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视域八种方法”:论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教育
2018-11-19薛国凤
学校、家庭、社会这三种教育力量要协同起来,时时处处为少年儿童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少年儿童自己去参与、去实践,并在做、看、听、想的参与实践中完成对个人理想信念的思考、选择以及进一步的建构。
现代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充满着新奇事物和体验的社会,同时也是个性得到张扬的社会。但基于现代社会所带来的碎片化、离散性甚至高个性化,我国少年儿童的整体精神生活状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表现为对社会生活的要求与诉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表现为奋斗的理想式微与信念缺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也曾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理想信念是关系一个人、一个社会存在意义与发展状态的本源。但就个人而言,理想信念不是自发形成或自动发生的,而是在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过程中逐步得到确立和坚守的。所以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对属于社会与民族未来发展之根基力量的少年儿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当下也是未来要一以贯之的任务。
在教育范畴内,理想信念教育属于德育范畴,本性是一种信仰教育。而信仰又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信仰为“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等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也有人形象地说“人生如屋,信仰是柱”;而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之箴言并不只是对长征路的概括,它更是一个人整个人生路的行走箴言,也是一个民族发展之路的箴言。所以信仰永远不会过时,与之相联系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但不会过时,还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应对时代挑战中坚守和传承已有的优良精神,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育方式,夯实个人和社会发展之精神之源。
一、积极建立理想信念教育的“三重视域”
理想信念教育关涉处在复杂现实社会中的人的精神发展,因此以什么样的视域理解理想信念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形式与方式。视域作为精神之“观”的范围,直接影响着对事物理解的广度与深度。在现时代,要有效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至少应建立起以下三重视域。
一是建立价值论视域。无论是生活理想、职业理想还是国家理想、社会理想,本质都是一种价值赋予,而价值具有属人性,其存在旨趣在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有用性的表现。所以在今天,当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必须把握理想信念的这种价值赋予性。不过,这种价值赋予不具备“给了就接受”的必然性,还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环境对少年儿童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与少年儿童自身发展的价值诉求结合起来。显然,一个人的价值诉求虽没有优劣的绝对区别,但却有高层次和低层次之分,比如马斯洛的五种需求层次理论就决定了人的价值追求的高低。少年儿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力量,代表国家意志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少年儿童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观,防止少年儿童仅从“物”这一低层次角度解读价值,要帮助少年儿童从“人”的实现角度解读价值并确立起个人理想信念的价值目标指向;此外,教育工作者也有责任建立起正向的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与个人价值取向的融合。
二是建立生态化视域。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存在一定的理想信念教育。这种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共生的一种存在,也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存在系统,因此须以生态化视域考量理想信念教育并营造生态化教育环境。从前者来看,生态化视域下的少年儿童理想信念教育首先是使发展中的少年儿童学会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同时包括政府、社区、家庭等在内的社会也须为少年儿童理想的确立和实现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一致性的支持,来积极促进社会理想内化为个人理想;从后者来看,理想信念教育的进行必须充分考虑教育主体、教育过程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动态协调关系,在教育者、管理者与作为受教育者的少年儿童等主体以及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要素之间营造一种教育生态空间,形成彼此有机关联且整体协调的运行态势,以构建起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态系统。
三是建立微文化视域。微文化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2010年前后爆发式兴起。微文化是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使用使人们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加关注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文化格局”[1]。微文化是新媒体的重要产物,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而逐渐成长为一种微哲学的存在。今天的少年儿童随时随地处于这种微文化环境中,微文化成为少年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并以“短、快、新、奇、萌”等符号方式和可读性、亲近性、实践性、个性化以及娱乐化等鲜明特征被少年儿童所广泛接受和认同。微文化的发展不仅极大冲击着理想信念教育的传统说教式、单向化、程式化等方式,也创生着新的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和方式。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微文化内涵,深刻认识其本质,建立微文化整体视域,积极利用微文化的正向力量,以平等化、对话化、生活化、实践化等为关键词赋予理想信念教育以新的实施机制。
二、牢固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八种方法”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一种,虽无定法,但也有方法可探可寻。不过重要的是,精神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所以这些方法的运用必须从精神培育与引领角度去理解。
方法之一是用心灵情感去打动。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信仰教育,因此须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价值取向方式去进行教育。理想信念具有社会获得性,其生成与社会机制、心理机制有密切关联,因此理想信念教育的进行绝不能脱离人的情感和意志来进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服务于少年儿童成长的,针对的是人的工作,为此必须真正认识儿童本质,了解身边孩子的个性特征与所思所想,善用各种课程教学、班队会、校内日常活动以及校外活动等教育形式,共情同理,以心陪伴,在和孩子一起成长中,帮助和引导少年儿童形成正确且坚定的理想信念。
方法之二是用民族精神去传承。历史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之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从我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教育的养分。革命历史中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代代先辈斗争精神的体现,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发明以及农历、书法等都是先人极高智慧的体现,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思想则是对国运和家运的辩证思考……这里面蕴含的精神需要毫不动摇地进行传承。民族精神之所以成为民族精神,就是因为它或许有形式上的变化,但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湮灭。在这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肩负同一且统一的责任。
方法之三是用榜样力量去引领。“向榜样学习”,不仅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导,同样适用于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塑造与形成。少年儿童理想信念形成過程是一个进行社会性学习的过程。“学”的本义是对年长人的模仿,尤其是对“有德者”的模仿,但今天随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确立,少年儿童理想信念教育的完成不再只是一个单纯模仿榜样或机械效仿榜样言行的过程,而是一个和榜样对话的过程。教育者要善于在少年儿童与榜样人物之间建立起一种对话机制。通过对话,让少年儿童理解榜样人物真实的生活背景,理解榜样人物行为发生的原因,感受榜样人物作为普通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平凡举动。这样通过对话,当榜样人物不再高高在上,不再被符号化,而是被还原成少年儿童身边可以联想到的,甚至可接触到的其他普通人的行为时,榜样身上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以及美好精神就会被少年儿童深深认同和信任,并当现实生活出现类似场景时,少年儿童会主动完成学习迁移和行为转化。
方法之四是用生活责任去强化。英国学者科林·布朗曾说“信仰若不触及生活,就是不值得信赖的信仰”[2]。所以,理想的实现要融于生活当中。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总是要承担更多的真实而现实的生活责任,比如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事、对社区、对社会、对国家等都有不同程度或性质的责任承担。对少年儿童来说也是这样一个过程,需要其在个人现实而真实的生活中,通过个人不同阶段不同责任的承担去推动对理想及其实现的理解,去体悟个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以及社会政治理想在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和实现过程。这种生活责任的担当不仅是一个人独立思考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尊重自己,为自己成长和发展坚定理想和信念的过程。
方法之五是用地方文化去培育。美国著名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认为人长大后的知识和智慧就像一粒种子,但这粒种子需要生长所必需的沃土,她说“童年时光正是培育沃土的时机”[3],这里的“沃土”便是指儿童在所生活的周边自然环境中获得的感性的情绪和印象。儿童成长的环境首先是家乡环境,教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不仅是强调教育对少年儿童所生活的真实世界的回归,也是对地方文化建设提出的教育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也启示教育领域应该美化、优化和丰富少年儿童周边生活的隐性环境,从而实现少年儿童态度的转变或养成,进而形成情感并外化为行为。重要的是,在服务于少年儿童理想信念形成的地方文化建设中,不仅要突出红旗渠、大别山、红船等这样的强固政治理想信念的红色文化,也应该突出体现对少年儿童道德、生活与职业理想信念有着引导作用的一般生活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让孩子最大程度地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中,并在自己所能感受的真实世界中理解与形成理想信念。
方法之六是用社会资源去濡染。“润物无声,静待花开”,是对包括道德在内的理想信念进行教育的一种最好效果描述。理想信念教育不能靠简单的知识灌输,不能靠纯粹的说教,而是要少年儿童在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体验与交流引导中逐渐生成。这种全方位的社会生活体验需要放到广阔真实的社会中去,因此积极调动社区、社会场馆、学校、家庭、政府机构、公司企业、乡村甚至市场等任何一种大大小小的社会资源,设计和开展具有针对性、互动性、普遍性或者时效性的主题实践体验活动,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使其成为对少年儿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场所和机构,让少年儿童把对实践的观察、问题的发现、情感的触碰、行为的互动等结合起来体验,反思真善美等价值观,反思国家、社会与个体的关系,并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并建立自己的观念,应该说这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种绝佳方式。当然,这一点也对社会资源开发与打造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方法之七是用新媒体平台去深耕。本着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本要求,无论是从学校德育还是从少年儿童组织教育角度看,理想信念教育都是一种集体化的共识教育,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微文化的盛行都使理想信念教育在非正式和非正规教育平台上具有了更明显的个体性特征,少年儿童个体不仅可以更容易更大量地获得所传播的信息,也具有了发布信息的主体地位,“每个个体均能够成为多点辐射的信息源”[4],传统的、权威性的信息来源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要深度利用新媒体构建的网络平台,正确认识虚拟空间的“真实环境”,不排斥,不漠视,不扭曲,不滥用,充分发挥其优势,积极与实体生活世界充分而恰切地融合起来,通过良性的互动促使少年儿童明辨负面信息,把握正向的价值观。
方法之八是用实践活动去锻造。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认知和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来填平。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一般来讲,抽象的价值观很难通过知识教育获得实现,因此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得到巩固,不在于其所学习到或确定了的理论基础,更在于其对现实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人、处境或事件的更为理性、准确和深度的认识与评价,而完成这一点需要少年儿童去广泛接触并真实参与到复杂的社会生活世界中去。因此,少年儿童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是一个停留在纸面或口头的事情,而必须是一个帮助少年儿童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学思行”相结合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校、家庭、社会这三种教育力量要协同起来,时时处处为少年儿童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少年儿童自己去参与、去实践,并在做、看、听、想的参与实践中完成对个人理想信念的思考、选择以及进一步的建构。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继而思、继而信、继而行……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逐渐得到确立和巩固。
最是信念力无穷。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胜利之“钥”,理想指引人生或社会的方向,信念决定人生或社会的成败。为此,新时代的少年儿童,要积极主动构建与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新时代的教育者,更要潜心学习,主动思考,创造环境,为帮助少年儿童形成完整而正确的理想信念而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裴艳庆.论微文化在当下社会的发展现状[EB/OL].[2018-05-20].https://wenku.baidu.com/view/98fa4f19b9d528ea80c7794b.html.
[2]科林·布朗.历史与信仰:个人的探询[M].查常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1.
[3]爱德华·威尔逊.大自然的猎人[M].杨玉龄,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
[4]潘才奎.新媒体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J].人民论坛,2018(1):114-115.
【薛国凤,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