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2018-11-20

共产党员(辽宁) 2018年2期
关键词:街道党组织党员

中央提出“城市基层党建”的理念,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向“城市基层党建”转变,这是适应这种新变化新情况,深化对党建规律的认识,也是城市化进程对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像重视农村基层党建那样重视城市基层党建,像抓农村基层党建那样抓城市基层党建,实现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正确方向

——深刻认识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工作和城市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的两大阵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到2016年底,全省67.4%的常住人口、80%以上的经济总量、90%的消费在城镇;全省74%的基层党组织在城镇,73%的党员居住在城镇。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向“城市基层党建”转变,是城市化进程对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城市基层党建,就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与街道社区党建相比,城市基层党建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极大丰富和拓展。

——深刻认识城市基层党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核心是人。面对群众多元化的需求,党建工作既要见物见事更要见人,着力解决好群众期盼的事、群众操心烦心的事,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让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使群众更加自觉地热爱党、跟党走。

——深刻认识城市基层党建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谋划基层党建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组织资源,积极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应。当前,我省还处于由街道社区党建向城市基层党建转变的初级阶段。各级党组织要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判断,找准定位、正视差距,更加注重全面统筹,更加注重系统推进,更加注重开放融合,更加注重整体效应,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探索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

——深刻认识城市基层党建的基本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强调要深入拓展区域化党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推动管理和服务力量向基层倾斜,激发基层活力。当前,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相融并存,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催生了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新的组织形式,互联网也正加速发展。在这些新兴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如不及时跟进,党的建设就会成为“真空”,党的工作就会脱离群众。抓好城市基层党建,要聚焦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城市基层各类组织延伸,为城市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坚持上下联动,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要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组织体系。市级联席会议要注重吸收市级职能部门、中省直部门、区委负责同志参加;区级联席会议除区级职能部门和驻区单位外,还要吸收街道党工委参加;街道联席会议要吸收有关单位、新兴领域党组织负责同志参加;社区联席会议除专职党务干部外,还要注重吸收社区民警、业委会、物业公司中的党员负责人参加,充分发挥“轴心”作用,形成广泛参与、协商议事、有效运转的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要明责履责问责,完善责任体系。市委要履行主体责任,搞好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加强全面指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区委要履行抓城市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因地制宜确定党建目标定位、工作重点及推进措施。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街道党工委要统筹抓好社区党建、驻区单位党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社区党委要履行党建兜底管理职责,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各项部署,把辖区内小个专企业和社会组织管起来。

——坚持左右互动,推进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工作。要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吸收辖区内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大工委”“大党委”兼职副书记或委员,建立更大范围的议事平台。要统筹推进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依托物业公司、产权单位建立楼宇党组织,由楼宇党组织推动入驻单位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园区党工委作用,采取单独组建、企业联建、片区兜底等方式,推动园区企业建立党组织,还可依托街道社区、协会商会或产业链建立党组织。街道党工委或市场管理部门要抓好在商圈市场建立党组织工作,然后向商圈内的各个商家、店铺拓展延伸。市场监管部门要把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等党建情况,纳入“登记申报、年检年报”范围,从源头上把商圈市场党建抓起来。目前,我省有互联网站13.3万家,网民2600万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级网信办、新闻办及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担负起业务监管和党建指导双重责任,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担负起党建工作兜底管理责任。街道要建立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配强党务工作者,并向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和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延伸,搞好“红色驿站”“党群之家”“友邻中心”等平台建设。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建设,发挥好指导区域化党建的作用。要抓实网格化党建工作,合理设置党建网格,把社区工作者、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下沉到网格中,推动党员群众需求在网格发现、资源在网格整合、问题在网格解决。要建好智慧党建平台。目前,省里正在统一建设“辽沈智慧党建”云平台。各地也要加强市、区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区和基层的互联互通,探索开展“互联网+党建”工作新路径,努力使每个党支部都有一个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

——坚持改革驱动,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要调整优化街道内设工作机构,该调整的调整,该合并的合并,该加强的加强,实现从“向上对口”到“向上对口”与“向下对应”相统一。要推动街道社区转变职能,有条件的城区要逐步取消街道经济职能,进一步强调“加强党的建设”这个首要职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管理、抓服务上来;推动职责职权合理下放,探索落实街道党工委对上级派驻单位的管理权、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和城市规划的参与权。要为社区减压减负增能,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度,引导社区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好党建工作、服务群众上来。要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解决好社区工作者编制报酬、岗位管理等问题。

——坚持典型带动,健全整街推进、整区提升的运行机制。每个市都要设计开展一个叫得响、推得开、有影响的城市基层党建品牌。沈阳、大连两个副省级城市要做在先、走在前,率先蹚出一条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其他地级市要从城市特点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由碎片化向一体化转变。县级城区要针对新建小区、村改社区数量较多的实际,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当前,要在补齐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短板上下功夫,聚焦解决工作思路不新、力量融合不好、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坚持抓点带面,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地抓、一个区一个区地推,通过先进帮后进、典型带一般,实现整街推进、整区提升。

——坚持党群统一行动,形成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格局。要紧紧抓住群团改革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推进群团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抓好在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建立群团组织工作,发挥群团组织的推优作用,把优秀团员、青年、妇女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建强党在基层的群团阵地。要实施“党员雷锋志愿者行动”,为职工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巾帼建功团队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功能,以党建工作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坚持政治引领。引领各类组织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强化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坚持所有工作都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开展活动体现党的特色,把党组织地位作用充分凸显出来,使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过程,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凝聚人心,树立党组织形象威信的过程。

——坚持组织引领。党组织要发挥核心作用,善于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各类组织参与治理的举措,为各类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定好位、把好向,使各类组织都成为党的左膀右臂,善于引领各类组织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在服务中凸显党组织的地位;善于把党组织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人、用先进文化凝聚人、用先进先辈激励人、用文体活动吸引人,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要抓好“红色物业”工程,把党组织建在物业中,在党组织书记、党员队伍身上打牢红色印记,把物业管理人员培养成党的工作力量。

——坚持能力引领。要引领各类组织在协调各方利益中掌握协商方法,提高协商能力,推动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要引领各类组织在处理复杂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采取有效措施,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要引领各类组织在调处各种纠纷中学会依法办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规范居民行为。要引领各类组织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专业规范、稳妥处置,在危急时刻、紧要关头当好群众的“主心骨”。

——坚持机制引领。要把党组织引领各类组织制度化,使基层党建制度与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实现“大家的事大家办”“人民城市人民管”。当前,重要的是健全党领导的居民自治机制、协商民主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组织广大群众理性、有序表达诉求,实现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强化党组织在各项事务中的主导权、在各类群体中的话语权。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强化工作责任。各市委要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各级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加强统筹协调、具体指导,加强对重要问题和政策的研究。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要走遍每个街道;区委常委、组织部长要走遍所有社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行业系统、业务主管部门,特别是垂直管理部门要主动协调配合,履行好抓业务工作与抓党建工作的双重责任。各级政法、民政、财政、人社、编办、住建、工青妇等部门,要在基层治理、人员管理、简政放权、经费保障等方面密切协作、履职尽责,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基层基础。要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和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落实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实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实到支部,城市各类党组织都要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每年按一定比例分领域集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要加大保障力度,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规范的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有效落实。要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把各部门的支持政策捆绑打包下去,使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强化督察落实。要抓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督察。深入城市基层一线,到居民家庭、园区楼宇、厂矿企业、社区工棚、学校医院,了解真实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对工作重视不够、履职不力、措施不实、落实不力的,严肃批评、督促整改,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沈阳市:精准发力多点突破着力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

提高站位谋全局,在创新特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上实现新突破。市委主要领导就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30余次实地调研、4次作出专门批示、2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全市围绕体制机制、组织设置、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构建了市、区、街、社四级联动体系,建立健全了“一核多元、共治共享”、党建+新兴领域、智慧党建等工作机制,从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予充足保障,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扩大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覆盖。

聚焦问题求实效,在破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难点上实现新突破。打出“党建+基层治理”组合拳。以发挥好街道党组织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作用为重点,推进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取消招商引资职能,引导街道聚焦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并探索向街道下放了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街道规划参与权和综合管理权、对区域内事关群众利益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5项权力,打出“党建+商务楼宇”组合拳。采取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依托楼宇内的物业公司、产权单位、骨干企业等先建立楼宇党组织,再向楼宇内各单位延伸的办法,把“支部建在楼上”。市委发挥驻街企业华润集团的作用,成立了我市首个商务楼宇党委——万象党委,打造了楼宇党建活动阵地——万象红色驿站,服务区域内15个党支部近200名党员,形成完整的商务楼宇党建工作链条。打出“党建+商业街区”组合拳。推动街道党工委建立以商圈市场党委为核心、行业协会等党组织为枢纽的“商圈党建共同体”,引导党员经营户亮出身份、挂牌示范、诚信经营。市委在中街成立了中街地区商会党委,在太原街成立了商圈党委,分别建立了区域党建服务中心,成为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街区。

释放潜能激活力,在锻造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骨干队伍上实现新突破。一是选出“能人”。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通过基层选拔一批、社会选优一批、组织下派一批的“三个一批”办法,拓宽渠道、广纳群贤,同时探索推行社区工作者职级化管理,推行“全科社工”,把“能人”留在社区岗位。全市1.1万名社区工作者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8.6%,其中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176人,有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称的2776人。二是提升“素质”。坚持市级示范培训、区级重点培训、街道全员培训的三级培训方式,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都接受不少于5天的封闭培训。组织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培训,并到韩国学习考察。2017年,100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到厦门进行一个月的“体验式”学习。依托沈阳大学成立社区学院,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培养专业人才。三是更有“奔头”。建立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自然增长机制,社区党组织书记每月补贴达到4250元,社区工作者3620元(扣除五险一金)。加大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干部力度,2013年和2015年,分两次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定向招录36名公务员,从社区干部中公开招聘10名事业编制人员。

提升品质抓管理,在强化城市基层党建阵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建设“红色驿站”,按照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原则,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区,打造了红星党员驿站等6个区域性、多功能的党员组织生活体验中心,每个体验中心面积均在500平方米以上,设立党员宣誓室、组织生活室等体验平台。创办“红色讲堂”,在东北最大的文化综合体——玖伍文化城,邀请党建、党史专家,进行情景式、开放式、互动式党课教学。推进“智慧党建”,采取“互联网+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借鉴“微信运动排名”的做法,打造党员积分管理平台,实行党员组织生活积分制管理,同时搭建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参加党的各项活动、接受组织管理。

大连市: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各方联动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强大合力

理顺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化组织体系。一是深化组织联结“纽带”。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甘井子区大连湾街道整合辖区11家单位,构建区域化军警地企党建联合体及7个二级联合体,形成“一体两级”立体式组织架构。二是增强日常联系“黏性”。健全区域化党建协调机构,在区级建立区域化党建指导委员会,在街道建立区域化党建协调委员会,在社区建立大党委兼职委员联席会。中山区葵英街道林海社区构建“3+N”共建模式,社区党总支、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负责人或党员代表交叉任职、联合办公,辖区12家单位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共建。三是强化激励约束“刚性”。把推进区域化党建作为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重要内容,把辖区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情况作为评比表彰重要指标,各地各单位推荐先进基层党组织须经由所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填写其参与社区党建的表现情况和推荐意见。

深化共建互补,实现条块联动。一是坚持组织联建。推进“强基扩面”工程,采取横向联合、纵向联建、行业组建、相近联建等方式,织密城市基层组织网络。深化“互联网+党建”,推进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沙河口区在西安路商圈建立了1000平方米的枢纽式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搭台、群团唱戏”,凝聚工青妇、残联、红十字会等力量,为周边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二是坚持活动联抓。由街道社区党组织统一搭建为民服务载体,协调驻区单位服务辖区百姓。西岗区香炉礁街道持续开展“七携手”活动,整合资源力量,共建文明和谐社区。三是推动资源联用。全市命名20个党员思想教育基地,建立师资人才库,开展“送教下基层”等活动。旅顺口区与116个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着眼有形有效,扩大新兴领域党建覆盖。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在纵向,指导各地区完成非公党建工作机构和职能的“两合并一理顺”,在乡镇街道设立非公综合党委,形成了市、区、街三级非公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在横向,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抓实行业主管单位党建责任,建立15个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形成“以行业业务主(监)管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以行业协会党组织为依托,市县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二是抓实“两个覆盖”。全市共建立7344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971个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分别为45.4%和45.1%,全市100人以上企业、30人以上实体性社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三是重点突破提升。推进民办教育、民办医院、律师等10个重点行业单位党建工作,开展“党员亮身份、支部强作用,党风带行风”主题实践活动,解决群众难点问题,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突出作用发挥,筑牢基层一线红色堡垒。一是从一线抓起“强支部”。制定“一线筑垒”实施方案,从社区网格、经营窗口等基层一线党支部抓起,抓最前沿、强最基层。深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以78个市级示范点为引领,带动全市基层党支部提升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二是从制度严起“促规范”。制定《关于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实施意见》,对组织生活八项制度作出明确界定、提出量化要求。出台《党支部日常工作规范》,梳理汇总16项基层党支部日常工作,逐一作出规范。明确党支部基础档案建设标准,完善“三册两簿三台账”。三是从硬件实起“强保障”。规范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等制度,稳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水平,全市社区工作者月平均报酬2800元(扣除五险一金)。按照每个社区20万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通过社区党组织这个主渠道联系群众、凝聚人心,把党组织形象树起来、威信立起来、作用发挥出来。

盘锦市:推进基层党建改革创新夯实城市党建工作基础

创新组织设置,厚植城市基层党建组织体系。一是街道实行“大部制”改革。整合17个部门的职能和编制,成立“五办两中心”,即党群办公室、综治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社会服务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街区党建中心、网格管理服务中心,改变过去党群工作几个人抓为现在3个机构抓,实现机关“瘦身”、一线“强身”。二是社区构建“两委两中心”。“两委”即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两中心”即社区党建中心、网格管理服务中心,作为街道党建中心和网格管理服务中心向基层的延伸,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便民服务、网格化管理、代办服务、党建服务。三是统筹区域党建。按照“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文明共创”原则,整合街道区域内各种资源,吸纳驻街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任委员,组建“街区党委”。通过商圈党建、“红色联盟”、党建联席会制度、签订共建协议书等形式,推动街道社区党组织分层次与驻街单位、新兴领域党组织建立共建机制,实现区域内信息、阵地、文化、服务等互联共享。

充实工作人员,壮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一是设立社工编制。全市240个社区共设置1850个社工编制,每个社区6至8名,通过依规转入、组织选派、公开招聘,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副主任、网格管理员、辅警纳入社工编制管理。建立从社工编制人员中定向考录事业单位人员机制,打通社区干部成长通道。二是创新薪酬制度。参照事业单位标准,构建16级岗位薪酬序列体系,社区正职年平均工资4.29万元、副职3.89万元、工作人员3万元。三是严格考核管理。出台社区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社区社工编制人员实绩考核办法,对社区工作者实行“上评下”“下评上”“成员互评”,将考核评价结果与个人岗位调整、奖励惩戒等挂钩,形成竞争、传导压力、激发动力。

推动资源下沉,增强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功能。一是推进权力下放。下放街道服务群众办理事项59项、社区服务群众办理事项55项,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推行受理、办结“一体化”“一站式”,增强基层组织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权。二是减轻基层负担。制定街道社区任务清单、权责清单、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清理不应承担的事项近100项,取消证明类事项42项。打造能够办理民政、人社等7类47项公共服务事项的全程网上办理平台,提高为群众办事效率。三是实行网格管理。按照生活居住区、生产作业区、道路交通区划出基本单元网格,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网格组织架构,将党建、民生、维稳等工作沉到网格,推动“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实现区域统筹网格兜底,促进组织全域覆盖。

突出基础保障,筑牢城市基层党建坚强堡垒。一是突出制度保障。制定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的意见及“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5个配套规范,形成了“1+5”党内生活制度体系,大力推行“微课堂”“微讲堂”等体验式、开放式、互动式组织生活。制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作细则,打造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28个。二是突出经费保障。出台社区党建经费保障意见和保障资金管理办法,把“社工编制”管理人员薪酬待遇列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核定每个社区每年20万元工作经费。三是突出技术保障。打造“智慧党建”平台,纵向建立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管理体系,横向辐射6个县区经济区、36个街道、240个社区。推进“互联网+党建”,打破“限时限地限人”的束缚,强化对基层党组织实时监督、检查、考核和指导,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抚顺市望花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幸福新城区

着力构建区域联动、团结互助的组织体系。一是构架“三横三纵”网络。“三横”即区委与驻区40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合建立地区党建指导委员会,9个街道与驻街86家单位党组织建立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70个社区党总支与驻社区155家单位党组织建立社区党建工作议事委员会;“三纵”即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把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楼院,党小组建在门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党建工作组织网络。二是建立三级项目体系。把党建重点难点工作以项目形式推进,确定党建项目146个,区、街、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认领。将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作为三级党组织的“书记工程”,利用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解决16个社区阵地达标问题。三是推动各领域党建融合。城区9个街道、70个社区全部成立“大工委”、“大党委”,吸纳共建单位196家,区域化城市党建工作覆盖率达100%。实施“经常联系、工作联动、活动联办、阵地联建、党员联管、典型联树”的“六联”机制,在开放中推动区域内党组织共驻共建、互联互动。

用雷锋精神引领全域统筹、友爱奉献的志愿服务。一是用“雷锋号”志愿服务统领。在学校、社区、储蓄所、派出所等驻区单位中命名了15家“雷锋号”单位;在街道社区建立党员技能特长资源库和党员志愿者台账,培育“雷锋号”党员志愿者服务队108支,常备党员志愿者5600余人。二是用“雷锋情”党建文化铸魂。在社区党组织阵地内专设政治功能区,突出党旗、党徽、入党誓词等标识,将快递式服务、亲情式疏导、互助式帮扶等活动成果在党建阵地呈现,形成了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家”文化、“福”文化、“好人”文化。三是用“雷锋式”创建活动弘扬。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优势,开展“争创群众满意机关,争当雷锋式党员干部”实践活动,评选出雷锋式党员干部45人,有12人获评市级“百姓雷锋”,3支学雷锋团队获评“百姓雷锋团队”。

全力打造全域互动、富有特色的党建品牌。制定了“品牌化党建”工作实施意见,打造了各层次、各领域特色党建品牌162个。一是突出政治属性,把党的旗帜举起来。把给党员过政治生日作为制度固定下来,按党员的入党时间将政治生日贺卡发放到党员手中,同步开展走访慰问、重温入党誓词、义务奉献等活动。开设“社区书记论坛”,召开全区性论坛21次、微论坛200余次。打造“红色记忆”党史教育基地和“金色丰碑”党章教育基地,搭建了区域性党员群众学习教育平台。二是强化服务功能,把党的形象亮出来。开展“党员家庭代办站”活动,在楼栋之间选择骨干党员家庭建立代办站400余个,代缴费用、代管物件、调解纠纷、帮困解难。开展“党员义工”活动,全区7000余名党员到社区登记为党员义工,通过义工总部、义工俱乐部、义工活动园、义工服务站等组织平台,采取固定集中和日常随机的方式开展服务。三是实施凝聚工程,把党员群众聚起来。搭建“百千万党课在支部在基层”“让党员回家”“老年大学”“特色文体队伍”等平台,通过党课教育、寻找失联党员、兴趣学习班以及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把党员群众凝聚在党组织阵地里、凝心在党组织工作上。

营口市站前区:探索“四化一促”模式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升级

以区域化融合为切入点,下活党建“一盘棋”。构建四级联动体系,建立区委书记挂帅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对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检查;聘请党建志愿者,将党务能人、党员骨干充实到基层党建指导站中;推进街道“大工委”建设,统筹协调驻区单位及居民事务;实行社区“大党委”建设,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签订区域化党建工作责任书,形成区委领导和指导站包片、街道党工委负责、社区党委抓实的联动体系。构建互联互动体系,以省、市、区三级先进党支部为核心成立了片区党建工作站,将168家企业、20家市场、119个社会组织纳入到10个片区管理,机关、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结对联建,共结成对子102个,帮助居民就业1241人,跟踪培养党员227人,开展联建活动113场。将10个片区细化成245个网格,建立以责任区——楼栋党员中心户——党员信息员为框架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构建党员牵动体系,广泛开展以党员、居民、驻区单位人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联合行动。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均建立党建联系点,定期调研指导,为基层解决问题近100件;广大党员主动认领公益性岗位,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

以智慧化建设为着力点,用好党建“云平台”。打造“网站+”互动平台,建立了集一网通、一视通、一览通于一体的“党群e站”,推行“开放式大讲堂”“互联网+”等学习模式。开设诉求专区,接收意见建议1500多条,解决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等问题602件。打造“微信+”互动平台,以支部为单位,通过“微平台”向党员推送时事政治“微消息”2000多条,访问量30余万人次。组织不便集中的党员开展“微生活”,让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缴纳党费不再成为难题。探索试行“智慧+”互动平台,投入40多万元开发“智慧党建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党员管理、培训、活动、服务一体化。

以品牌化建设为关键点,打造党建“新引擎”。实施“星级管理”认证体系,全区13万多个家庭、近万名党员和500多个基层党组织全部参与“选星”“创星”活动,先后评选出“十星社区党委”24个、“十星党支部”204个、“十星党员”3200名。创建基层“问政问事栏”,统一配置征求意见箱、活页纸、便民袋,收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2000余条,并组织专业人士答疑解惑。开通党代表“会客厅”,把197名市区党代表按所在区域分为38个小组,每周六接待居民群众,已接待群众1万余人次,解决问题1046件。

以项目化推动为支撑点,夯实党建“主阵地”。在提高聘用制干部报酬的基础上,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全部落实了岗位补贴,基层干部全部落实了“五险一金”。对连续任满三届、表现优秀、群众公认的9名社区书记经考核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建立“互助关爱基金”“爱心超市”、党员服务站等项目,每年关爱党员群众千人以上。投资1400多万元,新建改扩建活动阵地130个。严格落实经费保障机制,每年为街道拨付经费60万元,为社区划拨经费18万元。坚持基层党支部书记全员轮训制度,提升基层党务干部整体素质。分领域制定了千分制考核体系,将年度工作任务分解量化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稳定3个方面22项414小项内容,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选任、评先选优中,全区共约谈党组织书记21人,调整党组织负责人10人,免职1人。

辽阳市宏伟区:推动各类资源和力量向基层用力把党建触角延伸到城区每个角落

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会治理“新体系”。一是让街道集中精力“谋主业”。对全区街道全部取消招商引资、经济创收等职能,全部实行“大工委”制,全部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全部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全部建立党建工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突出街道党工委抓党的建设、综合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二是让社区理直气壮“做主角”。全区15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大党委”,5个农村社区全部完成城市化管理体制改革,全部建立社区事务准入清单制度,理直气壮地把“编外”任务挡在门外。在全省建立了第一家“代行政府职能”的龙鼎山庄社区管理委员会,推动党建力量和各类资源向最基层集中。三是让支部贴近群众“当主力”。在全区社区中划分267个网格,建立楼院党(总)支部287个、楼栋党小组493个,形成了党委建在社区、党(总)支部建在楼院、党小组建在楼栋、党员作用发挥在责任区(岗)的四级网络体系。

打造以“党群共建”为纽带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是建立党建统筹机制,让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在街道成立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的基础上,所有社区都组建了党建工作联席会分会等议事协调组织,社区党委定期召开由驻社区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形成了在社区党委领导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多方共建机制,让辖区单位参与进来。全区58个机关党组织、27家企业与20个社区建立了“三方共建”联合体,每个社区都有1名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都有1名机关党员担任第一书记或党建指导员,519名“两代表一委员”在社区工作室定期值班,初步形成了党、政、企、军、警、民“六位一体”的区域治理模式。三是建立邻里自治机制,让党员和群众行动起来。各社区依托社区党支部和党小组,在每2-4栋楼成立一个邻里理事会,每个楼栋至少有1名党员理事。20个社区成立邻里理事会58个、邻里驿站212个,召开议事会107次、讨论事项156项,形成了“社区党委抓面、邻里支部管片、党员理事带楼院”的邻里自治格局。

增添以“多元服务”为抓手的社会治理“新动能”。一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建立稳定的社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每年拨付街道社区一般公共服务经费700余万元,落实社区每年12万元的服务群众和党建工作专项经费,社区工作者报酬和“五险”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坚持以市场化运作、项目化购买的方式承接社区服务事项,规范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成了社区文化中心升级改造,建成社区电子阅览室,建设街道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就业、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全方面服务。二是优化社区行政服务。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平台,健全了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区有街道服务中心4个、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20个、服务网格267个,开展各类服务236项。三是强化社区便民服务。设立民意直通车和民情工作站,创建“党员110”“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服务”“三民工程”“共产党员先锋工程”等党建品牌,组织在职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居民志愿者累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万余次,解决问题1084个,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

鞍山市铁东区福康社区:强化“三引领一保障”努力激发组织活力倍增组织力量

建强组织体系,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一是有针对性地建设社区“大党委”。在把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社区党委兼职委员的同时,针对辖区内“商铺密集、利益诉求多”的特点,让商铺中的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任兼职委员,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社区“大党委”已经成为协调解决辖区内大事小情的主渠道。二是整合网格化管理。为解决“多网并存、职能单一、资源浪费”的问题,整合党建、综治、民政等网格,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实现了“党建主导、多网合一、一网多能”。三是用好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在慈善公益事业上的平台桥梁作用,建立了党委联系辖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和成功人士制度,引导他们为社区作贡献。

健全工作制度,把基层党建制度内嵌于居民自治机制之中。一是实行群众事项首问负责制。将群众到社区办事时第一个负责接待的社区干部确定为首问责任人,能处理的当场处理,超出职权范围的及时上报。建立奖惩机制,对失责人员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和奖励工资。二是实行重大事项党内酝酿议事制度。对于首问责任人无法处理的重大事项特别是纠纷类事项,社区党委集体研究解决方案。三是实行重大事项“三会一代理”决策落实制度。“三会”即召开“居民协调会”形成决议;召开“居民听证会”,研究决定各类缴费标准;召开“居民评议会”,对事项办理效果进行评价。“一代理”即社区党委全程代理。2015年元旦,一小区因物业公司弃管垃圾堆积成山,社区党委紧急启动“三会一代理”机制,一周之内便请来了新的物业公司。

强化精准服务,把志愿服务从党员“独角戏”变成社区“大合唱”。一是开展普遍走访。开展普遍大走访,坚持把民生民情民意访深访透,用实际行动把群众工作做深做透,打消群众顾虑、赢得群众支持。二是建立重点联系制度。注重从一些生活困难群众的怨声怨言中,查找发现社区管理服务上的堵点和断点,通过建立班子成员每人联系5-6个困难户,社区干部每人联系3个困难户的方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解决群众诉求。2011年以来,服务队共入户走访居民4.5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7000余条,解决实际困难3000余个。如今,服务队已经从原来的3支增加到15支,每支队伍人数由原来的3到4人增加到10余人。

夯实工作基础,把队伍带好、资源用好。一是不遗余力培养年轻干部。开展“年轻干部实践培养工程”,设立了书记助理培养岗位,推荐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中任职,选派有培养价值的年轻干部担任网格长。二是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建立服务群众优先使用资金制度,任何情况下只要服务群众的事项需要用钱,其他一切事项都要为其让路。三是虚实结合建设党建阵地。建成了集社区办公、党群活动、志愿服务、居家养老、市民学校、看病就医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了联动服务的实体阵地。创建社区党建QQ群、微信群,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党员远程教育、在线咨询等服务,让社区党建工作充满朝气和活力。

猜你喜欢

街道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党员之家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热闹的街道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街道生活
党员标准是什么?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