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纳艺术哲学中的文艺评价思想探析

2018-11-20陈新儒

文艺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术品文艺哲学

◎ 陈新儒

十九世纪法国美学家、批评家伊波利特·丹纳(Hippolyte A.Taine) 的名著《艺术哲学》(Philosophie de l’Art) 很早便通过译介传入中国,在国内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然而,学界对于丹纳思想的关注重点,始终放在其“种族、时代、环境”的三要素构成说。由于《艺术哲学》对于大量艺术史所进行的深入浅出的精彩讲解,该书多年来始终作为文艺学、美学或艺术学的学生教材进行知识性讲解,理论性反思还有待深入,而其中的艺术本体论与文艺评价思想往往被忽视①。实际上,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体系中,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他甚至在书中的最后一部分以“艺术中的理想”为标题进行了细论,并运用大量文学史上的实例为佐证,建立了独特且系统的文艺评价思想体系。

一、丹纳文艺评价思想的梳理评析

来源于文艺评价观念的文艺评价思想,可以分为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这三部分。第一部分解决的是评价的是什么即文艺作品的边界问题,第二部分解决的是评价者的身份问题,第三部分解决的是依据什么来进行具体评价的问题。从以上三个方面分别入手,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能够得到详细的梳理与评析。

1.文艺评价对象

在全书的第一编“艺术品的本质”中,丹纳已经通过大量艺术史材料,论证了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现实不能充分地表现特征,必须由艺术家来补足”②。以此为基础,他将艺术中的理想看作是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的必要特质:“艺术家根据他的观念把事物加以改变而再现出来,事物就从现实的变为理想的。”③艺术品通过与作者观念的符合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等级,这是丹纳所认为的需要对艺术品进行评价的逻辑前提。另一方面,面对不同表现方式的艺术形态,丹纳则采取了多元的包容态度:“自然界中千千万万的生物,在科学上都可以解释;同样,幻想的作品不管受什么原则鼓动,表现什么倾向,在带着批评意味的同情心中都有存在的根据,在艺术中都有地位。”④

虽然并没有明确规定将文艺评价的对象框定在这些艺术门类中,但是丹纳明显流露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被艺术家有意作为艺术而创造出来的作品,才能被称作艺术品,即需要经历一个从观念到实体的转化过程。这样,许多我们日后认定为艺术的作品,在当时可能并不是作为艺术而被有意创造出来的,这些作品就被严格排除在了丹纳的研究范围之外。

2.文艺评价主体

由此引申出的问题是:面对五花八门的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究竟谁的评价才是权威的?是否存在对艺术品价值大小进行优劣评判的客观标准?这就涉及到对文艺评价主体的辨析。对此丹纳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他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文艺评价主体:群众、鉴赏家和一种抽象的评价主体,并认为批评家应该尽可能避免普通接受者的主观倾向,诉诸于某种历史经验,在“分歧的见解互相纠正,摇摆的观点互相抵消以后,会逐渐趋于固定、确实,得出一个相当可靠相当合理的意见,使我们能很有根据很有信心地接受”⑤。

在丹纳的论述中已可以看到日后批评家所希望努力建立的客观化、科学化的批评体系的雏形。但不同的是,丹纳所推崇的评价主体被其统统归之为对于作品产生历史的还原以及历史本身的自然筛选避开了这一评价主体究竟为何合理的问题。很快,丹纳就将研究转向了制定令人信服的客观文艺评价标准之上。以“特征”一词为核心,丹纳将对艺术的具体评价标准一分为三进行更为细致的论述。

3.文艺评价标准之一:特征的重要程度

丹纳首先将文艺评价标准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密切程度相联系。他借用了生物学中的“特征从属原理”,即在生物演变的历史中,“不易变化的特征比易于变化的特征具有更大的力量,更能抵抗一切内在因素与外来因素的侵袭,而不至于解体和变质”⑥。以此考察人类的精神生活,同样可以发现特征具有一个重要的次序。丹纳自上而下,概括出了决定艺术品特征重要程度的几个不同的精神层次:“持续三四年的一些生活习惯与思想感情”、“半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精神气质、“一个完全的历史时期”的“同一精神状态”、构成一个民族整体特质的“原始的花岗石”以及最低一层“一切能创造文明的高等种族所固有的特性”⑦。以上五个层次的区分不但可以解释艺术的形成,也可以反过来用于对具体的艺术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客观的评价。于是,丹纳将其运用在对于文学作品的具体等级区分上,与每个“精神的地层”一一对应。最后,丹纳得出的结论是:“特征的价值与艺术品的价值完全一致,艺术品表现了特征,就具备特征在现实事物中的价值。特征本身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作品价值的大小。”⑧与其说丹纳看重的是文艺作品中特征的重要程度,不如说他看重的是其中特征的稳定程度。

4.文艺评价标准之二:特征的有益程度

接下来,丹纳将目光放在了对文艺作品特征本身的考察上面,并引入了有益程度的概念,试图建立第二套评价标准。他的理论体系首次将艺术的价值与道德联系到了一起:“各种特征在等级上所占的位置,取决于对我们有益或是有害的程度……一切意志与智力的特征能帮助人的行动与知识的,便是有益的,反之是有害的”⑨。丹纳再次强调了艺术家与艺术的同构关系,坚持认为艺术必须反映艺术家的主观想法,这不仅对创作者本人的道德观念提出了要求,也将艺术与生活本身相联系,看其是否能够有助于现实生活。他引证文学史上的具体案例,将作品的艺术价值与道德价值进行了具体的对比:其中按照等级从下往上,依次为“写实派文学与喜剧特别爱好的典型,一般狭窄、平凡、愚蠢、自私、懦弱、庸俗的人物”“坚强而不健全,精神不平衡的人物”和“完美的人物,真正的英雄”⑩。在对文学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具体分析后,丹纳所得出的结论是:“特征越重要越有益,占的地位就越高,而表现这特征的艺术品地位也就越高——所谓重要和有益原是一个特性的两面,这个特性就是‘力’。”⑪

5.文艺评价标准之三:特征的集中程度

最后,丹纳提出了文艺评价的第三套标准,考察的是特征如何在艺术品中进行价值最大化的运作,这是因为“特征不但需要具备最大的价值,还得在艺术品中尽可能的支配一切……所有的效果必须集中,集中程度决定了作品的地位”⑫。

如果说之前的论述触及的是艺术品表现什么的问题,这里触及的便是杰出的艺术品如何表现自己的问题。以文学为例,丹纳从中概括出了三条影响效果集中程度的元素:“心灵”即人物的显著性格、“遭遇与事故”即情节的安排以及“风格”即作家选择的文体和个性。而按照历史顺序,丹纳又将文学作品所能集中效果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大致的划分:其一是草创期,效果集中程度不够的原因在于“作家的无知”;其二是衰微期,效果集中程度同样有限,原因在于“思想感情的薄弱”;其三是开花的时节,在这个时期,“人物、风格、情节三者保持平衡”⑬。

至此,丹纳完成了自己文艺评价思想体系的构建,并得出如下结论:“凡是优秀作品所表现的特征,不但在现实世界中具有最高的价值,并且又从艺术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更多的价值。”⑭

在丹纳看来,最理想的艺术,也就是最有价值的艺术,乃是用最集中的方式表现最重要的有益特征的作品。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隶属于他的艺术哲学体系,并最终成为用于进一步建构其“理想艺术”说的重要一环,其中包含大量精彩独到的艺术史分析与艺术批评论断,至今依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丹纳文艺评价思想的历史脉络

丹纳的艺术哲学体系与文艺评价思想始终建立在对自然科学与实证主义的借鉴之上,他反复强调“要以自然科学家的态度有条有理的研究、分析,我们想得到一条规律而不是一首颂歌”⑮。而且,其本身的诞生与发展,同样与特定的时代与环境密切相关。

1.丹纳文艺评价思想与实证哲学

十九世纪前期的欧洲大陆,经过启蒙运动的冲击和工业革命的洗礼,自然科学终于迎来全面大发展,而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中流砥柱则不断受其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哲学。

孔德的哲学体系主要建立在他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之上。“意识形态”(ideology) 这一术语起源于18 世纪末的法国,最初指的是取代神学的一种观念科学,通过对观念和感知的谨慎分析,意识形态会使人性可以被认识,从而会使社会与政治秩序可以根据人类的需要与愿望重新加以安排⑯。这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意义。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意识形态的使用语境发生转变,开始指向观念本身,“最初值得尊敬的、作为实证与卓越科学的观念学逐渐让位于只值得受嘲笑和鄙视的、作为抽象和幻想观念的意识形态”⑰。和日后的马克思一样,孔德将意识形态与启蒙主义所倡导的对理性的追求完全对立起来,对孔德而言,“实证”与“经验”才是他的哲学体系中居于核心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后者则是唯一可靠的研究材料。于是,不仅自然科学研究中“现实”与“虚假”、“正确”与“错误”的绝对对立被纳入到哲学研究中,所有的知识都只能理解为一种相对的经验。

在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十九世纪中期法国的知识分子大都被狂热的科学理性主义所支配。为了实现强国之梦,包括丹纳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纷纷选择参照科学的实证方法来进行文艺研究的革新之路⑱。丹纳的艺术哲学体系的核心观点,可以用书中一句话进行概括:“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⑲。他将从经验出发、从历史材料出发看作包括艺术研究在内的一切研究的首要原则,并在自己的具体论述中频繁借鉴包括植物学、地质学、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将其纳入到对具体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之中,“理想艺术”的判断标准必须在现实经验中去寻找——显然,这些观点都是在当时实证主义的学术风气带动下的典型产物。

2.丹纳文艺评价思想与思辨哲学

然而,丹纳对于实证哲学在文艺批评领域的践行却并非十分彻底。有学者将丹纳的艺术哲学称为“归纳的艺术哲学”,以区别于之前的“思辨的艺术哲学”与之后的“分析的艺术哲学”⑳。为什么不将其直接称为“实证的艺术哲学”呢?通过之前对丹纳具体文艺评价思想的梳理可以看到,尽管丹纳标榜自己采用的是严格从实际证据出发的研究方法,但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他却往往通过对材料的有意取舍带来一种严格实证的假象,其目的则是为了建立自足的艺术哲学体系。

“艺术哲学”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古典哲学家谢林提出,并在黑格尔手中发展完善。谢林的艺术哲学,所要解决的是康德以前的美学思想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不作区分的学理缺陷,并将艺术美视作自己先验唯心论体系的最终环节。但是,谢林并没有具体回答自己提出的诸多关于艺术哲学的问题,这要在日后黑格尔的《美学》中才能得到解决。在《美学》的第一卷,黑格尔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本书所讨论的对象“就是美的艺术”㉑。随后,黑格尔区分了三种对于艺术哲学的研究方式:从经验出发、从理念出发和经验与理念的统一。黑格尔本人是赞同最后一种方法的:“要至少是初步地说明美的哲学概念的真正性质是什么,我们就必须把美的哲学概念看成上述两个对立面的统一,即形而上学的普遍性和现实事物的特殊定性的统一。”㉒但是,他却没有继续在实例中论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这成为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要尝试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研究艺术需要从经验出发并且与理念相结合。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美学的研究范围被限定在艺术美,并且后者被认为是由绝对理念转化为具体客观事物中的呈现。丹纳对于“理想艺术”的认识以及艺术品特征的研究,正是在黑格尔对“理想”的定义与对“理想的定性”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显然,《美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美的概念以及艺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位置而非艺术本身,所以黑格尔眼中需要研究的文艺对象要比艺术家所有意创造的那一部分要广阔,却基本不涉及对于具体艺术的评价。由于必须将《美学》中的许多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丹纳选择把自己的文艺评价范围严格固定于狭义的艺术品与具体的艺术现象中。黑格尔研究工作的终点,成为他研究工作的起点,“如果说实证主义方法是划船的桨,则丹纳内心深处隐藏的深邃的文艺思想就是船本身,实证主义的桨帮他将形而上学的船通过科学理性主义的凶涛骇浪而抵达艺术的彼岸”㉓。丹纳试图调节谢林与黑格尔的先验主义与孔德的实证主义,借助具体鲜活的文艺现象,用后者来证明前者体系的合理性。丹纳从实证主义式的经验与材料出发,看到了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艺术作品的各自价值,这超越了黑格尔的封闭美学体系厚古薄今的评价倾向以及对于艺术过于悲观的预言。

3.丹纳文艺评价思想的继承与批判

丹纳和他的《艺术哲学》首次在西方美学史中独立地提出了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如何评价的问题,这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被后世哲学家所继承。其中,以尼采、克罗齐为代表的“心灵哲学”强调艺术区别于科学、哲学与宗教所具有的独立价值,艺术本身就是绝对理念的感性反映,这种观点一面继承了丹纳文艺评价思想中的艺术本体论倾向,另一面则祛除了其中依然保留着的黑格尔主义,这预示着艺术哲学与文艺批评在日后成为真正独立的学科。与此同时,在文艺创作领域发生的现代主义思潮及其所标榜的艺术自律,也是对丹纳思想的间接继承。此外,丹纳文艺评价思想的实证倾向,影响了十九世纪后期以费西纳为代表的德国实验美学和更晚近的格式塔美学,他们将“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从美学家的个人经验转移到了对于不同主体的具体心理学实验分析之上,并希望以此获得比较可靠、准确的审美评价尺度。

随着美学史的不断推进,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体系所暴露的诸多问题也逐渐被后世美学家所注意到。批判的声音首先来自二十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美学。杜威在《艺术与经验》中尖锐地指出:“判断并不能从一开始就被安全地假定为一种对直接的知觉质料所施行的、有利于更加充分的知觉的理智的行动……批评被想象成不是说明关于一个对象的实质与形式的内容的工作,而是一个以其优缺点而宣布无罪或有罪的过程”㉔。那些在包括丹纳在内的十九世纪批评家眼中看似基于直接获得的材料与经验的论据,在背后已经过符合批评家自身封闭理论体系预设的筛选。接着,杜威批判了将评价标准量化的做法:“‘标准’一词被用在有关艺术品的判断的场合之时,所产生的只是混乱。批评家所做的只是判断,而不是测量物理事实……他的题材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没有对所有相互作用都一视同仁的规律所规定的外在与公共的事物,可被物质性地应用”㉕。杜威将丹纳的归纳型艺术哲学体系进行了解构,并重构了一种涵盖包括所有日常生活的广义艺术哲学,这在日后被脱胎于分析美学的分析型艺术哲学所改造并采用。分析型艺术哲学的三个主要论点可以概括为:强调用清晰的观念取代混乱和模糊的观念;禁止将由个别艺术作品获得的经验做一般性的推广;承认艺术不具有任何本质特征㉖。丹纳试图搭建的文艺评价思想体系已显得过于封闭,难以解释二十世纪所兴起的各种新的艺术门类与艺术现象。经过分析艺术哲学的彻底批判后,没有人再致力于建构一整套哲学体系来解决所有与艺术有关的问题了。

三、丹纳文艺评价思想的今日启示

时至今日,随着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与兴起,艺术正在经历商业化与大众化的转向,艺术正在被一种处于宽泛且中立状态的文化所包容,艺术哲学也正在逐渐被文化哲学所取代,黑格尔关于艺术终结的预言似乎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㉗。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沉淀与解构后,丹纳和他的“理想艺术”似乎早已被抛入历史的故纸堆。如今我们是否还能对他的文艺评价思想进行重新反思,并以此获得新的启示?笔者认为,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这是急需进行的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借鉴丹纳的科学眼光与实证立场,避免主观化、印象化、随意化的论断,用具体的实践批评来为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提供坚实的论据。人类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已显得越来越紧密。丹纳对于自然科学方法的借鉴,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跨学科思考的路径。通过此前的研究,我们已经发现当代文艺批评中存在着分别侧重历史批评、社会与政治批评、道德批评与美学批评的倾向,于是就出现了以哪个取向为根本制定评价标准的问题㉘。在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中,关于评价标准的讨论最为充分,而且“真”“善”“美”的统一,以及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构成了丹纳文艺评价思想的核心。尽管丹纳的结论割裂了文艺评价的其他方面,但是在评价标准问题的研究上,依然能为我们带来极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式。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丹纳极好地将动态变化趋势与静态特征描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具有兼收并蓄的多元思维。这说明,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建设并非一劳永逸,在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古代现代,甚至西方文学批评观念、思想和标准,都可以在价值体系中得到汲取。”㉙所以,我们能够学习丹纳的开放治学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动态的、历史的、多元的眼光对其不断进行完善、补充与检验。固然,丹纳对于文艺作品的定义,反映了其艺术精英主义的立场,但作为一种基本的文艺评价思想,这也能够对如今我们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带来启示。如今面对社会中存在的纷繁芜杂的文艺现象,以及在文艺学中普遍存在的“泛文化研究”“泛诗学研究”“泛人类学研究”等问题域,究竟哪些应该纳入我们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中,哪些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进一步地界定,而哪些又应该排除在外,这是涉及到文艺评价对象的基础性难题。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借鉴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在进入具体的研究前限定自己的研究范围,避免研究对象的过于泛化。

面对文学经典这一具体研究对象,我们需要回到评价主体,需要兼容读者的读法和批评方法,使之成为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㉚,但是这个过程显然并非一蹴而就。在丹纳的论述中,理想的评价主体是某种历史的、固定的眼光,这其中包括普通接受者与批评家的共同作用,而“精神的地层”则直接决定了文艺作品所能持续带来影响的时间长度。丹纳关于文艺评价主体的确立,以及文艺评价标准中的“特征重要程度”抽丝剥茧般的细致论证,对于今日文学经典的阅读问题研究也能提供一些新的启发。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丹纳的文艺评价思想所暴露的种种问题,并反思自身体系建设中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缺陷。丹纳对于艺术品与艺术家的本体地位的过分强调,将接受者即评价主体的界定模糊化。实际上,丹纳反复在论述中提到的“力量”“感受”等词,正是从接受角度出发得来的,他没有自觉意识到价值是处于关系中而不是客观实在的概念。而且,他对于这些词语并没有如“理想”“特征”一般进行很好的界定。尽管丹纳意识到了艺术价值的多元形态,但依然限于时代,他的目光始终局限在历史上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艺术,未能继续深入下去,考察为何这些艺术形态能够占据主流位置,进而提出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这本应该是评价思想须解决的问题,并且成为连接文艺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关键节点。但是,丹纳只在第一编的最后一节中一笔带过,将科学与艺术割裂,并含混地将后者归为“一种高级的生活”㉛。这种理论上的硬伤是我们如今站在一个更宽广的视野中重读丹纳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的。

此外,丹纳看到了伟大的艺术所共有的稳定不变的特征,却没有看到同样伟大的艺术中所具有的变革与融合的力量。对固定规则的打破,同样也是诞生杰出艺术的重要条件,历史已经一次次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丹纳为了避免让自己的理论体系露出破绽,这些例子被他选择性地忽视了。此外,丹纳认为不同地域与不同时代会诞生不同风格但同样优秀的艺术,但却不认为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之间是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融合的。在他这里,不仅艺术的兴衰染上了一层机械决定论的色彩,而且没有看到相对独立的艺术土壤之间依然存在着沟通与交流的可能。尽管丹纳将艺术品看作有机的生命,但他却没有令人信服地说明,这些生命究竟是谁赋予的、又对谁而言是有机的。

最后,为了契合自己的完满体系,丹纳在具体的论述中时常会出现结论预设、选择性无视的错误,甚至将“真善美”的评价标准割裂。看上去条理分明、层层推进的论点与论据,背后却往往是从预设好的结论向下所进行的方向推导。例如,丹纳对小说的评价方式接近于对绘画和雕塑,他将小说简化为空间主导的人物形象而非时间主导的情节发展。这是一切宏大的、封闭的理论体系难以避免的通病,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避免固步自封、建立开放的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其实丹纳本人已经在之后的研究开始了自我反思,普法战争的硝烟带来的伤痛促使丹纳重新反思自己的艺术哲学观,并在日后的著作中对自己过于先验化、理论脱离实际的观点有所修正。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建设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任务,同样需要兼顾内部原理的推演与外部视野的开阔,保持与时代脉搏的同步。

注释:

①目前学界仅有两篇涉及丹纳文艺评价思想的论文,分别是朱爱军的《评丹纳的艺术批评标准》(《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8 年第2期)和刘淮南的《对丹纳艺术价值论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 期)。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⑮⑲㉛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59 页、第358 页、第364页、第367 页、第371-376 页、第392 页、第394 页、第396-400页、第411 页、第411-412 页、第412-415 页、第417-419 页、第429 页、第358 页、第41 页、第63-64 页。

⑯⑰约翰·B·汤普森著,高銛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 年版,第32 页、第35 页。

⑱㉓张今杰,刘小飞:《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论丹纳实证主义的文艺批评方法》,《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 年第3 期,第39页、第41 页。

⑳㉖彭锋:《演绎、归纳和分析:艺术哲学的三阶段》,《天津社会科学》2015 年第1 期,第150-155 页、第154 页。

㉑㉒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3 页、第28 页。

㉔㉕约翰·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10 年版,第346 页、第372 页。

㉗关于艺术哲学与文化哲学的现状与未来,详见阿列西·埃尔耶维奇:《美学:艺术哲学还是文化哲学》,《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2 期,第40-46 页。

㉘㉙刘俐俐:《文艺评论价值体系与文学批评标准问题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6 年第12 期,第121 页、第123 页。

㉚刘俐俐:《人文科学内部深度问题汇合转换研究范式的原理与意义——以文学经典、故事和方法论等深度问题的汇合转换为中心》,《文艺理论研究》2016 年第3 期,第30 页。

猜你喜欢

艺术品文艺哲学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小包哲学
逆境中的哲学
艺术品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艺术品被盗
节日畅想曲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