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醉苏醒期手术躁动患者使用音乐疗法的护理观察及效果评价

2018-11-20杨莉娜刘丽娜葛玉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全麻

杨莉娜 刘丽娜 葛玉红

摘要 目的:探讨全麻苏醒期实施音乐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收治行胸科手术患者84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麻醉苏醒期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麻醉苏醒期给予音乐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各基本生命体征的改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更趋稳定(P<0.05);试验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总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胸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音乐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躁动反应发生率,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的相对稳定。

关键词 胸科手术;全麻;音乐干预;麻醉恢复期;躁动反应

胸科手术麻醉方式通常选取全身麻醉,而全麻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就是躁动,其不仅会诱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增加手术风险性,降低治疗效果[1]。音乐治疗是将音乐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用于患者的心理康复以及生理机能恢复治疗中,在治疗多种身心疾病以及负面心理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2]。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行胸科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入组患者麻醉方式均选取全身麻醉。此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患者及家属对此研究表示知情并签订同意书。试验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0~ 70岁,平均(55.5±7.5)岁;麻醉时间2.4~6.0 h,平均(3.5±0.9)h;手术类型: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术20例,肺叶切除术22例。对照组男女各21例;年龄25~ 70岁,平均(55.8±7.3)岁;麻醉时间2.0~6.1 h,平均(3.4±1.0)h;手术类型: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术患者18例,肺叶切除术24例。所有入组患者经美国麻醉协会(ASA)评分均为I~Ⅱ级。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入组患者均选取全身麻醉。其中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术后带管送麻醉苏醒室留观,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等。而试验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则给予音乐干预:①在手术前l d进行术前探讨,探访中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音乐干预的价值和意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提前为患者准备多首节奏适中、类型不同的音乐供患者进行选择,由患者根据个人爱好选择音乐类型,引导患者进行情景联想。告知患者在术前晚间要多次进行试听并进行主题联想,保持身心处于放松状态。②术后在麻醉苏醒期至苏醒后30 min内为患者播放一段音乐,音乐干预直至患者能够清晰回答问题,在术后当天患者入睡前再次播放一段音乐,同时可根据患者个人要求进行音乐加放。播放过程中患者佩戴耳机,音量调整至其最适状态。

观察指标:患者的各基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由多功能监测仪监测并进行详细记录。躁动评分共分为4个级别,其中患者挣扎剧烈,需要多人进行制动记为3分;无刺激时患者也存在躁动,企图自我拔管,要依靠医护人员进行制动记为2分;在受到吸痰等刺激时会出现肢体躁动,语言安慰后能够缓解记为1分;安静合作,躁动不明显记为0分。

统计学处理: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 11.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X 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改善情况对比: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各基本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的改善情况和对照组相比更趋稳定,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对比: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总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报道表明,全麻苏醒躁动是一种相对特殊的麻醉并发症,患者在术后全麻苏醒期交感神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兴奋并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3,。此次研究中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在苏醒期始终处于应激状态,这和疼痛、烦躁、恐惧等密切相关。音乐具有特殊的物理能量,音乐刺激对患者大脑神经递质的释放具有明顯影响,从而发挥降低血压、减缓呼吸及心理、降低肌电以及增加血容量作用。音乐同时能够发挥镇痛效果,能够增加垂体内脑啡肽的含量,而脑啡肽对疼痛具有抑制效果,音乐通过声波的形式刺激脑垂体释放大量的吗啡类物质,抑制疼痛刺激传导,发挥镇痛效果[4]。医务人员要科学的技术去探讨和研究音乐干预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帮助患者平安度过苏醒期,促进术后恢复。通过柔软、优雅的曲调让患者完全沉浸在音符世界里,减轻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度。音乐干预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经济花费低,在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方面效果显著。总之,对胸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实施音乐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躁动反应发生率,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的相对稳定,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牛泽军,王世端,董河,等.帕瑞昔布钠对腰椎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7):624-625,

[2]龙章凤.浅谈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9):125-126,

[3]余建香,徐建光.音乐疗法对肠镜检查患者焦虑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 1,10(2):95-96.

[4]徐信红.全身麻醉苏醒期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0,23(2):304.

猜你喜欢

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不同全麻方案在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中的应用研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医揉按及穴位按摩在全麻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应用及效果
SLIPA喉罩与插管全麻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七氟烷全麻下小儿术后躁动的影响
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全麻下双极电凝扁桃体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
氟马西尼用于脑瘫患儿全麻催醒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