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价值评估

2018-11-20宋业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6期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不良反应

宋业军

摘要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为甲组;同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为乙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相比,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更好,且不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良反应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群体中常发生,属于慢性关节性疾病。导致患者发生该病的原因有很多,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造成患者关节软骨发生损伤,从而出现膝关节疼痛、关节僵硬等症状,患者关节功能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会导致患者在下蹲起立、上下楼梯及行走过程中会受到影响,给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等带来不便。临床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在此主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为甲组;将同期间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为乙组。两组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排除其他严重脏器性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度高。甲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1~ 79岁,平均(52.6±3.5)岁。乙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2~78岁,平均(52.4±3.8)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治疗方法:甲组患者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制动患肢,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75 mg,1次/d,若患者有消化道溃疡,则改用罗非昔布片25 mg,1次/d。同时采用红外线照射进行辅助治疗。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熏蒸治疗,处方选择为骨科外洗方,方剂来自著名骨科田伟明教授,该处方经过大量临床实践运用,效果显著。方剂药物组成主要包括:制草乌20 g,干姜15 g,桂枝15 g,土鳖虫15 g,透骨草15 g,艾叶15 g,苍术15 g,川芎15 g,川椒15 g,木瓜15 g,制川烏20 g,急性子15 g,刘寄奴15 g,伸筋草15 g,桑枝15 g,红花15g。加入水熬后取汁,取8 000 mL备用,用吉林亮达DX2-2熏蒸治疗仪进行中药熏蒸,熏蒸温度不可过高,通常维持在45~ 50℃左右,进行1次/d,每次持续时间0.5 h,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在中药熏蒸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烫伤患者,且在熏蒸结束后嘱患者做好保暖。

观察指标:依照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标准: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关节功能大部分恢复;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及关节功能无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总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数据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不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甲乙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乙组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不同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未出现有任何不良反应,可见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对患者予以中医治疗不会引起患者发生其他不良反应,临床治疗安全性较高。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又称增生性或退行性关节炎,属于老年常见慢性关节型疾病。通常情况下,人体所有关节中负荷量及运动量较大的关节发病率较高,一般腰椎、颈椎、髋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常发生,其中膝关节疾病约35%左右[1]。目前临床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西医治疗上多以修复病变组织为主,并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不同症状表现予以对症治疗。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多医师将中医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并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

从中医角度来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归类为“痹症”范畴,《济生方-痹》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虚,受风寒湿气而痹也。”[2]导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外部原因主要是风寒入侵,引起气血瘀滞,在治疗上主要从驱寒、祛湿方面人手。本文在中医治疗上选用中药熏蒸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药物中有效成分转化为蒸汽直接作用在患者机体上,充分发挥药效作用。中药熏洗治疗可以将蒸汽中药物有效成分以离子状态进入皮肤中,进而直接作用在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3]。中药熏蒸治疗机理可从两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中药变为蒸汽后,患者膝关节局部皮肤能够进行有效吸收,并且熏蒸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还可以对患者膝关节局部毛细血管起到扩张作用,更好促进药物的吸收,从而充分发挥出药物的驱寒祛湿、舒经通络作用;另一方面,中药熏蒸过程中的热力作用还可以对患者血液微循环有显著改善作用,促进患者局部炎性反应递质吸收,对患者局部肌肉拘挛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降低患者膝关节疼痛感受。

本文处方中选用的药物中,透骨草、伸筋草主要作用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制川乌、制草乌可以起到祛风、温经、除湿、止痛的功效;艾叶、干姜、桂枝能够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川芎可以活血化瘀;桑枝可通经络;苍术、急性子等具有祛湿除痹作用;刘寄奴、土鳖虫可化瘀止痛;红花活血通络。诸药联用共同发挥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祛风除湿散寒之功效[4]。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乙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仅进行西药治疗的甲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可见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相比,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更好,且不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朱展慧.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光明中医,2016,31(8):1152-1154.

[2]张桂生,霍慧.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7):3.

[3]邵基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4):468-469.

[4]房学锋,刘明明,魏莉莉.4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25):148-149.

猜你喜欢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不良反应
邵氏无痛诊疗法规范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健骨痛消丸及风湿骨痛胶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