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党课之二十五
2018-11-20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林学启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林学启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根本途径和现实路径,更好地在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将民生举措落实到工作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提出增丰富监管手段,帮助监管对象提升自我监管能力。
(九)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超过13.3年,但全国发展水平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因教育资源短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低。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需要补上短板、抓住重点,这也表明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更多人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十)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农村“三留守”群体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明显增多,他们致富、创业、甚至自我保护的能力比较弱。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关爱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应加大投入,确保他们基本生活得到照料、公共服务得到保障。
讨论题:
1.如何从根本上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结合实际,谈谈现阶段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重点落实哪些民生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