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的村级集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018-11-19王海英屈宝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9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王海英,屈宝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0 引言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如今我国处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创建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重要成果的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与社会稳定,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1]。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国外没有“村级集体经济”一词,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经济理论方面,国内文献主要从概念界定、影响因素、产权制度、治理现状、发展路径等视角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就影响因素而言,当前政策环境下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者从发展问题、制约因素、动力机制等不同角度、宏微观两个层次进行了研究。如发展问题,有学者认为根源在于无税费时代,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缩减,而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集体资产拆分殆尽,导致集体经济发展困难。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人才、债务、融资、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信任度等方面[2]。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有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及内部管理机制; 干部队伍、外部持续支持和村经济基础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动力源泉。宏观层面,学者论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在思想观念、经济环境、现行政策法律、农村现状方面存在问题; 微观方面,有学者通过个案调研认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缺乏必要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3]。总体来看,当前对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研究大多为定性分析,已有研究中针对特定地区的案例研究,有深度但缺乏广度,难以概化。此外,村级集体经济研究具有复杂性,基于线性因果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在这一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局限性[4]。文章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测量不同原因组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性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是一种有益尝试。

1 研究方法介绍

定性比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简称QCA。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拉金(Charles C.Ragin)于1987年提出,是一种介于统计分析与单案例分析之间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案例比较研究方法,案例数量限制在10~60个之间,适用于“多重并发因果”形成的复杂社会问题的分析,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重要补充[5]。该方法是将所研究的问题看成一个完整的集合,这一集合的子集则是引发研究问题的各种原因,通过多案例比较,运用布尔代数算法寻找集合之间普遍存在的某些隶属关系,展开因果关联的分析,其重心在于不同的条件变量如何以“组合”的形式影响最终的结果,分析在众多因素排列组合中最具有解释能力的组合及符合条件的组合的案例覆盖率,从而可以用于解释或作用于结果变量[6]。

目前学界已经研究发展出清晰集分析、模糊集分析以及多值集分析、时序性定性比较分析等四种分析技术。该文主要采用应用最广泛的清晰集分析方法,其基本逻辑及步骤为:第一,寻找合适案例,抽取实证数据源; 确定结果变量,选择合适的条件变量。第二,结合理论和案例实际建立编码标准,对结果变量和条件变量运用二分法进行编码; 第三,建立逻辑真值表(Truth Table)[7]。运用“布尔最简化原则”,对条件组合进行简化,删除矛盾组合和冗余变量,找出对案例结果产生主要影响的关键因子及条件组合,建立解释模型; 第四,结果分析。模型生成的条件组合的可靠性用一致性(Consistency)和覆盖率(Coverage)两个指标进行检测,对生成的条件组合存在机理及现实意义进行评价,并带入案例进行分析[8]。

2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框架构建

考虑到在单一制的国家,不同地区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差异并不明显、全国性问题靠单个区域解决困难,因此在影响因素中受关注的宏观制度因素如集体经济立法建设、政策创新情况等不纳入因素框架范围。依托已有的理论研究,结合对案例村的实地调研情况,该文主要从基础保障、内部条件、外部动力3个方面发掘影响因素。

2.1 基础保障

2.1.1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县域是城乡经济的连接点,县域经济的繁荣一方面有利于改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被动发展模式,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提供资金支援,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由依靠外在条件转为依靠自身发展,推动村集体内部结构调整; 另一方面有利于激发村干部的发展活力,使潜在需求变现实需求[9]。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差异,一般而言,一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越缓慢,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越低,一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越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越高。

2.1.2 村集体资产积累情况

集体资产的积累情况决定了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速度与发展活力。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同一地域近郊村发展好于远郊村,根源就在于非农化程度、集体资产积累程度不同。自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以后,大部分村庄积累的集体资产在拆分之后由农户经营,村集体缺乏可经营性资源又无合适的开发项目,几乎不存在经营性收入,同时村级刚性支出逐年增多,负债累累[10]。村集体既无实力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没能力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最终陷入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到集体经济缺乏实力再到发展停滞,最终成为空壳村的恶性循环状态。

2.1.3 村庄资源禀赋

村庄资源禀赋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农业的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气候、水源、土壤条件,自然禀赋优良的村庄农作物的高产量是保证农民收入的基础,也是村庄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潜在动力; 资源禀赋较差的村庄,农业产量仅能满足农民的生存需求,不能满足村庄发展、农民致富的需求。自然资源的差异性也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不同增收途径,如土地丰富的地区,可以做精细农业; 具有特色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特有资源要素的,可以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11]。村庄区位条件的好坏也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潜力。一般来说城郊村、临近公路沿线的村庄可以通过租赁经营和承包经营等多渠道获得集体收入,且在项目开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地处偏僻的村庄受区位条件的限制寻找合适的发展项目难度较大,开发自然资源也会面临较高的开发利用成本。

2.2 内部条件

2.2.1 资产利用效率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需要依托现有资源条件,而决定村集体经济能否稳步发展,资产利用效率是主要因素。集体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则集体资产带来的收入越高,也更具发展潜力[12]。大量实践表明,在农业经济条件下,除受区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影响外,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盘活集体资源等,提升资源管理配置能力,就能保障村级组织的增收。而在工业经济条件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配置的资源由自然资源扩展到厂房、设备或存量资金,集体资产将转化为金融资本或产业资本,利润空间进一步拓展,集体资产的管理配置能力的作用更为显著。

2.2.2 村庄精英

在当下农民素质整体不高的情况下,精英治理有其特殊作用。当前我国发展较为成功的集体经济组织绝大部分由村干部、经济能人、外来人员领办,如山东东平县安村返乡企业家孙庆元,河南南街村王洪斌等。张晓山、孔祥智等多位学者认为集体行动困境可以通过村庄精英的引领作用来打破,其可以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效率[13-14]。村庄精英居于村庄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的中介地位,其特征是拥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容易获得组织发展所需的经济社会资源; 具备经营管理才能,富有创新精神,能发现和利用外部机会、通过整合生产要素获取利润,具有实现集体合作的能力。

2.2.3 农户认知度

在我国农村社会农民是主要的社会群体,也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农户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愿与否会影响整体效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开始自主参与农村经济建设。但土地分包到户以后,土地所有权虽为集体所有,其实质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集体经济,农民集体意识开始弱化,对新形势下的新型集体经济的理解还存在误区。因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新找回农民”,让农户正确理解集体经济组织及其作用即农户认知度,进而提升集体归属感和民主参与意识是关键[15]。

2.3 外部动力

2.3.1 政府引导

政府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村集体整合资源扩大规模经营,如果没有资金的力量发展就变成一句空话,尤其在自主发展能力较差的条件下必须依靠政府提供物质资源支持。第二,在进行一项新的改革时,往往是政策先行,法律则相对滞后; 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加强政府政策制定的先导性功能、在实施中的因势利导,产生政策效应并达到拉动发展的目的也是关键一环[16]。第三,集体经济组织运行需要政府规范,受传统小农意识影响多数农民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组织、经营和民主管理能力匮乏,需要依靠政府引导、规范,保障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2.3.2 社会经济环境的开放程度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空间下进行的,所处地域是否毗邻或位于国内市场中心、信息传递是否畅通、对外交通是否便利,其经济环境是否开放及其开放程度决定了内部输出与外部输出的成本,进而决定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产业经营交易成本的高低。较为开放的经济环境和相对较好的社会环境会促进外部能量在村域的输入和村域内部经济能量的释放,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表1 案例村分布情况

3 研究设计

3.1 案例样本选取与资料来源

依托课题调研,该文选取了位于北京大兴区、山东东平县、宁夏红寺堡区及隆德县的12个行政村作为样本村(表1)。3个地区差异明显,北京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自1993年开始推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特征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如今已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集体资产规模、产业结构、经营制度建设方面优势显著[17-18]。山东东平县属于欠发达地区,为传统农区,集体积累较为薄弱, 2014年开始推行股份合作试点,探索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载体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宁夏自治区地处西北贫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与东中部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2016年宁夏8个区县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红寺堡区与隆德县均在列。在样本村选取上包含集体经济薄弱村和集体经济发展强村两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满足研究要求。总体来看,3个地区在宏观制度环境方面差别较小,但集体经济发展条件各异,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差异化的情况有助于更好的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比较,也使研究结果更为客观严谨。

样本村的选择与资料收集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第一,依托“宁夏隆德县村集体经济试点运行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研。调研形式主要采取问卷调研、座谈及农户访谈,收集了调研村域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第二,检索途径。通过利用搜索引擎、知网、媒体及图书专著收集有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资料、政策文件等。此外,考虑到该研究主要针对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涉及层面为村集体层面,因此12个样本村各发放一份问卷,共发放问卷12份,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填写,收回有效问卷12份。

3.2 变量的确定及赋值

3.2.1 变量的确定

基于12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案例,依据构建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框架,结合样本村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各案例的特征,在问卷所做的五级打分表中,以5分为基准,将调查对象打分为5分及以上的影响因素数量进行降序排列,筛选出案例村受访者趋向选择的5个影响因素,并将其确定为解释变量。具体为资源禀赋(re)、资产利用效率(aue)、村庄精英(ve)、农户认知度(fc)、政府引导(gov),结果变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vcd),以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作为衡量标准。

3.2.2 变量的赋值

基于“二分归属”原则,用“0”和“1”对解释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赋值。根据样本村实际,参考孟枫平、江洋等人的赋值方法,将赋值标准确定为:在五级打分表中,解释变量打分分数<5时,将该变量赋值为“0”,代表该因素影响不明显或不存在影响; 当打分分数≥5时,将该变量赋值为“1”,代表该因素存在影响或影响明显; 如果样本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时,则将结果变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vcd)”赋值为“1”,表示村集体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如果样本村无集体经济收入,即为空壳村时,则将结果变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vcd)”赋值为“0”,表示村集体集体经济发展状况较差[19](表2)。

根据以上变量的赋值标准,结合12份案例调查问卷,对选取案例的结果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赋值,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变量二分赋值数据

3.3 定性比较分析及结果

3.3.1 真值表构建

根据已有影响因素变量,构建关于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影响因素的真值表(Truth Table)。通过将表3中已赋值的变量数据输入fs/QCA3.0软件,进行清晰集真值表运算,根据初步运算结果,删除其中的冗余条件组合,把一致性大于等于0.8的结果编码为1,小于0.8的编码为0,形成简要真值表(表4),由简要真值表运算出解释力最强的变量条件组合,由于构建的真值表中各因素并未出现明显冲突,可以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性做出解释。

表4 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影响因素简化真值

3.3.2 定性比较分析

利用简化后的真值表,运用fs/QCA3.0软件进行分析,表5显示为输出结果,表格中的3组组合是影响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最具影响力的典型组合。

表5 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影响因素组合

表6 影响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必要条件组合

一般来说,结果覆盖率(Solution Coverage)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运算出来的变量条件组合对结果变量具有较高的解释程度:结果一致性(Solution Consistency)的值接近于1并且不小于0.75时,代表运算出来的变量条件组合与案例数据本身呈现的变量条件组合之间的联系越好,该变量条件组合被用来解释结果变量[19-20]。输出结果显示,结果覆盖率(Solution Coverage)和结果一致性(Solution Consistency)的值都为1,表明运算出的3组变量条件组合通过检验,可被用于解释风险影响程度。

由此,推导出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因素条件组合:

(1)组合一:政府引导*村庄精英*资产利用效率*无资源禀赋。表示在无明显资源优势时,村集体存在强有力的政府引导支持、拥有富有经营管理能力的村庄精英,并且高效利用资源资产时,能够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组合二:政府引导*农户认知度*资产利用效率*资源禀赋。表示拥有良好资源禀赋,存在政府引导支持,农户对村级集体经认知度较高,并能高效利用资源的情况下,村级集体经济也能够实现良性发展。

(3)组合三:农户认知度*村庄精英*资产利用效率*资源禀赋。表示在农户对村级集体经认知度高、拥有富有经营管理能力的村庄精英、资源优势明显的情况下,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可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发展。

分析3个条件组合发现,资源禀赋(re)在组合一与组合二中相互存在矛盾,因此资源禀赋(re)不属于关键因素。资产利用效率(aue)与政府引导(gov),资产利用效率(aue)与村庄精英(ve),资产利用效率(aue)与农户认知度(fc)同时出现在在多个变量条件组合中,且不相互矛盾,为影响较强的因素,而资产利用效率(aue)出现次数最高,说明资产利用效率的高低是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综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资产利用效率、村长精英、政府引导、农户认知度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资产利用效率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资源禀赋为一般因素,较其他4个因素影响不显著。

3.3.3 影响因素覆盖率分析

在定性比较分析中,覆盖率通一般用来分析某一现象出现时,单一的条件或者条件组合出现的比例,表示影响因素的“必要性”[7]。表6列举了在村级集体经济较好发展的条件下,影响其发展的必要条件组合及相应的覆盖率。分析表6,资产利用效率(aue)的覆盖率较高; 村庄精英(ve)、政府引导(gov)、农户认知度(fc)、资产利用效率(aue)相互组合的覆盖率同样较高接近0.8,表明以上4个因素会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这与之前的结果基本吻合。此外,观察表6还可以看到,在某一因素不发生影响的情况下,各因素条件组合的覆盖率都较低,这说明村级集体经济是否有效,是多种因素组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变量的组合呈现多元化格局[4-21]。

4 结论与讨论

4.1 资源利用效率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利用效率是决定集体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因素。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7个案例村,均存在这一特征。如东平县安村村集体资源少、无集体积累,在这一背景下村集体开始推进“三资”清理工作,在村域内流转土地成立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建基地引入中药材种植产业; 依托本村粉皮生产优势,建立粉皮加工厂,实现供、产、销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开展生猪养殖,并通过土地复垦进行蔬菜大棚养殖,发展循环经济。后口头村探索村级资源整合,前期发展“边角经济”,利用房前屋后的边角地种植经济林木,中期引入合作社以苗木、资金、技术入股与村集体开展合作经营,后期探索股份合作制,清三资、实行土地置换和转租来吸引农户入股,继续与大户合作以“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种销苗木[22]。光联村、清凉村等也相继进行产权改革,探索股份合作制,整合集体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或与社会多元资本相结合,开展联合经营。

因此,村集体对集体资产的运营盘活能力是组织效率的关键所在。无论在农业经济语境还是在工业经济语境下,村集体都需要在盘活集体资产、加速集体资产本化,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做出努力[24]。一方面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集体产权的分化和发展是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动力基础,另一方面要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域的转型发展,发展高效益农业,拓宽和延伸农业产业,逐渐形成区域内的比较优势[25-26]。

4.2 村庄精英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研究显示,村庄精英这一因素出现在多个变量条件组合中,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案例,东平县实施“能人回请”计划,如吸引在外经商的本土企业家孙庆元回乡创业,当选安村村主任,带入资金与经营管理技术。隆德县清凉村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起及股份合作制的建立始于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主任,第一书记由自治区农发行下派而来,具备农村金融相关知识,为村集体争取到农发行20万扶贫资金,村主任本身即为村中的经营能手,在股份合作制还未被大多数人熟知的情况下,大胆创新、摸索前行。

如今中国各类村庄精英逐渐走上村干部岗位,“村官谋富”、“富人村官”的这一现象越来越常见,可以说精英治村是集体经济运行成功的基础。一方面,能人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与观察力,能敏锐地发现潜在发展机遇,同时在村集体组织或与外界进行交易活动时,保证本村的利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拥有的丰富经济、社会和人脉资源易转化为社区内的公共资源。此外,能人具有较强地缘特征,能凭借自身权威在集体经济内部形成强大号召力。因此,村庄精英是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15]。

4.3 政府引导是集体经济发展的外生动力

研究显示,政府引导这一因素同样出现在多个变量条件组合中,属于重要变量。隆德县清凉村与光联村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时均获得政府200万项目资金扶持,宁夏财政厅和隆德县政府先后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暂行办法(试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暂行办法》等文件,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筹建提供实操指导[23]。东平县县委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试点,多次组织人员前往苏州等地参观学习,对试点村集体组织的建立从政策宣传、方向引导、章程制定全程参与指导。北京大兴狼垈二村产权制度改革也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完成的,政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部门沟通; 成立督导小组,制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补贴办法,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纳入工作绩效考评之中。

总体看,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政府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外部动力,主要表现在农民的合作意识需要政府培育,通过行政力量,引导农民进行自愿联合; 集体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需要巩固,通过财政、信贷支持、建立专门指导机构等方式发挥补位作用; 集体经济组织运行需要政府规范,农户受小农思想的影响,对市场规律认识不足,合作、风险意识淡薄,组织运行管理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27]。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之上的,并非采取越位、错位等方式,且多集中在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前期[15]。

4.4 农户认知是动力基础

农户认知也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以东平县南堂子村为例,该村成立股份合作社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农民在土地整合利用的诉求,从初期的土地流转经营发展为合作社再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增强,乡村治理得到显著改善[22]。隆德县清凉村股份合作社的建立与发起,也主要源于农户致富增收愿望的推动。随着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农户参与集体发展的意识增强,对农户入股意愿的调查显示:愿意入股到股份合作社的农户共85人,占样本比例的75.22%,不同意入股的农户共28人,仅占样本比例的24.78%,村集体讨论经营管理或者更大范围的村务时,成员代表出席率与之前相比明显上升。

农户是农村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在股份合作制等众多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得以实现与发展的主力。集体经济的发展需要成员充分认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自觉参与到集体发展中,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集体经济的合力[28]。而农民只有参与集体经济活动时,才能增强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也只有农民参与进去,经济发展才能朝有利于村民的方向发展,确保农民意志的实现,可以说农户广泛参与是集体经济得以实现的主体力量。

4.5 资源禀赋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

运算分析结果表明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来说资源禀赋属于一般因素。就传统农业的发展而言,资源禀赋的优劣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良好的乡村治理可以化解资源禀赋不良的困境,通过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发挥村级整合凝聚功能,可以弥补资源条件较差的弊端[2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7个样本村中,安村、后口村、光联村都为资源匮乏村,其中后口村甚至还存在几十万的负债,但样本村通过盘活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优势产业、提高资源管理配置能力等手段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同样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从我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资源禀赋这一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尤其是区位因素。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始于发达地区的城中村、近郊村,一般而言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也多集中于区位条件较好的区域。从方法论上来说,由于不论是传统的回归分析还是QCA方法所得的结果都只能给出结果变量和原因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并不是完整的因果解释,加之在样本选取和变量处理上包含的一些主观性因素会造成一些误差,但研究结果也可以表明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单纯的归因于资源禀赋较差等原因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发展中要因地制宜。

此外,如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存在着多元化的因素变量,模型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多种因素组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集体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我为集体献一计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警犬集体过生日
袁湖村的“1+X”村级民主管理模式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