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青春的私人记忆

2018-11-20刘清泉

散文诗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同学会同学老师

刘清泉

对于我的大学和大学生活,我是不太愿意提起的。每忆及一次,记忆里的人事好像就会被盗走许多,生怕最后再也没有可以想起的过往,再也没有可以挥霍的牵挂。毕业20年同学会的册子过去整整一年了仍在我这里拖着没有做成,大抵也是因为同样的“私心杂念”——有形的册子很难逃脱压箱底的命运,我拖延着,同学们就会念念不忘那册子,就会想起我,即便是被恨着,也应算作一份幸运吧。实话实说,这一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翻出保存在电脑里的那些海量的同学会照片了,每看一次,都有一种多活十年的充实感,以及私欲被充分满足之后的旷达和飘逸。所以我更愿意背着同学们对我的“骂名”,让所谓的“青春”深深烙印在我生命的底片上。但最近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毕业纪念册

前不久搬家,不经意地拣出了21年前的毕业纪念册。在这本红色缎面、标注了那个时代最熟悉的科学、知识、友谊图案的“重庆师范学院毕业纪念册”里,我的“三哥”郑绍华“拾掇着心绪,为你留言,行包陡增沉重的负荷,我却不会回头。因为走到天涯海角也终有分手的时候,每人自有自己的天地”的仁寿县口音声犹在耳,可谁能想到他患癌离世已经十多年了!那个称我为“透明的红萝卜”的小韩,谁又能想到,经过了二十年的辗转流变,她会“从终点回到起点”,和我亲爱的“四哥”白勇续得前缘,共修白头之好,只是这曲折的“剧情”含了怎样的悲怆、苦痛乃至伤害,又有几人说得清楚?!

在这本纪念册里,我又遇见了唯独叫我“石头”的一班班长权可富,笑话我“瘦得像根干柴棍”的罗小平,叫我猜下联的谭咏梅,牌友唐云,酷似买买提的林静,自称爱好“研究女人特别是中国女孩”的彭泽虎,在我留言册上留下“天上的云化为泉,便是你和我了”名句的肖云,自称“老杨同志”的杨庆艳,忌惮我“时不时自摸一把的魔爪”的马成金,黄梅戏唱得出神入化的赵丽军,好踢足球时常抱怨中国男足是一坨屎的刘晓涛,承认我“曾经辉煌”、希望我的未来“充塞美女”的皮忠伦,惊诧“瘦削的诗人身材竟能在球场上生龙活虎”的团支书曹玲,夸赞我有“派头”、就像世界名雕《思考者》的刘梁,佩服并且羡慕我有“才气”的李容琴,毕业时才表现出不凡诗才的冯晟,在留言册上不著一字的谢剑,告诫我“不要害气管炎”的秦大明,誉我“缓缓流进心田”的郑开泰,祝愿我“写出更多更好的诗句”的大姐邓亚梅,自谦“以能容纳圣洁与污秽滚滚向前而显壮观”的邓大河,希望我“别忘了给将来要读重师的儿子向上一巴掌”的易劲松,盛赞“合作每次都很愉快,更默契”的班长瞿亚红,自卑地疑虑“女人为什么喜欢瘦弱”的柯勇,预言我“会成为当代著名诗人”的苏细华,“希望今后能常在一起玩”的蔡晓兰,总觉得我身边“若有若无地有一群女人”的师弟凃逊,称我为“诗人同志”的石世明,祝我“鹏程万里,生活幸福”的谭红,愿我“继续用笔写出生活中的真善美”的历史系师弟张正华,谬赞我“在领悟奥秘和情感的领域里造诣深厚”的王开国,讽我为“老烟棒”、“整个人黑黑瘦瘦长长就是一根拨火棍”的刘翔,祝我在“诗坛上光芒万丈”的邓波,说出“诗与欢乐、痛苦同在”大实话的岳俊友,“非常不好意思在本上涂上乱糟糟的字”的杨柳,祝我“万寿无疆”的邹梅,“颇有不屑地擦肩而过”的明娅……

是这些海枯石烂之后也不会被我忘记的名字,是这些蕴藏着火般热情与温暖的言语,是一个个生动的人,是我亲爱的同学们,是我仍在生活着的、给予我存在感的母校,是仍在默默关注着我、紧要时刻给予我有力托举的老师们……给了我敞开心扉的勇气,尽管说出口永远不能代替存于心,尽管表达之后的无力许是无法弥补的遗憾,但我终是决定了,且让那些絮絮叨叨的文字,作为我灵魂的海天片羽,去自由地飞,自在地坠,流转于时空的疆域,尽兴驰骋一番吧……

“谎言”

从读书到留校,我已在重庆师范大学校园里生活了二十五年。她就在歌乐山脚下,是一所建校近60年的老牌高师院校。几经沉浮,现在已难觅多少带有历史刻痕的物事。但一说起这所学校,这里的人们还是能马上捡拾起不少记忆的碎片。而首当其冲的,便是那消失了的半月湖、中心花园、四教楼……为什么?就是因为这里同样连接着爱与哀愁。

大学四年,我一直暗恋一女生,但因为自卑,所以从没想过找机会表达爱意,任内心如虫子噬咬,实在憋不住了,我就跑到半月湖边,对着一池静水,狂呼大叫一番,把自己的影子搅得七零八落……我在想,正因为这里从来都不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我的母校才与歌乐山具有了同样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

建筑是有声的,是实实在在的语言艺术。它通过时间告诉我们,流逝的其实不是岁月,而是“谎言”和沉疴。曾经无数次,我对我居住过的男生一舍发出过诅咒,诅咒它是“巴士底狱”,是“猪圈”。但当我在这里工作多年之后,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猪圈”的气息竟是那样迷人,那样具有吸引力。所以索性就有人在学校旁边竖起了“猪圈火锅”的牌子,生意竟十分火爆。我在想,十之八九,这些踊跃来捧场的食客都和重师有过某种不用多说的关系。

“春”之游

读大学时,春游是件很大的事情。十八、九岁的我们,真正上心的其实是那个“春”字,因为春游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彼时的学习小组,由一个男生寝室和一个女生寝室组合而成。我们的学习小组一共14人,男6女8,这是师范院校常见的比例。据说是因为有两个女生当时已坠入爱河不屑或无暇这种活动,所以那次春游,正好是6:6。我得承认,我们男生是带着想入非非的心情去长寿湖的。之所以选定长寿湖,只有一个原因——那里可以划船,船是只载两人的小船,划船距离超过学校附近的沙坪公园中心湖数十倍。想想,桨声灯影,小船儿悠悠,要多浪漫就有多浪漫,要几多情调就有几多情调。

长寿湖并非天然,是为拦截龙溪河水发电而生的一座人工淡水湖,因地处长寿县而得名。它的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约10万亩),库容10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湖内港汊纵横交错,200多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那时的我们对这些旅游基础知识并不感冒,我们的兴趣都在“春游一刻值千金”的惴惴心跳里。满脑子想的,尽是如何在这浩渺的水波里,书写一段小小的“传奇”。

跟我同船的H,和我一样是文学青年。靠笔说话的我俩,嘴巴的功能许是主要为吃饭准备了,所以那天在船上其实都挺沉默的,甚至有点沉闷。唯有桨声,快,而且乱,缺乏节奏,也缺乏手段。等船儿离另外五对同学远远的了,等斜阳傍晚了,等……等得急了,我三下五除二扒掉了自己身上的衣服,猛地从船上站了起来,H花容失色,慌慌地惊叫起来:“你……你要干什么?”我脸涨得通红,眼睛紧盯着她:“我……我扎个猛子给你看!”赶紧立即迅速迫不及待地跳了下去。“啪嗒”,像门板拍在巨大且厚的布袋上,除了闷响,连水花也没溅起几个来。我确信,这是史上最失败的一次跳水表演。

二十年后再遇H,已嫁作他人妇的她在同学会上当着众人面打趣我:“小子,那回你不是真想跳水吧?”因为喝了酒,我依然脸红红地告诉她:“当然不是啦,我的姐。当时实在是憋不住了,内急!”接下来那一顿实实在在的老拳粉拳啊哈……

20年同学会

2012年,七月之末,酷热。为期四天的重师中文八八级毕业20年同学会终于来了。我们组建了以班长瞿亚红、团支书曹玲为“主任”的同学会筹委会,其中,瞿亚红负责统筹头两天,曹玲负责统筹后两天,刘鸿负责财务,何雷负责外联,胡小军负责节目,王开国负责内联,刘清泉管宣传。四天,正是一首诗 “起承转合” 完成所需要的节奏和篇幅。

为方便两个班(总人数为140人)一起与当年的老师们叙旧座谈,我们把同学会的第一站放在了沙坪公园。沙坪公园是重师的后花园,这里有声名日隆的红卫兵墓,曾经辉煌的世界著名微缩景观,简朴的春来茶馆,这里更是不少同学当年谈恋爱的首选约会场所。谭咏梅同学带着她的宝贝女儿第一个来报到,很让筹委会的同学着急了一阵子。经与沙坪公园榕湖宾馆紧急磋商,谭同学顺利入住。随着刘晓涛、刘翔、邓大河、杨庆艳、明娅、邓亚梅、余洪金等外地同学的如约而至,当天晚上,沙坪坝及附近区域的同学纷纷赶来,大家一起共进晚餐,大呼小叫,喝酒吃菜,不亦乐乎。

第二天的主题是“怀旧”。上午,四十多名同学在沙坪坝老校区聚集,等待,喝着矿泉水,捡起昨天的话头子,继续海侃神聊。沿着操场散步,缅怀一番“巴士底狱”的光辉岁月,然后走进食堂,时隔多年以后重新品尝“大锅饭”的滋味。下午,同学们来到大学城新校区,参观了校风墙,校友会堂,校史陈列馆,尤其是在“流金岁月”展区,坐坐当年教室的“条式椅”,看看当年寝室睡过的双层木床……熟悉的场景、故事仿佛又回到了眼前,那样的生动、鲜活、隽永!傍晚时分,回到沙坪公园,在一个可容纳百人的大会议室,我们把当年的老师全都请上主席台,随着典礼主持人瞿亚红、寇锦一声令下,“老师好!谢谢老师!”的欢声响彻公园。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精神矍铄的老师们,又听到了他们用性灵、用学养、用真情上的“永恒一课”。董味甘、尹丛华、杨成章 、欧恢章、何明新 、刘登东、彭永昭、徐光烈、黎新第、戴少瑶、彭斯远、周晓风、黄良、赵新林、余志平、王于飞、黎洪泽、袁勤华、何昌福、张家恕、范太前、冯承藻、郝明工、金洁等24位老师来到了现场。这是历届同学会中邀请最多老师到场的一次。王于飞老师代表文学院致辞,周晓风老师代表学校讲话。一班班长权可富、二班团支部副书记苏细华代表同学们发言。同学们还向老师们赠送了礼品,向学校和学院赠送了纪念品。会后,师生合影留念,共进晚餐。餐会上花絮多多。由于毕业多年,许多同学尤其是分属两个大班的同学,这次是毕业20年来的第一次相聚,再加上岁月的魔手使不少同学“变形”,对面不相识、张冠李戴、名不副实等情况便屡屡发生,于是,众人起哄,“罚酒!罚酒!”之声此起彼伏,几成一景。“千巡酒不醉,一步多恍惚。”带着绵绵密密的情谊,我班(二班)童鞋乘车夜奔南滨路,赏重庆夜景,喝夜啤酒,唱大风歌,又是一番欢蹦乱跳,一夜难眠。

第三天,我们“转战”重庆市区之外,目的地是万盛黑山谷,一个休闲度假纳凉避暑的好地方。遗憾的是,班长瞿亚红公务在身去了外地,张荣光昨夜染疾出现身体不适,未能同往。途经曹玲书记老家綦江,在她的精心安排下,既观赏了享誉中外的农民版画,又吃到了远近闻名的“北渡鱼”。下午抵达目的地,稍事休息,戏水照相,漫步群聊,私人小聚,甚至乱开玩笑,“打情骂俏”,惹得笑声琅琅,羡煞黑山谷里的万千生灵。晚上照例是大酒大肉,胡吃海喝,觥筹交错,杯盏嘤鸣。令人感动的是,罗晓平处理完当天的公务,赶在酒过三巡之前来到了同学们中间。餐后是联欢会,在胡小军主持下,看宣传短片,听自我介绍,演小组节目,猜互赠礼品。杨柳、王向利、邓亚梅等几位女同学泪洒当场,感动了一屋子的“大爷大婶”。更有远在北京的赵丽君通过电话现场连线,勾起无数男女伤心事,“泪飞顿作倾盆雨”,把整个联欢会推向了高潮。

第四天,上午步行游览黑山谷景区。一路上继续胡乱照相,背拉抱拽,藤桥晃悠,左搀右扶,其乐融融。中午聚于南山猪圈火锅,喝几瓶啤酒,说几句心里话,再来几多“熊抱”……然后互道珍重,相约再见,完成了20年同学会这首旷世奇诗的“合”!

猜你喜欢

同学会同学老师
同学会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妈妈的同学会
老师,节日快乐!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同学会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