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 伏尔塔瓦河流经的“门槛”(上)
2018-11-19吴丽晖
吴丽晖
离开布拉格的前一天,我们最后一次从老城广场走向查理大桥。隔着波光粼粼的伏尔塔瓦河,对岸古老典雅的屋宇沐浴在晚霞中,熠熠生辉,仿佛天上宫阙般华美辉煌,布拉格城堡高踞于天际线上,在金色夕阳的背景下,黑色的剪影透着神秘庄严,好像一幅穿透历史尘埃的油画。黄昏时分的老城广场依然人潮如织,查理大桥前也依然川流不息。
旅伴忽然问我,“布拉格好像永远挤满了游客,你说,本地居民会是什么感觉?”我想了想说,“这里好像不是属于布拉格人的布拉格,而是全世界的布拉格……”欧洲之心、万城之母、黄金般的布拉格!这座城市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她容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好似每天都在过着音乐节、戏剧节、狂欢节或者其他叫不出名字,却热闹非凡的节日,空气里涌动着梦幻的气息,这一切,让布拉格成为一座令人迷醉的魔力之城。
红色之城
假如用一种颜色来描绘布拉格,毫无疑问“她的名字叫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一定会登上高处,去俯瞰这片醉人的红色。
布拉格城堡观景台是俯瞰的第一选择,如同这一路走过的萨尔茨堡和克鲁姆诺夫,属于贵族的城堡总是高高在上,视野广阔;而佩特任山上的电视塔是现代派建筑的至高点,它比城堡更高,脚下的布拉格呈现出苍茫气象;还有一处受欢迎的高点是莱特纳公园,提供了观赏伏尔塔瓦河以及河上众多桥梁的最佳視角。
不同的高处,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布拉格风貌,但永恒的是那不变的“红色之城”。
高堡之巅
所有制高点中,位于城市东南方向的高堡是最高的一处,如果想要寻找躲避如潮游客的幽静所在,清晨的高堡是一个极佳选择。
作为布拉格以及波西米亚王朝的发祥地,始建于十三世纪的高堡埋葬着大批捷克名人,其中不乏著名音乐家、画家、文学家长眠于此,这使得高堡成为了一处艺术爱好者们的朝圣地。
墓园紧邻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像一座小型花园,绿树葱茏,清幽怡人,千姿百态的墓碑每一座都独具匠心,有宗教故事的雕塑,有雕刻墓主人头像的,有的墓碑高大如纪念碑,有的则小巧玲珑,其中以音乐为主题的最多,有小提琴状、钢琴状的,还有缀满音符、雕刻五线谱的……简直就是一座雕刻艺术的露天展馆。
长眠于此的艺术大师包括音乐家贝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诗人聂鲁达和画家穆夏。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是捷克古典音乐和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在捷克家喻户晓,其中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以细腻的音乐笔触描写了捷克“母亲河”的生生不息,传唱久远。音乐家还为这一乐章亲笔写下诗篇,“伏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经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小溪,一条清亮,一条温和,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顺着圣约翰峡谷,伏尔塔瓦河奔泻而下,冲击着悬崖峭壁,发出轰然巨响……而后,河水越加壮阔地奔向布拉格,流经古老的维谢格拉德(布拉格城堡),展现出她的全部瑰丽和庄严……”
就在音乐家长眠的高堡墓园,我们恰恰可以从极佳的高度与角度俯瞰斯美塔那和布拉格人的伏尔塔瓦河。脚下,青翠的葡萄树丛中,红色屋顶点缀其间,天空浅蓝,河水灰蓝,壮阔的伏尔塔瓦河宛如一匹温暖的绸缎,铺陈在布拉格的大地上,就像音乐家所歌唱的那样,“展现出她的全部瑰丽和庄严”。
这就是高堡,布拉格的发祥地,这就是布拉格,伏尔塔瓦河尽头的黄金之城,这就是伏尔塔瓦河,使捷克人民和波西米亚文化生生不息的母亲河。
迷幻广场
老城广场,布拉格的中心,是这座城市最梦幻最文艺的所在。
街上的表演者来往如织,穿梭其间感受着独属于布拉格的热闹,仿佛置身一场盛大的晚宴,被充当使者的艺术家们热情迎接。
我喜欢打量广场上那些表演者:叠人塔的青少年,这一天,有好几个团队在广场上表演,彼此发出挑战,引得路人争相围观、欢呼鼓掌;拉小提琴、弹吉他或者其他不知名的古老乐器的街头艺人,吸引着我们驻足观赏,看那一位外表沧桑、演奏着我完全陌生的乐器的老者,他符合了我对流浪艺人的终极想象;马车夫、流浪歌手、装扮成死神或者阿拉丁神灯的古怪行为艺术者……还有魔幻泡泡秀的表演者,为老城广场增添了更多的梦幻色彩。
我喜爱这一切,更胜过观看广场四周那些历史悠久的经典建筑——市政厅、泰恩教堂、天文钟、胡斯雕像……只因这里有着一种独属于波西米亚的自由空气。
坐下来喝一杯,静静感受这一切,会醉在这梦里不愿离去。
正午的老城广场,当西南角的天文钟鸣响的时候,人们总会聚集在市政厅的塔楼下,仰望十二圣徒相继出现,钟面两侧的人物雕像随着钟声摇头,仿佛在表达尚未享尽人间荣华、不愿就此离去的遗憾,好似在说,人生得意须尽欢,狂欢的时候开始了。
另一个同样在正午时分吸引了很多游客的表演,是布拉格城堡旧皇宫(现为捷克总统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官邸)前的卫兵换岗仪式。与我国庄严肃穆的国旗班换岗有所不同,布拉格城堡的换岗仪式可以说是相当亲民,围观的游客甚至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大兵们天蓝色的复古军装以及枪口上的刺刀。
换岗仪式之后,别忘了参观旧皇宫旁的圣维特大教堂。教堂属于城堡的组成部分,是布拉格各處都可以仰望的地标建筑,如果只选择参观一座教堂,那当然就是它了。
相比城堡熙熙攘攘的如潮游客,东南一侧的华伦斯坦宫安静祥和,这里是捷克共和国参议院所在地,为喧闹的布拉格增添了一份庄严。
古典之美
作为欧洲历史文化名城,我觉得布拉格最好看的还是各种建筑。漫步在青石小巷里,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各种流派的古典建筑,有时候只是一座小巷里的过街骑楼,或者墙上绘满壁画的老房子,以及略显陈旧的中央火车站,都是非常美丽和谐的城市景观,虽非著名景点,却别有一种独特的怀旧气息。
不同于英国、法国古典建筑的低调,布拉格老建筑大多颜色明媚,充满东欧的热情。如果不是因为拥有这些绚丽的色彩,我猜想,布拉格或许会成为一座阴郁、森严的城市,因为这里有着太多的哥特式建筑,那些嶙峋的塔尖带来一种凌厉的观感,幸而这里有美丽的颜色,柔和了“千塔之城”的凛冽气势。
卡夫卡与穆夏
作为文化名城,当然要有文化名人。捷克虽小,历史上却诞生过不少世界级的杰出人物,在文学领域当属弗朗茨·卡夫卡和米兰·昆德拉。尽管昆德拉是享誉世界的作家,但由于他长期流亡国外,加入了法国国籍,后期大多数作品以法文写成,所以捷克人似乎不怎么把昆德拉视为他们民族的代表。卡夫卡就不一样了,虽然他是犹太人,他的国籍是奥匈帝国,但这位作家从出生到死亡,一辈子都生活在布拉格,这使得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属于卡夫卡的印记。
卡夫卡博物馆,内部布置黑暗阴郁,或许象征着卡夫卡笔下荒诞黑色的世界;外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两个男人相对尿尿的喷泉雕塑,雕塑时不时还会移动和旋转,于是喷泉水花变化莫测,被称为世界上十大最诡异的雕塑之一,这组雕塑到底有什么深奥内涵呢?普通人恐怕很难得知,就好像我们也不太能理解《变形记》的故事一样。
城堡区的黄金巷,从前是为皇室炼金的术士们居住的地方,卡夫卡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几年,如今他的故居经营着一家很受欢迎的小书店,可以买到世界各地出版的各种语言版本的卡夫卡作品。
布拉格老城广场上,也有一座墙上绘有壁画的老房子,是卡夫卡童年时居住的地方。
与卡夫卡有关的古怪雕塑其实还有一座,我们并没有来得及去造访。那是一座位于百货广场上的卡夫卡头部雕塑,由42块镀铬板构成,可以同向或反向移动,可谓上演了一出生动现实的“变形记”。
在绘画艺术界,布拉格也诞生过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叫做穆夏,他也是一位犹太人。老实说,在此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位画家的大名,然而,在老城广场附近的穆夏博物馆里观赏过穆夏画作以后,我惊讶地发现,他的绘画是多么“熟悉”,那种轻盈、飘逸同时又充满性感和诱惑的美少女身姿的线条,在风靡世界的日本漫画里、在精美的塔罗牌牌面上,还有旧上海滩的广告月份牌上,我们一定都曾经目睹过似曾相识的痕迹。
后来我查阅了关于穆夏的艺术鉴赏,果然,这位现代“新艺术运动”旗帜之一的大画家,吸收了西方巴洛克绘画的细腻与肉感、东方日本浮世绘优雅的轮廓与线条,融合成独具特色的女性绘画艺术,最后又反哺世界,他的艺术风格在亚洲广为传播。日本美少女漫画和上海贵妇人月份牌就是穆夏风格影响下的产物,穆夏就是这种风格的开山鼻祖,眼前一切美与诱惑的线条都是来源于他。如今,穆夏的作品几乎遍布捷克的每一个角落,从捷克的第一张钞票到第一张邮票,从街头巷尾的宣传招贴广告到圣维特大教堂的巨幅彩绘玻璃画,画家融汇了绘画艺术与现代商业设计,最终形成极受大众欢迎的独特情调。
位于老城一条小巷里的穆夏博物馆,由穆夏的后人经营,十分低调,面积也很小,但是那些精美的画作值得专程一往。这里收藏了穆夏最具代表性的四联画,包括《四季》《一日四时序》《花朵》《艺术》,以及画家的成名作,为巴黎最红的歌舞明星绘制的海报《吉斯蒙达》。圣维特大教堂的巨幅玻璃彩绘前,还驻足着从世界各地到此赏玩的游客,流畅的线条、奔放热烈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光怪陆离,又保持着庄严与神秘的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