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文化”滋养阳光人生

2018-11-19徐绍妮

中国德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社团学校老师

初夏时节,柳新荷翠。5月18日清晨,北正街小学恒大校区4班的毛子涵早早起床来到学校门口,身穿白绿校服,胸带“文明校园 快乐北小”的红绸,面带微笑,用清脆甘甜的声音欢迎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老师,欧啦啦!”“同学,欧啦啦!”

“欧啦啦”是北正街小学独创的快乐手势。它的含意很丰富:礼貌问好、欢迎、谢谢、再见、提醒、安静……只要看到欧啦啦手势,师生们就有一种文明守礼的默契、遵守规则的警醒和无限的快乐。在北正街小学,“欧啦啦”传递的文明故事有很多。

“欧啦啦”快乐手势只是武陵区北正街小学快乐文化的一个缩影。校长褚俪华谈及以“快乐文化”为核心的德育理念时表示,多年来,北正街小学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立德树人,将“快乐文化”作为德育的沃土,悉心培植,让每一位孩子充满阳光,为他们的快乐人生奠基。

在快乐活动中育德

孩子的童年成长应该充满快乐,快乐的童年让孩子的人生充满阳光。北正街小学围绕“快乐文化”,创编《北正街小学文明礼仪歌謠》,将其悬挂在校园醒目位置,学生每天放学时可以吟诵。学校自创“欧啦啦”礼仪手势,让“欧啦啦”成为快乐文化的一种符号,成为传递文明故事的一种符号。

“欧啦啦”礼仪手势传递出来的快乐、文明仅是学校德育的一个缩影。学校还以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快乐的学校文化氛围,关注孩子们在学校的每一分钟,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快乐学习、陶冶情操。

运动对于学生成长和性格培养的作用毋庸置疑。学校创设快乐项目—阳光锻炼大课间,让孩子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增强,让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充满了阳光与自信。同时,围绕球类运动尝试开展“人人会一种球”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球类。阳光快乐的学生们先后斩获国际青年机器人世锦赛(英国赛)中的机器人溜溜球挑战赛冠军、第九届“鲁能·德馨杯”国际少儿足球邀请赛校园甲组冠军。

坚持社团育人,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现如今学校已成立足球社团、丝弦社团、民乐团、舞蹈社团、合唱社团、美术社团等二十多个丰富的社团,每周定时开设社团课,不仅为学生营造自主、健康、全面的成长平台,社团小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学校丝弦社团选送的节目,顺利入选由戏曲家协会主办的第八届戏曲艺术节,并将于7月底赴张家港市进行巡演。学校少儿艺术团的合唱节目多次获得湖南省少儿类合唱比赛一等奖。舞蹈节目参加湖南省教育电视台春晚、央视曲艺春晚均获金奖,两台“童心向党”歌咏会节目被省、市文明委层层推荐至中央文明办,在中国文明网上展播。

学校创新开展“一月两周三礼四节”活动,即教师发展月,文明礼仪周和读书周,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快乐童年”游戏节、“快乐动手”科技节、“快乐运动”体育节和“快乐展示”艺术节。

在教师发展月,老师们诵读、演讲、上展示课,开展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文明礼仪周定在开学的第一周,旨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读书周定在四月,学校举办故事赛、图书漂流、语文节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学校分别为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的的学生举办入学礼、成长礼和毕业礼,通过仪式促使学生学习爱与感恩、学习责任与承担。“快乐四节”更是激发了学生创造发明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参与和成长的快乐。

在快乐课堂上养性

“忽然感到我们学校的课堂太有趣了,课堂上不再充满老师的唠叨,而是充满了欢笑,我们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北正街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课后对老师说。

原来,在五年级科学课“传热比赛”这个教学单元中,徐绍妮老师利用铜铁传导架易产生误差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将器材进行改进,减小实验误差?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感温变色杯产生灵感,让传热现象通过肉眼可见的方式呈现。学生们还通过网上查询,发现一种叫“感温墨水”的新型材料,并用它对现有器材进行了改进,有效地减少了实验误差。学生在有趣的实验教学中快乐地学习,真切地体验到求真和钻研品质的可贵。

在语文教学中,吴雅林老师还尝试将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在二年级语文“断织劝学”的教学中,她通过收集、了解、讲述孟母教育孟轲的一些小故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懂得了学习和做事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老师借机循循善诱,让学生体会孟母的苦心,感受母爱的伟大,进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

立德树人,学科有为。近年来,学校突出“乐学”理念,打造“乐疑”课堂,以学生的疑问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生疑”中享受思考的快乐,在“解疑”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升疑”中享受发展的快乐,让学生的天性充分释放。

最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开发的特色和个性课程。校长褚俪华认为,熟读经典、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是快乐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还是传承中华文明、修身养性、培养德行操守的重要途径。每天清晨,学生们在10分钟“快乐诵读”小课堂上诵读经典美文,校园书声琅琅。每天15分钟的“快乐书写”小课堂,学生们伴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声,静静地书写,在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中,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中,学生们胸中增添了几分丘壑,也在体会人生书写的一笔一画、一张一弛。

快乐课堂的创设,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在快乐课堂上享受乐疑、乐学、乐创带来的成功和愉悦,学生们的心性得到升华,产生了“我自信,我快乐,我成功”的个性体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倾情展示、尽情交流,发掘了创新的潜能,使课堂上也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充满快乐,“个性之花”充分绽放。课堂真正成为舒展个体生命灵性的舞台。

在快乐共育中修身

北正街小学的老师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力量,还要开放思维,开放空间,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底色。

学校提倡家校共育,德育对家长开放。北正街小学的很多活动设计,关注家庭教育,主张在家长快乐陪伴下共同完成,如亲子绘本制作、亲子共读、亲子快乐运动会、亲子快乐游戏节等。在一次亲子游戏节活动中,一名学生父母正在闹离婚,可学校设计的亲子绑腿走项目要求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拗不过孩子的强烈要求,父母来学校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当父母参加完比赛看到孩子满足和幸福的样子,两人内心的坚冰渐渐融化了,他们懂得了陪伴孩子长大的责任,和谐的家庭关系从此开始。

北正街小学创新教育手段,家校联手将德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除了分年龄、分对象设计学生家庭习惯作业的共育方式以外,学校还与家长无缝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快乐成长。对此,北正街小学恒大校区19班的班主任老师赵越有深刻的体会。邻班有一位男生和19班上一位男生一起学播音主持,邻班男生想找这位男生玩,就堵着他不让上厕所,由于表达方式不当,致使这名内心相对脆弱的男生出现了畏惧情绪。这时候,赵越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和家长一起教给他应对的方法和策略,并鼓励他要坚强,让他恢复了往日的快乐。

学校与社区共育也是北正街小学开放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学校利用春秋游开展社会实践,倡导学生利用雷锋日等时间在校外开展志愿服务,学雷锋做好事,学生们从社会实践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建民巷里的小雷锋”等学生美德事迹频见报端;多才多艺、助人为乐的谭笑被评为武陵区“最美少年”;曾就读于北正街小学的常德市“美德少年”姚子娴,六年级时代表常德参加第七次全国少代会,习近平总书记第一个和她握手。

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北正街小学“快乐文化”的滋养,定会为孩子们一个又一个阳光、快乐的人生奠基。

【徐绍妮,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北正街小学副校长,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秦 岩

猜你喜欢

社团学校老师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学校推介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