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植的意境营造
2018-11-19徐莲杨森谢龙安李敏
徐莲 杨森 谢龙安 李敏
【摘 要】 注重运用植物配植来努力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四大元素之一的植物,一直被看作是营造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在现代中国特色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使其更好发挥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一直是现代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植;意境;营造
[Abstract]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o emphasize the use of plant matching to create a poetic and picturesque artistic conception. As one of the four elements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plants have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build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Therefore, how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is fine tradi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Chinese garden design and make it play a better role in garden design has always been the moder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in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plant planting; artistic conception; construction
意境营造,是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最高艺术标准,而作为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园林设计就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着力在古典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来达到一种诗情画意的情感,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营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1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植的意境概念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从设计到建设往往力求“寓意造景”[1]。园林的发展与进步往往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技术上,更体现在人文方面,其主要是要符合人们的精神需要尤其是审美需要,努力营造一种美好的意境,而这种美好的意境便源自于园林情感空间的营造。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初期并不注重这种意境的营造,一直到晚唐时期由于受到当时山水田园文学以及山水画的影响,古典园林的设计开始注重一种诗情画意的情感空间营造,而这种情感空间,就是意境的营造,是指通过植物、水等具体的园林要素来传递一种深远悠然、淡然忘我的情绪氛围,使得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完整的统一,从有限的空间而体会无限的乐趣,其虽然源于自然,却又高于自然,整个园林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巧妙结合,达到一种“虽为人为,宛如天作”的境界。[2]因此,努力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利用植物的配置等手法来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国家园林设计与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
2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植的意境营造手法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在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植物配植意境营造手法,总体上来看,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意境的表达主要依靠空间布局来完成,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疏密有致、动静结合
在利用植物进行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的过程中,还特别需要注意植物配植的疏密以及相应的动静要求[3]。树木花草是园林植物空间景观的主要组成要素,其数量、疏密以及动静等方面又往往根据园林意境塑造的具体要求来定。首先在疏密搭配上,要注意处理好点植、丛植以及群植之间的关系。在点植上,点植的植物往往更加引人注意,因此这种情况下多以高大的乔木为主,一般来说,中国的古典园林多以建筑、围墙和游廊等构成的封闭式的院落,这种院落如果不栽植植物,则显得突兀、单调,但如果过多地种植植物则显得拥挤,因此适宜进行点植,一般位于院落内部的角落等位置;在丛植上,一般适宜于较大面积的园林设计,其往往是点植与丛植相结合,以乔木和灌木等搭配进行配植,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主次关系,这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十分常见。
在动静结合上,则更十分常见,在静态处理上,往往由多种植物之间进行搭配,一般主要是由各种植物组合成各种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等;动态处理上,主要是利用各种植物的搭配并利用园内其他景观等构成一种纵深的空间,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流动性特征,这种处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同样十分常见,例如在园林景区内的各种道路结合道路两旁的植物搭配,从而给游人一种“移步景异”的感觉,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西湖景区以及颐和园等景区内的园林设计。
2.2 藏露相间、虚实相生
巧妙地利用植物配植来合理处理好藏与露、虚与实之间的关系,同样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塑造的有效方法之一[4]。中国古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和追求藏与露,藏而不露是古人重要的处世之道,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寄托,因此也反映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上,其往往借助于各种植物的搭配来進行幽深的意境,让游人自己去感悟,去体会,这种藏露结合的手法往往更加凸显了园林的意境,让人浮想联翩,而达到这种效果,则需要借助于各种植物的有效配植,从而使得本就不大的园林具有较强的深度感,达到“咫尺之间再造乾坤”的艺术效果,例如苏州耦园景观设计中,就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合理配植来使得楼阁等主景隐匿在茂盛的植物后面,若隐若现,十分含蓄;在宿州拙政园入口处,在经过兰雪堂进入景区中之前,就有借助于树木来进行“障景”,其综合采用了多种植物来进行群植,配合种植的孝慈竹来进行烘托,达到一种悠远深长引人入胜的意境。
除此之外,虚实结合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过程中十分注重的。所谓“实”为阳,“虚”为阴,在艺术表现上,则直为实、曲为虚;露为实,藏为虚;满为实、空为虚等等,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在意境的营造上所借助的最为主要的手法就是虚实结合。一般来说,园林植物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在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的同时,也往往考虑阴阳之间的相关转换,从而让虚与实之间产生变化,让园林的空间景观丰富多变而达到意境的营造。例如著名的宿州留园,其建筑空间处理十分精湛,在整个造园过程中综合运用诸如乔木、灌木、花草等不同植物,同时在颜色的明暗搭配上也十分讲究,构成了节奏明显、韵律突出、收放自如的园林空间体系,境内爬山廊贯穿全园,曲折、迂回有序而富有变化,景观各异,营造出一种意境悠远、含蓄的风格。
3 总结
总之,植物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境营造作用。需要设计者在充分地对园林整体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的基础上,深挖不同植物的文化内涵,综合利用植物配植的多种手法,合理选择不同的植物以及多种种植手法,努力营造诗情画意、天人合一的园林景观意境,从而给人以更好的艺术和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 陈晓刚,林辉.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之意境营造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07):1-3+11.
[2] 潘剑彬,李利,郭晶.造化风景承古意 自在园林有大观——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历史沿革[J]. 广东园 林,2009,31(01):8-13.
[3] 于冰沁,王向荣.论园林植物配植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和 文化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352-354.
[4] 唐莉英.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意境营造 [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10-22511+22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