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课前预习

2018-11-20张永康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出题课前预习文本

张永康

语文老师应当做好课前预习的培养与指导,授之以渔,让学生们不仅好学还会学。良好的预习方法有:乐于使用工具书;学会使用参考书;能够提出有见解的问题;小组合作,竞争共赢。良好的预习行为和预习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又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文本的学习效率。方法得当,实有事半功倍之效。

一、做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做老师的,快下课时经常有一句口头禅“同学们回去预习好下一课”。做学生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乐:今天好轻松,预习而已,没作业!这是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同学对预先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既然老师要讲课了,上课认真听就是了,太充分的预习不是重复了吗?不是在浪费精力和时间吗?事实上,这种观念是不可取的。

“百度百科”上讲:预习,一种学习方法,指在学习某种事情之前进行自学准备(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预习功夫做得好,可理解掌握课时内容的八成,远超复习的功用。预习这种能产生双倍读书效益的事情你不做,对吗?

如果没有做好语文课前预习的工作,那么课堂上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重点、难点、疑点、出彩的地方,没有自己的预先体验,何来欣赏的兴趣?何来顿悟的快感?如果学生课前有充分准备,那么课堂之上就会问答主动又思维活跃,和老师的授课讲解产生共鸣,对预习中的疑惑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只有预先学习才能取得听课的主动权,学习的主动权。做好预习既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又能轻松欣赏与发现文章的优美动人之处。预习既然能起到如此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乐于使用工具书

预习的第一步是通读全文,必须先扫清阅读障碍。有些多音多义字词,即使老师上课归纳多遍,还不如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辨析一遍来得印象深刻。老师的一手包办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思,久而久之,渐渐地只会“坐享其成”,不能“自食其力”。在这一环节,老师要重视检查与检测。老师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是学生认真做出预习成果的一大动力。检查之中的肯定与赞赏更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经常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听写重要字词,或者分设两组学生,一组出题,另一组解答。这一招对于古诗文的背诵默写作用特别好。我们知道,考卷中的古诗文默写,一句话只要错一个字,整句就白写了!所以布置预习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一定要使用工具书扫清字句里碰到的“拦路虎”。我在教学古诗文时经常玩一个游戏:先请三位水平各异的学生上台等候,台下学生在纸上写出容易出错的字(预测台上三同学即将出错之处),比赛谁猜得又准又多。经此一役,不管是台上还是台下的学生,以后默写此首诗就很少出差错了。要记住,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工具书是我们一辈子的好朋友。

2.学会使用参考书

正如练习写字需要临摹名家字帖一样,学会使用优秀的参考书籍进行预习活动,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幫助的。有的老师觉得让学生使用参考书会造成学生课堂上没有自己的思考,殊不知此举乃因小失大,因噎废食之为。诚然,有个别学生、个别阶段会出现只懂照搬的依赖做法,但这也正是学生自身需要战胜的弱点,老师们需要加以引导的关键所在。我们不能够因为学游泳有危险就干脆当旱鸭子。

一本好的教辅参考书相当于一位可以随时请教的家庭教师,有着课堂四十五分钟之外无与伦比的诸多优势。它可以随时随地拿起来反复揣摩、巩固知识点;它可以让课堂上偶尔走神的学子们有机会补缺补漏,进行“自我修复”,不至于造成知识环节的脱节;它可以让学子们提前感受课文内容的精髓所在,课堂之上不再手忙脚乱,取而代之的将是对文本游刃有余的赏析,对高尚情感价值观的共鸣。文本的预习就应当是一个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过程,有思考、有参考才不会一叶障目,才是值得肯定的自我见解。

3.能够提出有见解的问题

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斯多德也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当一篇优美的文章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在抚掌而叹之余,你是否能够说出此文的美妙之处有哪些?你是否学到了此文的手法与神韵?你对文章有哪些独特体会或不解之处?当你所提的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得到了老师赞许的肯定评价,你将会发现不仅心中的困惑得到了解答,而且品尝到了分享的喜悦、学习的快乐。

笔者布置预习《河中石兽》此文时,有个对成语特别上心的学生一下子抓住了文末的主旨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他提出两个问题:(1)文中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是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行为?(2)作者纪昀推而广之说到天下之事如此者多矣,试例举。这位学生的问题提得非常到位。显然,如果不是对文本进行了充分预习的话,是提不出的。通过解答问题一,我们就能够熟稔课文的人物形象(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和故事情节。通过讨论问题二,我们也出色的完成了“培养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质疑思辨能力,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这一教学目标。

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美,是我们走向成功的良好开端。精彩的语文课堂就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小组合作,竞争共赢

俗话讲“独木不成林”,良好的团结协作活动能充分调动起班级全体成员的学习主动性,让学习更有趣更高效。

笔者把学生分为五个学习小组,每组约十人,梯队搭配。老师布置预习新课后,一组出题,四组竞争:出题小组在组长的把关下,每个成员精心准备一道题,汇成一份紧扣教材的导学训练,为保证质量,这一环节需要老师实时地进行点拨与鼓励。四个答题小组在课堂检查预习时间段里独立完成导学训练,老师和出题小组成员当场批阅、统计各组总分,总分第一的小组拥有下次出题考查另外几组的“发球权”。青少年都是不服输、有冲劲的个性,这种小组合作、小组竞争的学习模式不仅参与面广,而且孩子们乐此不疲。不过,由于这种小组合作的预习方式比较费时费力,笔者一般将它运用于教材中经典的重要篇目。

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同学间的合作与竞争将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学习效应。当然了,方式方法虽多,必须灵活运用,因才(学生)因材(教材)实施,方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三、预学对大语文教学观的积极意义

良好的预习行为和预习效果,既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又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了文本的学习效率。方法得当,实有事半功倍之效。精彩的语文课堂不再是仅学课本知识点的满堂灌,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自我见解的放飞,都将得以淋漓尽致的表达。语文课真正成为七彩斑斓的文学艺术的殿堂。同学们肯定对语文学科充满乐趣,不仅会学,还乐学。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善于预习的同学一定也会乐于阅读,中学阶段的语文阅读名著经典之旅将是顺畅又充实的;善于预习的同学一定也会乐于学习,教育最大的成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语文教学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能鼠目寸光也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以人为本,有益终身。

总之,在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预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辅助作用;有助于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能显著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持之以恒,不仅能“备”有所得,还能“倍”有所得。

作者单位:福建晋江市三民中学。

猜你喜欢

出题课前预习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棉和绵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