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筋 柳 骨
2018-11-20□刘涛
中外文摘 2018年6期
□ 刘 涛
唐朝书家颜真卿、柳公权,并称“颜柳”。小时候习字,听长辈说得最多的是“颜筋柳骨”,虽然也知道这“筋”这“骨”是形容颜、柳书法的各自特点,却是懵懵懂懂,耳熟而不详究竟。
成年后,读到唐朝以来相传的卫夫人《笔阵图》,其中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总算找到答案,豁然开朗。
颜字、柳字我都写过数年,有段时间还是对比着习写。颜字笔力含蓄于内,点画坚劲而圆浑,可谓多力丰筋。柳字笔力外露,笔画瘦硬,见棱见角,有如削肉见骨。
“颜筋柳骨”一词也有来历。就我阅读所及,较早见于北宋朱长文《续书断·妙品·石延年传》,评语部分摘引范仲淹(九八九至一〇五二)为石曼卿(九九三至一〇四〇)撰写的诔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散落人间,实为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