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大有希望(上)
2018-11-19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开发区与深圳等经济特区一样,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真实写照。
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根据这一指示,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随后,中国正式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先后建立了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5年7月,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政府联合创办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深圳科技工业园区,拉开了创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序幕。此后,在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浪潮的驱动下,各类开发区开始出现。
1992年至1994年,国务院第二批批准了营口、长春等1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至2002年,国务院第三批批准了合肥、郑州等17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各省市也都在建立各自的开发区,全国范围掀起了设立开发区的热潮,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开发区建设呈现迅猛发展之势。这是中国开发區历史上大规模扩张的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区由东部沿海向沿江、中西部内陆城市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走进新时代,“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又为中国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2018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其中包括2543家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552家、省级开发区1991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版《目录》更好体现了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有964家开发区,比2006年版增加216家;中部地区有625家开发区,比2006年版增加224家;西部地区有714家开发区,比2006年版增加425家;东北地区有240家开发区,比2006年版增加110家。
40年来,中国开发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沿海到内陆,我国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平台、载体利用,在开放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窗口、桥梁作用,为国民经济增添了活力。
大连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龙头。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大连开放布局不断优化,开放领域日益扩大,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活力。自1985年至2017年末,我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8803家,实际使用外资1091.07亿美元,目前大连共有114家世界企业投资了267个项目。引进了美国英特尔非易失性存储器、固特异轮胎,德国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扩产、蒂森克虏伯,日本松下电器冷机系统、山崎马扎克机床、日产汽车,韩国翰昂空调,以色列IMC国际金属切削等先进制造业外资大项目,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引进了日本欧力士金融产业集团、美国IBM、印度塔塔、马来西亚柏威年商业综合体、新加坡丰树物流园等现代服务业外资项目,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全市外贸进出口累计完成7544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3855亿美元,自营进口3689亿美元。在60多个国家(地区)以新设、并购或参股等方式对外投资设立企业达750余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56亿美元,实际投资85.78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近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7%。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不断实现突破,在全市对外开放中发挥了引领示范和重要支撑作用,使大连在东北地区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愈加彰显。
作为全国最早以发展服务业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30多年前,虹桥开发区试点面向国际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成为“全国首创”土地批租模式。从虹桥机场一路向东进入市区前必定要穿过虹桥开发区。延安高架两侧有着众多现代化商务楼宇、酒店、展馆……而在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乡村田园。1988年7月8号,位于娄山关路东侧、仙霞路南侧占地1.29公顷的土地,首次公开向国内外招标。7年后,地块上耸立起上海首幢外商独资的大楼——太阳广场。此时,土地批租已为上海创造了上百亿元的收入,长期被无偿划拨、无限期使用的土地,在市场经济中恢复了它“财富之母”本色。成立之初,除了市政府拨给的首笔开发费用3500万人民币,开发区再无更多资金可供调遣。在市政府支持下,开发区通过设立合资企业虹联公司,走上引进外资建设之路。通过利用外资,开发区内矗立起一座座功能各异、品质高档的楼宇、展览展示场馆,展会、商贸、办公等商务活动无比繁荣。虹桥开发区成为外商青睐的投资“热点”,入驻开发区的中外客商和贸易机构目前有2700多家,区内经政府批准的项目合同投资总额超过52亿美元,每平方米土地实际利用外资达5900美元,产出效益全国最高。随着虹桥开发区的建设,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不断集聚,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卓有成效。当前,根据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定位,已过而立之年的虹桥开发区正盘活区域内存量经济楼宇,这一上海首个国家级开发区已经再出发!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经过30多年的壮大,已由瓦砾、荒滩的0.62平方公里一期开发,发展成为环境良好、功能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成为秦皇岛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先后荣获“全国投资环境40佳”“ISO14000国家示范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数据产业最佳基地”“2013中国创造力开发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中国绿色发展开发区”等多项荣誉称号。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出海口,秦皇岛开发区在发展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基础优势,节能环保、数据产业、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自2008年10月秦皇岛开发区提出建立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打造“中国数谷”以来,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IBM及其他高端IT行业的人才、技术、科技信息等资源正源源不断地涌入秦皇岛开发区,已有近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园等吸引一大批京津地区高科技人才和科研项目,数据产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秦皇岛开发区目标非常明确:举全区之力,打造开发区的“政策洼地”“服务高地”“创业福地”,改写开发区经济版图,真正成为河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增长极的排头兵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强大增长极。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回顾建设发展历程,再次明确“四区一阵地”的愿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技术创新示范区、深化改革先行区、宜居宜业绿色城区、高精尖产业主阵地。1991年8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筹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8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15.8平方公里)。2002年8月,国务院批准开发区扩区24平方公里,加上北侧绿化带,总面积达到46.8平方公里。2010年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兴区和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开发区面积进一步拓展。目前,开发区从业人口20余万人,常住人口超10万人;工委、管委会共设26个部门、35个事业单位,13家驻区职能局,水务、供电、燃气、热力等专业公司和金融机构,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服务。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指出:“要抓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区企业从最初的十几家到目前2万余家,包括奔驰、GE、拜耳、ABB、京东等8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120多个项目,投資总额近千亿美元,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工程和医药、汽车及交通设备四大主导产业。
从1984年12月国家批准南通、连云港最先设立开发区,到今天全省拥有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34年来,江苏开发区建设中不仅出现全国第一个中外共建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全国第一个地方自费开发的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更形成一系列领先全国的优势。在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江苏省26家参评经开区全部位于前110名,在前10强中占了4席,其中苏州工业园区蝉联第一,并获得“科技创新”“对外贸易”两个单项第一。开发区,不仅集聚了江苏发展的优势,更成为全省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先行军。江苏是外贸大省,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二,开发区始终以压倒性占比充当着外贸先行军和主力军角色。2017年,全省电子信息业进出口14728.8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36.8%;机电产品出口16200亿元,占总出口额的65.8%。
实践证明,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下,国家决定举办开发区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也是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的一个伟大实践,还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大创举,同时更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