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花季诗相伴
2018-11-19张仁斌
张仁斌
“有诗的童年,我们会永远留恋。”四年级的蒋诗彤说这话时,心中似乎正在酝酿着一首诗歌。
春天有花香,夏天有蛙鸣,秋天有落叶,冬天有雪花,而在铁岭县腰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园里,一年四季都有诗!
童年像条小溪,
涓涓流淌,
一路欢快地向前。
童年像条大船,
航帆招展,
驶向理想的彼岸。
童年像场美梦,
美丽多彩,
五彩而又斑斓。
六年级的郑治为自己的童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是呀,哪有少年不浪漫,谁不爱自己的花季,谁不愿与诗和花相伴,谁不愿在田野小河边被清风吹拂时,吟上几句?
三月春风到我家,
房前柳树又发芽。
蝴蝶树下翩翩舞,
燕子枝头叫喳喳。
春光里,七年级的刘蕊诗兴大发,在腰堡的校园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诗意少年?因为特色校园文化已伴随了师生们多年,秋阳诗社、《春晖》杂志、稻香文学社、孔子学堂,为腰堡的文教事业树起了里程碑。
铁岭市凡河农民创作协会会长、全国群星之星李林山老师创作的一段快板书中这样写道:
我再说说潘丽洋,
这位女子不寻常,
不但模样长得美,
干啥她都不白给。
尤其擅长写散文,
情真意切真感人,
全国参赛获金奖,
现在是腰堡学校副校长。
……
文中的潘丽洋,正是腰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2008年,潘丽洋副校长和一些爱好文学的老师成立了秋阳诗社。工作之余,他们用诗歌和散文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诗文中,那优美的文字,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还有表现出的蓬勃向上的精神世界,渐渐影响到了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同学,他们对诗歌和散文的兴趣,超乎人们想象。于是,众多热爱文学的学生和老师纷纷加入诗社。两年前,秋阳诗社又办起了《春晖》杂志,为师生们提供发表诗文的平台。如今,诗社成员已有学生80多人,老师30多人。
是谁,把金镰挥起,驱除邪恶扬正气?
是誰,把铁锤抡起,砸碎贪婪伸正义?
是谁,把金鼓狂击,冲破障碍破诡计?
是谁,把红旗高举,照亮征程映天地?
……
校园里,诗声朗朗,这是师生们正在举行“庆国庆,迎十九大”诗词比赛。在这次比赛中,秋阳诗社的师生共创作80余篇参赛作品,其中有20多篇获奖。
秋阳诗社创办至今,获得很多荣誉,被铁岭市授予“先进诗词基地”“优秀文化传承基地”;被铁岭县授予“特色文化基地”“优秀文化基地”……
2016年,稻香文学社又在学校挂牌成立。众多文学爱好者纷纷加入,积极参与到文学创作活动中。
“瓣瓣芳蕊耐寒霜,灿若彩霞喜重阳,万花竞艳不争色,一季风景我坐堂……”
又是秋风吹来的季节,菊花分外香,潘丽洋独坐窗前,静对菊花,思绪流淌。她觉得自己此时已经化作一朵菊花,弥漫着沁脾的芬芳,随着微风轻轻飘向四面八方。稻香文学社成立以来,师生们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多篇,其中60多篇在省、市、县各种报刊上发表,并有20多篇获得各种证书和奖励。稻香文学社还被命名为“辽宁省小作家基地”。
辽宁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孙洪海老师看到了稻香文学社的累累硕果后,欣然赋诗赞道:
腰堡稻香惠少年,
春晖一派暖禾田。
秧苗茁壮何愁长,
笑看前程自坦然。
2017年4月,孔子学堂又落户校园,传统文化回归到当代少年中间,这在当地也成了新鲜事,连家长都纷纷前来听课。有秋阳诗社成员为此作诗感叹:
孔子学堂开校门,
频闻喜鹊奏佳音。
读经诵艺尊先圣,
敦品励学裕后昆。
抱义怀仁轻世俗,
为亲敬老守天真。
炎黄子女彬彬礼,
神采飞扬四海钦。
一位陈姓家长在孔子学堂听课后,深有感触地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我也由此想到了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在家中,当父母看电视、打电脑、玩儿手机时,是否想到了孩子也会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今后,我们在家里要多看诗书经典,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这就是我在孔子学堂听完讲座后的一些心得和反思。”
诗意的芬芳和淡淡的墨香在腰堡校园里弥漫,使得这里的孩子有了多彩的童年,以至于刘佳宁同学在诗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不想长大,长大了,我的生活是否还会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