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语文教学插上“审美”的翅膀

2018-11-20翟布楼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审美景物文本

翟布楼

语文是语言文化的载体,既是语言交流的媒介,又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语文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进行其他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前提。给初中语文教学插上“审美”的翅膀,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景物美、情感美,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感知文本的语言美

初中语文教材都是专家精挑细选的文章,既脍炙人口、情深意远,又具有较强的文学气息,引导学生感知文本中的语言美,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将“法语定位于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然而在汉语面前,法语的美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汉语言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成就。语文的学习首要的就是感悟和体会汉语言的优美,感受文本中让人赏心悦目、振奋精神的语言艺术。比如一样的“莲”却有丰富优美的语言,朱自清笔下的“莲”如“亭亭的舞女的裙”一样优美;周敦颐笔下的“莲”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杨万里笔下的“莲”体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盛景;南朝乐府诗词中记载着关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爱情故事;李清照笔下“莲”有“红藕香残玉簟秋”的离愁……将语言的气势美、雄壮美、田园美、自然美、柔情美栩栩如生的展现,犹如给学生插上语言审美的翅膀。

二、感知文本中形象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经典人物,诸如保尔·柯察金的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孔乙己的迂腐、固执;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等,初中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能够震撼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的品格,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的美。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的形象美,让学生体验形象背后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帮助学生鉴别美丑,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读《范进中举》,文中刻画了一个热衷于功名、迂腐无能、怯懦麻木、虚伪奸诈的科举制度殉道者形象,在封建科举時代,中举可以带来天壤之别的变化,有的人中举后却喜极而疯,这个从报录人的谈话中可见不是个例,范进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形象。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一个勤劳、诚实、助人为乐、做事一丝不苟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表现出母亲意志坚强、善良宽容的性格和无私的母爱,母亲的人格力量对老舍的思想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到作品中,细细品味,才能感知文本中的形象美,体验到文本中的艺术魅力。

三、感知文本中景物美

教材中有许多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运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将自然景物的特点有效的凸显出来,形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同时也赋予了自然景物生命和感情,体现出自然的内在美。如《黄河颂》中描绘的祖国壮美山河的雄壮美;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将斑羚的勇气和智慧完美的展现出来,再现了斑羚飞渡的壮丽场景,体现了大自然的智慧美;孙犁的《芦花荡》以战争年代为背景,却描绘出如诗如画的景物,既描绘了自然美,也凸显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在感知文本景物美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主旨,升华学生的情感,诸如:《天净沙·秋思》通过景物来烘托秋天的思乡之情,《紫藤萝瀑布》通过对紫藤萝的描写升华到生命的意义,《春》通过对春天画卷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对自由境界的向往。通过感知文本中的自然美、景物美,更有利提升学生的情感,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感知文本的情感美

语文知识充满了魅力,语文的美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情感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情感是文本的灵魂,也是作者写作的意图。如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肥胖的父亲为儿子跨过站台买橘子的事情,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通过“痴情化梦”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冯骥才的《珍珠鸟》通过人鸟相亲、和谐共处的画面,体现出信赖是一切美好的真谛。

感知文本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德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审美对象所引发的情感会让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审美升华到善恶的判断,由陶冶学生的情操上升到净化学生道德的高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关键人格和优秀品质。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亲情、爱情、友情,也有思乡情、爱国情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建立起学生与文本、师生以及作者的有效对话,让学生能够感知文本的情感美,帮助学形成正确的德育观。

总之,语文的美无处不在,就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我们要给初中语文教学插上“审美”的翅膀,让学生能够展翅翱翔,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美、形象美、景象美,体验文本中的情感美,从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东海县房山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审美景物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写好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