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嘲讽的梦想
——给女儿的信
2018-11-20谢伟
谢 伟
朵朵,放下电话,我心里颇不宁静,刚刚你说近来在学校里心情很糟,有诸多的困惑与委屈,说到激动时,甚而涕泣。我只顾着安慰你,未及开导。现在提笔整理思绪,想和你谈谈人生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或许对你的成长会有所助益。
记得考入大学不到一月,兴奋刚刚消退,你便跌入了惶惑。本以为考上大学就会迎来全新的生活,却反是更加的迷惑了。你说从初中到高中,尽管那是一段最黑暗的日子,但为了不在中考和高考中落败,始终不敢松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不怕吃苦。而现在,压力突然就小了,一切都不再那么急迫,日子变得舒坦,心却空了,恍若失去了方向,好像是遇歧路而不知所往。
大半年了,一直浑浑噩噩地过着,和多数同学一样,除去上课,便是窝在宿舍里,既不运动,也不参与社团活动,更不读书,室友之间亦不讨论任何问题,甚至连话都懒得说了,各自闷不做声地上网、玩手机,要么就是昏天黑地地睡觉。这样懵懵地混着日子,终于有一天,你心里开始发慌了,想起入学时我告诫你的话来。我说,要尊重每一个日子,你现在糟蹋它们,将来它们就会糟蹋你。你反复琢磨,觉得不无道理,便是狠下心来,废了智能手机,还把网线的水晶头剪掉,以此等极端方式强迫自己远离这些糟蹋日子的怪兽,颇有断肢求生的勇敢。你开始泡图书馆,阅读大量中外典籍,恢复文学创作,并冥想和思考。你在短信里跟我说起你状态的改变,我回复说“有此觉悟,命不绝汝,为父甚喜”。
正当为你能走出困境而欣喜的时候,新的困惑又出现了。你这一系列的举动非但未能受人夸赞和羡慕,反而招致一些同学的冷嘲热讽。他们将你目为异类,甚至你很交心的室友也对你阴阳怪气,说你“装”,笑你“文青”,所以,那天你在电话里很伤心地哭了,你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错了,怎么就成了众人取笑的对象。
朵朵,其实,那天你在电话那头哭鼻子,我却在电话这头暗自得意,心里说,我的孩子到底是和别的孩子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与学业、金钱和成功无关,而关乎人生之境界,这是让我何等欣喜和骄傲的事情!你还记得不?那天在电话里我除了不咸不淡地安慰你,又说些笑话逗你开心之外,就只说了一句正经的话:不被嘲讽的梦想就不佩称为梦想。
我知道,你未必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了梦想,也未必能完全理解我那句话的含义。被人嘲弄,这是有梦想的人和现实之间必然发生的一次正面冲突。在当今这个时代,一言及梦想,人们往往就会掩口而笑。梦想一词就如“小姐”和“同志”,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意味着不切实际的高大上,令人肉麻的矫情,还有脑子进水。这个以金榜题名为终极目标的教育体制让学校从梦想孵化园堕落为酝酿世俗的温床,孩子们被过分强调的生存危机所绑架,梦想的翅膀上被绑上了沉重的饭碗,为了一个饭碗,只得放弃飞翔。
我想,每个孩子都该是有梦想的吧?不知你是否记得,那时你还在上幼儿园,不识得一个字,却开始口头作诗了,我和妈妈在每间屋子里都放上纸笔,随时速记你小脑瓜子里蹦出的灵感,积有厚厚的三大本,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那时每每有人问你长大了要做什么,你总是高声喊叫:文学博士!再后来,你又迷恋绘画,许多作品都在各类少儿绘画大赛中获奖,你说,长大了还要同时做画家。现在再看看你当年那些诗画作品,依然惊叹于你天才的想象力。
写作和绘画,这是你最初的梦想。
可是,当你进入小学,灵感的火山突然熄灭,并在教科书构筑的世界里沉睡多年。这期间,你的作文在班里总是处于倒数一二的位置,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整整12年,你都在苦恼和自卑中度过,因为你在艺术方面的优异才能不被纳入学校的考评体系。而现在,脱离了那个考评体系,你的优势便凸显出来,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相反,那些当年一路顺风的孩子却在面临大学专业选择的时候心中茫然,不知道未来该去向何方,有的甚至在已经上了两年大学之后,反觉得人生更加迷茫。
那天,我在窄巷子签售新书《川园子》,现场有几位大二的女学生向我说起她们的困惑,希望我能给她们一些建议,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们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梦想,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梦想生长的土壤墒情不佳,或者梦想的嫩芽被当成杂草除掉了。多数的孩子都像她们那样,只被要求去完成一个最急迫的任务,那就是高考及第。当孩子们九死一生地一路拼杀跨入龙门,却又四顾茫然。这便是典型的梦想缺失症。可惜我开不出特效的药方。那天你也在场,你一定从她们的表情里看到了无助和迷茫,从我的眼神中读出了心疼与感伤。
迷茫似乎不是最差的状况,这可能是觉醒的开始,但许多人连迷茫都没有,他们心安理得地在最美好的年华里虚掷着光阴。因为没有梦想的指引,他们在完成考入大学的巨大工程之后,难免无事可为。他们竟然把人生的起点当成了可以安享的晚年,本应充满朝气的年龄却是暮气沉沉,总也见他们如痴如醉地玩手机、打游戏、逛淘宝、聊QQ,或是邀朋结友,吃喝狂欢。他们大约是觉得自己的成长太过辛苦,现在应该休息,理当享受生活了。事实上他们是在报复性地放纵,想要给没有玩耍、没有童真的孩提时代一点补偿——他们为未必是自己目标的目标搭上了最美妙的韶华,他们觉得亏了。于是,在最该吃苦的时候选择了安逸。
我觉得,如果在最该吃苦的时候选择了安逸,到了应该安逸的时候就一定会吃苦的。因为无所作为导致的失意与愧悔终究会咬噬灵魂,青春里缺失了梦想和为之奋斗的记忆,晚年的梦境就不会安详。
而你却不一样,你在短暂的迷失之后,发生了觉悟,续上了童年的梦想。回想当年,可怜的你偏好艺术、拙于数理,不会作文,所有的快乐和尊严都被压扁。但你梦想的根茎似乎特别坚韧,虽深埋泥土,头压巨石,却从未失去对阳光的向往,你长久地隐忍,仿佛就是为了今天的绽放。而那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常青藤”们,今天却是大面积枯萎,青春似有秋的悲凉。
其实,仔细想想,嘲讽你的那些同学未必就那么可恨,他们也为中国教育所伤。他们普遍缺乏抱负,或曰梦想,你的不被理解就显得很正常。因为在他们看来,你在追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你幼稚,你“作”,你“二”。在这个以嘲弄梦想、羞辱学霸、自喻屌丝、不学无术为时尚的环境里,你必然陷于孤立。想起来真觉得荒谬,当年,你被视为“后进”学生而屡遭讥讽,现在,你应算是积极好学的“先进”青年了,却依然受到嘲弄。
但这不是什么坏事,说明你已确立了人生的志向,而他们却还在徘徊和迷茫。有幸被嘲讽,证明你远离了以庸俗和无聊为特征的时代亚健康。你需要在意味深长的嘲讽中骄傲地前行,骄傲是隔离流俗的防火墙。为了这份骄傲,你要做好承受更大打击的准备。记住这句话:“不被嘲讽的梦想就不佩称为梦想。”
许多人并不清楚,梦想对于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是何等重要。高晓松的母亲对他说过一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话格局真大,多数母亲都会为此汗颜,因为她们教育的目标仅是让孩子可以丰衣足食,平安快乐。这没什么不对,乃生活最基本的需求。但我以为,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建设自己平实的生活,还要仰望星空,让灵魂飞起来,也就是在精神上去追求些什么,我想,那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这句话影响了高晓松的生命轨迹。当他面临买房与“诗和远方”的选择时,他决定“不买房,买梦想”。于是,他浪迹天涯,感受大自然与生命的美丽。现实生活中,房子固然是重要的,但对心中有“诗和远方”的人来说,那仍然是“眼前的苟且”。在他们看来,房子是温暖的归宿,也是囚禁梦想的牢笼。我一直觉得“按揭”两个字非常可怕,它把我们的雄心研成粉末,均匀地撒到每个日子里充当味精。我们的未来被预支了,我们的一生就这样被它套牢了,肢解了。这便是所谓的“心为形役”。
我在想,若是心中没有“诗和远方”,一只苍鹰纵然看上去像是在搏击长空,却不过是在为了觅食而奔忙,绝不是为了天边的那一抹霞光。
我料想会有人吐槽我的这些危险的思想,甚至指责我引导孩子去追逐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我相信,追逐梦想就是一次生命的绚丽燃烧,就犹如轰轰烈烈的一场恋爱——我们一生中总要有那么一次为了一个美丽的憧憬而不顾一切的疯狂,纵使没有结果,纵使失败也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壮烈,因为你没有选择平庸!平庸或许保险,但人生注定不会隽永。女儿啊,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的花儿,其中有一部分是只开花不结果的,但花儿们会因为不能结果就放弃绽放吗?
所以,当你选择了一条很可能没有结果的道路时,我没有反对。去年,你同时考上了美术学院造型和设计专业,我和妈妈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你,最终你圈定了“造型”。照理说,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让你对选择“造型”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让你知道,这个专业是培养画家的,如果努力多年不能如愿,你甚至生存都会成为问题。与其如此,还不如选择设计,最起码就业没有太大问题。但我终于没能开得了口,因为你告诉了我你选择的理由,那理由如此简单,仅是“喜欢”两个字。
这两个字太有力量了,它们重击了我似乎变得“现实主义”的心脏。我知道,尽管你的阅历注定你的选择是非理性的,至少是非充分理性的,但这股非理性的脉冲信号激活了我有关青春梦想的记忆。
那时,我也做出了一个非理性的决定,辞掉公职,离家闯荡。我大抵只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作家和电视人,就为了一个朦胧的“远方”,为了“喜欢”,我孤注一掷,放弃了令人羡慕的现实利益,只身闯入了一片未知的领域,寻找梦想起飞的跑道。一路上我屡遭失败却拒不回头……终于,四处漂泊之后,在成都立住了脚根。那时,你已在母腹中孕育成熟,而妈妈还在老家。当初我决然地离开,不是不知道将面临户口、房子、妈妈工作的调动,你的就学以及无数的实际问题,但我通通将它们忽略掉了。我有一种预感,或者说是对梦想的强烈渴望让我坚信,一切的问题之于“远方”都是不足挂齿的“小节”。我大义凛然地做了一个命运的叛逆,我先斩后奏,让阻挡我步伐的所有困难措手不及。
今天,回首来路,我可以欣慰地说,我不为封官进爵、金谷满仓,只为和你一样的——“喜欢”。这种几无功利考量的抉择,以及足够的勇敢和执着感动了上苍,最终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回报不仅是生活的富足,更是内心的丰饶和骄傲。
我一直相信,没有哪个梦想不是盲目的!梦想就是一次不计得失、一意孤行的青春大冒险,就是对信仰充满艰辛和诗意的千里朝觐。想想当年,我若进行一番科学评估,结论一定是风险大于胜算,那我怎么迈得动步子啊!有时太精明,太看重投入产出比,就会患得患失,被缚住手脚,让你的一生都在“苟且”。
女儿,我还想说,梦想和目标是有区别的,目标只是或近或远的将来必须要奋力完成的工程项目,比如高考,考上了,项目即告完成。如果不能把这些项目有逻辑地连成珠串,变成通往人生大目标(那就是梦想了)的一个个驿站,那日子就成了满地乱滚的散珠,整个生命就像一篇缺乏主题的文章,散漫无序。而如果拥有梦想,你就找到了串起散珠的那根坚韧的长线,它是你生命的主题,你会围绕这个主题调动你的日子,作一篇精彩的人生大文章。你的每一个日子也会因此充满了激情,因为,你知道新的一天会离梦想更近一些。你的整个人生就会过得十分紧凑和带劲,你的生命就有了魂魄,就总能在你的眼瞳中看到所映射的天边彩虹。梦想,是你想起它来心里就美,即使一辈子为它吃苦也心甘情愿的事情,它是能够引领我们不知疲倦朝着一个方向走到终点的不竭力量。说得通俗一点,梦想就是可以哄着我们精神抖擞度过漫长一生的合理骗局,而这是我唯一相信的一种迷信。
关于梦想,一直以来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梦想是生活小康之后的余兴节目,是正餐后的甜点。当现实与梦想发生冲突的时候,可舍梦想而保生计。梦想之于生活,有,是锦上添花,无,亦不伤大雅。这是现实主义者的逻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梦想是超越现实的一次纯粹的灵魂之旅,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冒险。这是梦想家的逻辑。为此,他们可以放弃许多现实的利益,因为没有梦想的日子他们就觉得了无意趣。就我对你的了解,你当属后者,你和一般的女孩子不同,对吃穿玩乐之类的事情缺乏兴趣,你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比获得现实利益更为重要。因此,我们的交谈多围绕着艺术与人生的话题展开。
但当你踏入社会,面临残酷的生存竞争时,你是否还能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呢?我曾遇到过许多狂热追逐梦想的人,他们崇尚艺术,粪土金钱。但当需要金钱买米买油的时候,又觉得还是这个俗物最好,梦想原来只是梦中的胡思乱想。在现实面前,梦想永远是脆弱的。许多追梦的人其实并没有实现更高生命价值的渴望,他们仅仅把梦想当时尚来追逐。因此他们很容易放弃梦想,甚至多年后还会自嘲,说那时追逐梦想有多么的傻帽。
这也很正常,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他们的路注定比别人更加艰险,会经受命运更多的刁难,会比选择向现实投降的人受更多的伤更多的罪。你要知道,没有哪一个梦想不曾遍体鳞伤,所以,你必须要比别人更加执着和坚韧。
但我也并不主张把梦想和现实搞得那么对立,这并非一场非此即彼的决绝选择。人生一世,除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之外,还有对家庭、社会的责任,要在尽这些责任的同时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就需要你有更多的耐心和韧性,还要有智慧去协调好梦想与现实的关系。尽管我们都觉得自己心中装着一个了不起的梦想,但我们毕竟是凡人,我们首先要养活自己,还要抚养孩子和赡养父母,所以,有时我们不得不向现实做出妥协,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怂”了,我们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普通市民”,心里却装着一个万花筒般的憧憬,我们在吃完饭洗好碗之后,进入这个属于自己的斑斓世界,悄悄地玩,偷偷地乐。
如果我们有能力游说梦想和现实牵手合作,我们的生活就会平安快乐。我曾经在短暂的困惑之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几十年来,任他庸常的日子肆意磨蚀我的生命,激情与锋芒依然驻留心底。我没有一天忘记过年轻时对自己立下的誓言,每天都朝着我想要的生活靠近一步,每一个日子都很振作,都很有滋味。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我用别人打麻将、奔吃、寻欢的时间做我认定的事情,我成家立业,写作思考,一样也没耽误。现在,你上了大学,我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做我想做的事了,虽已岁至天命,我却感觉最好的日子才刚刚开始。有人问我,你看上去显得还很年轻,奥秘何在呢?我就很文艺地回答说:因为梦想在前面,因为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所以上天特许我将衰老后延。
故而我绝不主张为梦想而将自己弄得粉身碎骨,那未必是真的勇士。另外,我还想说,许多人是怀着赌博的心态和命运搏斗的,他们想赢得的是成功,而你所要的是追梦的过程。女儿,你要记住,追梦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成就所谓的伟业,是要去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而成功与否不能说明你生命价值的高低。如果因为执着和努力获得了成功,那也只是上天给我们的一个喜出望外的奖励。不要为了所谓的成功去拼命,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决定的,强求不得。不要把出人头地看得那么重要,追梦过程中你会看到比现实更远更美的风景,那种丰富而别样的体悟和生命潜能的释放才是人生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