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亮出优化营商环境国际范儿
2018-11-20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8期
进入2018年,优化“营商环境”成为最大热词,其中,上海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站位更高。在2017年12月23日召开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李强提出,要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勇气,在提供更好的制度供给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当好“店小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同时,聚焦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对标国际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2018年1月,上海市出台《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要求把企业办理业务全流程便利作为衡量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巩固提升优势,使企业对本市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感受度显著提高。方案从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市场运行秩序、创新创业环境、政府经济治理水平、法制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24项改革任务。其中,在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方面亮点颇多,包括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准入制度,在浦东新区推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重点完善告知承诺准入管理,减少政府核准事项;加快推进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压缩进口环节通关时间三分之一等。紧接着,又印发《进一步深化本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办法》,从3月1日起,通过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将社会投资项目按照工业项目、小型项目、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分类,政府审批时间从原来的10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35个、48个工作日。
另外,上海还出台了《关于建设企业服务平台的实施方案》。企业服务平台“线上”搭建“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网站,实现服务对接、诉求解决、流程优化;“线下”建设市企业服务中心,加强协调联动、规范管理等,提高功能集成、兜底服务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