的质量,提高课程的专业性。学校提供的平台在7种在线课程平台中占比例最高,学校提供的平台一般情况下不收取学生费用,大学生能接受的在线课程收费标准也相对较低,在线课程平台的收费标准也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3.学校在线学习的普及度和推广力度存在不足,受网络影响大

在线课程学习平台的研究表明,超过1/4的受访者没有使用过在线课程,很多在校大学生对在线课程平台的获取渠道来自学校,学校对学生在线课程平台的选择起重要作用。根据学习模式的调查显示,在线课程学习有地点自由的优点,但在线学习受网络因素影响高达43.9%,学校的网络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教师的在线课程制作能力提出要求,教师在线课程制作水平有限,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学习在线课程制作的力度仍需加强。

(二)建议

1.学生要积极面对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调查显示多数学习是由于学习的教学安排,如选修课程的规定而进行的在线课程学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也不高,属于被动状态的学习,在在线课程学习时只有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根据目前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在在线课程学习上所花费时间普遍偏低,然而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时间分配应该有所不同,大学生可以参考老师的建议结合课程实际情况更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

2.在线课程平台的自身完善

(1)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专业性

课程内容要满足学生需要,提升内容质量和专业化程度,整合及提高现有课程资源,研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在线课程,对传统课程进行有效的补充,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专业程度。

(2)合理制定课程收费标准

在线课程平台制定收费标准前应调查学生的接受程度,对于不同的课程学生收费标准的接受程度不同,根据课程含金量和社会需求制定收费标准,不盲目抬高价格,也不过分压低课程含金量。

(三)学校应为在线课程的推广提供有利的环境

1.向学生推荐合适的在线课程平台

很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在线课程平台的信息来源于学校,学校提供的学习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资源,根据自身办学特点选择与本校教学方式更契合的,适合学生使用的在线课程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提供稳定的网络服务

防止因网络问题造成的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排斥,打击学习积极性,学校要在网络硬件设施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条件,保证网络的稳定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加强管理,排查故障,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不良信息的渗入。

3.提高教师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能力

调查发现,多数同学比较倾向于在线学习与传统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以及组织者,随着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在线课程学习,学校也要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使用及制作在线课程,将传统授课模式与在线课程相结合。

三、结束语

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线课程就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无论是学生,在线课程平台,学校还是教师都要积极面对在线课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线课程学习模式与传统授课模式都有彼此的优缺点,大学生们更愿意接受在线学习与传统模式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在线课程平台、学校和教师四方面都要做出必要的改变。

猜你喜欢

在线课程学习模式
植入式在线课程“走进俄罗斯”的教改模式
MOOC: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危机与转机
在线课程教学融入网络消费者行为预测研究
基于SPOC的“数理逻辑”在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