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时代 谱写新篇章
2018-11-20■祁鹏
■祁 鹏
(作者系山西物产长风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造提升传统物流业,建设“智慧物流”,服务生产经营和大众消费,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当前摆在物流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建设“智慧物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物流业是重要的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是实现商品流通,促进生产力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物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贡献、调节和平衡市场供需、市场发育和完善、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长期的中高速增长,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采购、全球消费趋势的加强,中国物流正以跨越式的发展步伐进入新时代。
但是,无论从全国还是山西省范围来看,物流业的滞后发展,制约了生产生活的快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使其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物流领域的具体表现。
所谓“智慧物流”,就是运用物联网和现代高新技术构成的一个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社会物流配送体系。“智慧物流”注重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将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有机结合而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创造更丰富社会价值,通过把物流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实现“1+1>2”的效果。
智慧物流改变原始的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为延伸精准营销提供了可能,还可以向其他业态渗透,开启“不务正业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智慧物流”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的内容,而且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和基本方略,对一些重大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明确物流作为基础性产业,要优化升级,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向现代供应链发展;提出“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智慧物流是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容之一。这些论述为我们建设“智慧物流”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传统物流企业谋求转型升级,以互联网+、信息化为契机,进行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大数据管理,迈向“智慧物流”新高度吃了“定心丸”。
三、国有企业建设“智慧物流”,要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国有企业党委作为政治核心,就要把好这一方向,从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延长产业链,集成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打造“智慧物流”,收到宏观社会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双管齐下的良好效果。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服从党中央,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章规定,落实民主集中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永葆政治本色。
(二)深刻学习领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的核心,是指导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工作的总纲领,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三)建设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智慧物流”,实现一体化物流管理、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物流人才是重要的支撑。要重点培养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以及先进物流技术的决策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员工,做到人岗匹配,企业从招聘、培训、任用、晋升、储备、淘汰等环节都要秉承发展的眼光看待员工,选用认同使命、认同企业、认同任务的员工到适合的岗位。加强一线员工的培养。任何企业的利润源泉都来自一线员工的付出与拼搏。加强营销与服务团队人才的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将开拓市场与客户服务做到无缝对接,使得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零差错、零遗漏、零延误。
(四)深化国企改革。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在物流领域进行战略性重组,发挥规模化、专业化优势,优化网络布局和供应链流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活力。
(五)强化合作与开放意识。加强与中央企业、上市公司、民营经济、产业上下游、同行业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在纵向、横向上实行合作联营。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