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十大原则

2018-11-20

决策探索 2018年18期
关键词:立德原则育人

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扎根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思想基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场域,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渠道。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是大学立校之本,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应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把准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坚持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原则,发挥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功能效应;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守住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文化根脉等,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力,构建高校文化合力育人体系、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本文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政治文化发展新常态、大学文化建设新要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梳理了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应注意把握的十大原则,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把准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坚持主导性即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从根本上起到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高校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师生,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多样性即大学文化建设除倡导高校意识主流形态文化外,还要包容多元的非主流文化,鼓励多种文化百花齐放、共绽光彩,提倡大学发展自己的文化个性。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价值导向,从根本上规定和引领了大学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因此要用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同时,多元价值观冲突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只有在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下形成能够引领社会思潮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坚守住大学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一是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总方向、主旋律、总基调,把高校意识形态主导的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文化建设全过程,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过程,旗帜鲜明地坚守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二是通过大学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文化建设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多元文化共生共长的丰富文化资源,促进多样文化交流交融,突出办学传统和特色,打造既能凸显社会主义文化底色,又蕴含多元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格局。三是构建弘扬大学文化的社会主义特色,激发大学校园多样生态文化活力的共建共享大学文化体系,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感召力、感染力、生命力。

二、坚持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原则,发挥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功能效应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德树人是大学立校之本,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遵循;大学文化是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担当着文化育人的使命;高校意识形态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关键内核,具有“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坚持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引领,凝聚合力推进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原则,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立德树人”是高校改革发展“生命线”的地位和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坚持育人的正确方向。二是坚守育人为本,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导向、凝聚、熏陶、激励功能,发挥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贯穿于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教育管理全过程,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三是发挥大学文化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感化优势,以文化育人统筹凝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合力,建立完善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机制,挖掘整合育人的文化因素,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营造立德树人的氛围,发挥立德树人与文化育人协同推进同向发力的“合力育人功能效应”。

三、坚持主体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原则,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活力

大学文化实际上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群体文化,大学师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坚持主体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原则,有利于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活力,形成多主体参与的共建共享大学文化建设模式,培育大学文化的鲜明特色,构建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

坚持主体性与参与性相结合原则,一是充分激发大学文化的主体性,发挥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教师要用扎实的理论素养、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治学的作风、优秀道德品质感染人、引领人、塑造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同时发挥大学生自主性、思想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在文化实践舞台上展现才干、发挥潜能、散发光芒。二是注重培养建设大学文化的能力素质,增强教职工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丰富大学文化实践参与渠道方式,增强师生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发挥好校长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关键引领作用。“大学校长要站在时代高度,以战略家的眼光,对大学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要做大学发展的设计者、学术管理的主持人、大学精神的培育者、校内外资源的整合者”“要具备能够引领大学发展的能力”。四是通过提升大学文化有力整合大学人力资源,凝聚实现大学战略发展目标的各种力量,增强大学文化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形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主的大学文化。

四、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拓宽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载体平台

旗帜鲜明的显性教育模式能打造声势,彰显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模式能潜移默化渗透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核心价值,二者互为依托、相互补充促进、相互融合转化,能有效地增强教育效果。大学文化丰富的教育内涵、春风化雨的教育过程、灵活多样的传导载体、高雅奋进的优美环境、自主参与的方式等元素使其成为最具感染力、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传播阵地,成为塑造引导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主要路径,大学文化具有丰厚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势在必行。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是转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理念,树立文化育人、“三全”育人等现代教育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大学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教育活动、管理活动、服务活动,尤其要发挥大学文化育人的多样性、生动性、渗透性、隐蔽性、感染性,展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育人优势。二是有机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拓宽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域,创新引领模式、方法和途径,注意高校意识形态信息嵌入大学文化的艺术性、适度性,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我熏陶、自我教育,挖掘精彩纷呈的各种育人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好大学文化这个具有主导定力、传播张力、资源活力、载体潜力、育人动力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平台。

五、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环境魅力

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都是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武器,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符合教育规律。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必须抓好文化育人。文化育人活动的实践过程主要表现为具有能动性的大学生通过吸收、消化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方面的精神供养,一方面使其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创造出新的思想和文化成果,这样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完善自我,又能形成并发展新文化,进行文化创新与弘扬。

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一要构建理论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机制,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激发大学的主体动力,积极调动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倡党委部署、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学校主导,形成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理论实践协同育人体系。二要促进理论与实践共同育人制度化常态化,大学精神文化蕴含理论育人、实践育人理念,包含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理论实践育人元素,展示了大学作为先进文化高地的理论自信和多彩的文化实践特色,有助于树立大学文化自信,营造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环境魅力。

六、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原则,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政治保障,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是把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与大学文化内涵发展相结合,创造符合社会主义主旋律、独具大学文化特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大学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绚烂高地和前沿阵地,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助力器、净化器,因此加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是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原则,一是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原则贯穿到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将大学文化打造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源地、坚强阵地。二是依托鲜活载体切实加强大学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造贯穿大学核心文化价值观的“硬”条件、“软”环境。如“一处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景观往往积淀了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个体、民族和全人类的精神智慧。师生不仅能够从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精神价值,而且能借此潜移默化地塑造自己的品格、情感和价值观。”三是引领“虚拟”文化空间,借助新媒体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力度。

七、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守住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文化根脉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职能,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大学文化传承有利于坚守中华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有利于坚守大学发展历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传统,拓宽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脉,守住大学文化发展的“根”;大学文化创新有利于把准新形势下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有利于创新大学文化的内涵形式载体,增强大学的文化新资源新活力,抓好大学文化发展的“脉”。

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原则,一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厚植大学文化生存土壤,凝聚砥砺前行延绵不息的精神力量。挖掘学校优秀传统,激发大学文化发展的动力,使每所大学自身优秀的办学传统和精神成为构建大学特色文化的源头活水。二要赋予大学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时代精神,推进文化创新,使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大学文化发展的引领力量。运用网络新媒体融合扩宽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方式新空间,更新大学文化输出样态,使大学成为传承创造发展文化的重要聚集地、发源地。

八、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相结合原则,维护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安全

开放性是大学文化的显著特征,大学文化发展通过开放交流保持自身独特的文化生命力和文化魅力,实现大学的文化职能,树立文化自信。开放不仅会带来文化发展机遇,也会带来文化安全风险。“文化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影响国家安全的11个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安全主要集中体现在大学文化安全方面。因此,新形势下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相结合原则,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安全已迫在眉睫。

新常态下,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导权成为大学文化发展的主题和主线,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必须赋予大学文化发展鲜红底色,才能保证大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坚持开放性与安全性相结合原则,一是树立文化开放发展理念和文化安全意识,抓好大学文化阵地,维护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增强大学文化安全建设的主导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建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建立防控预警引导危机化解一体化的大学文化安全防范体系,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学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大学文化安全队伍建设,丰富载体途径,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让文化安全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全过程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构建开放安全的大学文化体系,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九、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原则,打开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格局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大学文化发展面临新的时代境遇。因此,大学文化发展要始终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步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反映时代精神、特征和要求,赋予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的“国际视野”“民族精神”,促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原则,一是确立面向世界的发展新站位,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立足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立足高等教育发展实际,不断丰富高校意识形态文化的内涵,打造具有世界格局、时代特质、民族底蕴、学校特色的高校文化,探索中国特色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和高校德育文化新样态。二是在博采众长中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系统、价值系统,用发展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民族气派应对全球化、世界性、国际化影响,在与世界对话交流交锋中传递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扩大中国精神的影响。三是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四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十、坚持系统性与互动性相结合原则,打造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丰富的、开放的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学文化是最有影响力、最活跃的社会主义文化子系统,是各种文化互动的中枢。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指路明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系统持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关键是精神融通、制度共享、行为互动和环境渲染。”

从系统角度看,要从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出发进行提前谋划、整体规划、全盘统筹,统筹协调好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持续科学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校内外资源,统筹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育人,保证大学文化建设的统一性、连续性、持久性,扩大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十大原则侧重点不同,它们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切实发挥实效,笔者希望这些原则对建设高校文化合力育人体系、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体系有借鉴作用,以推进高校意识形态文化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合力效应。

猜你喜欢

立德原则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严以修身”先立德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