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8-11-19秦菘余美群陈静
秦菘 余美群 陈静
【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时机选择的合理性对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存在的影响。方法 研究内容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2例患者,对患者采用了行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按照手术时机的差异分成两组以便对比分析:急诊组患者(41例)采用了急诊手术;择期组患者(34例)采用了择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二尖瓣压力差、肺动脉平均压以及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左房内径发生的变化。结果 术前患者的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介入手术的时机选择特别关键,急诊手术的效果要优于择期手术,在临床治疗中要优先选择急诊手术。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手术;心肌梗死;重构左室;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9..02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突发减少或中断,心肌持久地缺血达1 小时以上,心肌发生坏死,急性心肌梗死也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当前,生活节奏在持续加快,社会公从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在增加,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腔存在急性闭塞,影响心脏的供血效果,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多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但是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关键,有必要通过实验对比加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2例患者,依据手术时机不同分成急诊组(41例)和择期组(41例)。急诊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51~79岁;择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56~77岁;两组患者存在差异的不影响统计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患者采用了经皮冠脉介入手术的治疗方式,急诊组患者采用了急诊手术的治疗方式;择期组患者采用了后期选择日期手术的治疗方式。
1.3 对比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7.2,数据对比采用(x±s)的方式加以体现,借助t来进行检验,数据分析采用率%来表示,P<0.05说明数据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对比价值。
2 结 果
术前患者的指标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指标有了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冠状动脉患者常发的急性症。当前,冠心病的治疗多应用介入治療,冠心病患者如果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由于发生持续性扩张,外形会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心室的形状、厚度以及容积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心肌梗死发生后容易导致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判定的重要依据是左室重构的效果。梗塞血管,如果是前降支对心功能影响大,如果是小回旋或右冠影响相对小一些,梗塞血管和其他血管供血有关,而缩小梗死面积、快速恢复左室的血流效果并提升心功能是保证左室重构效果的基础,也是预防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及其它并发症的关键所在。当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式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大量临床结合表明此手术安全可靠,但是手术方式有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
心室重构的主要作用是对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实施左心室扩张和外形改变,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左室重构的目的是尽量缩小发生梗死面积,恢复左室的血流动力,改善心功能指标,防止其它并发症以及心力衰竭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后影响到左室重构,心力衰竭容易发生,仅通过药物难以保证治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左室舒张末径与收缩末径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 较高病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发生急性ST抬高型的心肌梗死事件事,患者发病后早期左室功能对于心脏主要存在的不良事件中具有一定的预测分析价值,左室重构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主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经皮冠脉实施介入手术可以降低患者发病后左室容量的扩大,增强心脏的射血能力,对于心肌梗死后的预后起到效果。这是由于经皮冠脉实现介入手术可以使用严重狭窄或发生阻塞梗死动脉实现再疏通,使发生梗死后功能受损的部位恢复心肌的正常功能,经皮冠脉介入手术后有助于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效果,可以为病变后受损的冠状动脉提供相应的侧支供血。另外,经皮冠脉介入手术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重构效果并提升心功能,可有效抑制左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如果患者错过经皮冠脉介入手术的最佳治疗时机,会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手术治疗会降低已扩大的左室容量,抑制心室重构效果。
结论 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介入手术的时机选择特别关键,急诊手术的效果要优于择期手术,在临床治疗中要优先选择急诊手术。
参考文献
[1] 潘春萍,陈建平,刘 林,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因素[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8):167-168.
[2] 刘海滨,孙志安.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多因素分析[J].河北医药,2015(3):207-208.
[3] 刘 红,李志东.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相关因素分析预测及机制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231-232.
[4] 刘亚波,杨家洋.CYP2C19正常代谢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5(5):108—109.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