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以重庆市16个区县为例
2018-11-19廖和平
李 靖,廖和平, 2※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2.西南大学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评估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
0 引言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公认存在的客观现象,消除贫困是一项世界性的复杂难题[1]。当前,全国剩余的贫困人口多处在西部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贫困程度深且生存条件、生态环境相对恶劣[2]。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实现经济快速发展通常依赖于资源开发,农户落后的生产行为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3]; 同时在实施自然保护区、生态防护林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时,又难免导致区域内产生部分“生态致贫”群体[4],从而造成“摆脱贫困”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掣肘的局面[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贫困和生态环境之关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并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6]。关于贫困是否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观点存在3种争论:一是将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归咎于贫困,贫困人群往往无动力也没有能力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过多[7]; 二是相对富裕的人群或者国家、地区在发展中消耗了更多的自然资源,应承担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8]; 三是生态环境退化与农民生产活动存在密切关系,但和他们贫困与否并无直接的联系[9]。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退化能够引发贫困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可并形成了共识。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的生计资本,当贫困家庭对其依赖程度较高时,生态环境退化势必会加剧地区的贫困程度[10]。在处理贫困人群生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时,应避免进入两个不可持续的极端状态,即牺牲环境换发展或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绝对目的而损害贫困人群的生计[6]。目前,国内有关农户生计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赵雪雁等[11]定量评估了干旱区内陆河流生态退化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并据此探讨降低生计脆弱性的对策措施; 史俊宏[12]对牧区面临干旱风险挑战下的农户生计适宜性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提升农户生计的抗干旱能力; 张春丽等[13]以生态保护和生计方向决策为视角,提出了生态移民、传统农业提升等替代生计模式,寻求农户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双向”可持续发展。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在探索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现有研究视角较少关注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水平的空间耦合关系; 同时,由于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均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典型区域实证研究有待加强。鉴于此,文章将选取重庆市境内的16个贫困区县(自治县)作为研究对象,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框架)下构建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和象限图法分析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期拓宽贫困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为该区域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图1 研究区域
1 研究区域概况
该文选择了重庆市境内万州区、丰都县、开州区等16个区县(自治县)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区县中包含了14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和2个重庆市级重点区县(图1)*截止2017年底,万州、黔江、南川、忠县、丰都、武隆、秀山7个区县已脱贫摘帽。2015年,16个样本区县的GDP总量仅占全市的19.97%,人均GDP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区域内分布了全市近80%的贫困人口。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16个区县均远离重庆市主城核心区域,除重庆市级贫困区县(南川区和忠县)以外,国家级贫困县均坐落于国家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处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地区。从自然环境看,两大连片贫困地区内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敏感性高。作为重庆市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区域内农户生计能力和生态环境是否协调事关区域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进程,影响着重庆市乃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全局。
2 研究理论依据、数据和方法
2.1 理论依据
可持续生计方法(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SLA)是一种围绕引起贫困的相关复杂问题和因素来理解贫困并给予多种解决方案的集成分析框架[14]。该文以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理论依据,该框架明确了农户拥有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物资资本5种生计资本,借鉴丁士军等[15]、冯茹[16]等学者的成果,以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拥有量衡量其开展生计活动的能力,生计资本越充足,其生计能力越强,相反,生计资本越匮乏,则生计能力越弱。
2.2 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文章的指标体系由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livelihood ability index,LAI)和生态环境水平(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EQI)两个系统构成。相较于现有类似的生计资本研究[17, 18],该文在指标选择方面紧密结合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农户的特性,关注收入情况以及住房、教育等资源情况,同时还考察当前扶贫战略下贫困农户的发展性生计能力。参考相关研究[19],文中生态环境水平系统由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安全指数和响应指数3个系统构成,重点表征“三农”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在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比性和可获取性的一般原则上,分别为LAI和EQI筛选18个和16个指标构成了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和生态环境水平关系研究的指标体系(表1)。
表1 贫困人口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水平指标体系
2.3 数据来源
该文所涉及的贫困农户家庭信息、部分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情况等数据主要依托问卷调查获取。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方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对研究区进行实地调查,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分别前往了重庆市16个扶贫工作重点区县,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共计99个村干部、1 420个贫困农户,每份问卷平均耗时40min。 另外,部分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15年); 区域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重庆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坡度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ASTER GDEM数据源; 空气质量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声污染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环境状况公报(2015年); 水土流失面积比来源于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2015年)。
2.4 研究方法
2.4.1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对非赋值项指标采用min-max标准化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并将负向指标进行反向处理。采用熵值法对AHP赋权结果进行修正,实现综合赋权。步骤为:
(1)计算指标值xij在指标j下的权重p(xij)
(1)
(2)计算指标j的熵值ej
(2)
(3)计算指标j的差异性因素gj,定义G=(g1,g2,…,gn)为差异性因素向量,其中,
gj=1-ej
(3)
当gj值越大,该指标越重要。
(4)利用差异性系数对gj对bj进行修正,并归一化得到综合权重wj:
aj=bj×gj,j=1, 2, 3,…,n
(4)
(5)
2.4.2 耦合协调度模型
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和生态环境水平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为[20]:
(6)
(7)
式(6)中,D是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区域生态环境水平的耦合协调度,f(x)为LAI评价函数,g(y)为EQI评价函数。ai和bj分别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α、β为待定参数,结合两者相互作用关系,设定α=β=0.5。通常情况下,D值在0~1之间,D值越大则耦合协调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参考已有的分类方法[21],将协调度D划分为6个等级(表2)。
2.4.3 象限图法
采用象限图法可以对各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和生态环境水平之间的对比关系、类型进行直观分析[22]。在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中心,在数据处理之后,X轴为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标准化值,Y轴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平标准化值,X、Y坐标轴划分4个象限,样本形成二维点集,分布在4个象限之内,划分步骤如下:
(1)采用标准差法将LAI、EQI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生成两个新的变量ZLAI和ZEQI
(8)
(2)以标准化数据ZLAI为X轴,ZEQI为Y轴,形成不同样本构成的点集(ZLAI,ZEQI),并绘制散点图。
(3)结合耦合协调度等级分析结果和象限图对比关系结果,对两者相互关系类型进行划分(表2)。
表2 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分类体系
表3 贫困农户生计资源缺乏情况
3 研究结果
3.1 贫困特征分析
在DFID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采用熵值法与AHP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公式(1)~(5)〕计算各项指标权重(表1),测算重庆市16个区县贫困农户积累的各项生计资源和总值(表3),导入ArcGIS后利用自然裂点法(Jenks)将各项生计资源分为较高、中等和较低3个等级,并认定较低等级为缺乏状态,因此各分项生计资源评价结果见表3。依据评价结果,研究区共有13个区县的分项生计资源表现为缺乏状态,其中,城口、奉节、巫溪、南川、石柱等5区县为单项生计资源缺乏状态,丰都、开州、巫山、云阳、万州、忠县、酉阳、秀山等8个区县则为多种生计资源缺乏状态,评价结果可为当前扶贫工作提供导向依据。
3.2 耦合协调度分析
表4展示了该文16个样本区县的贫困农户生计能力、生态环境水平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重庆市贫困地区16个区县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得分(D)平均值为0.610,属于中度协调类型,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区县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左偏态分布,总体上,渝东南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水平(0.624)明显高于渝东北(0.598)。按照耦合协调度类型划分方法,重庆市16个区县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和生态环境水平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情况为:中度失调(Ⅱ型)的为开州; 轻度失调(Ⅲ型)为云阳; 勉强协调的(Ⅳ型)有秀山、丰都、忠县; 中度协调(Ⅴ型)的有奉节、南川、彭水、石柱、巫山、酉阳、武隆、黔江、万州; 良好协调(Ⅵ型)的为城口和巫溪。16个区县中未出现严重失调(Ⅰ型)的最低等级耦合协调度。
表4 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
图2 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对比关系
图3 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16个样本区县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以渝东北地区为甚,等级相对最高(城口、巫溪)和最低(开州、云阳)均位于该地区。渝东北地区位于长江上游腹心地带,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区,具有高度的生态敏感性。政府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思路总体定位为“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开州和云阳是“云开万”板块(即云阳、开州和万州协同发展板块)的组成部分,是渝东北地区经济体量最大、人口集中、区位优势明显且城镇建设最为密集、发展程度和开发条件相对最好的区域。在万州区的辐射带动之下,开州和云阳的GDP远高于城口和巫溪,人均GDP也略高于后者,从GDP结构来看,开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高于其他3个区县,开州和云阳的工业产值比重高于城口和巫溪。就渝东北地区而言,推动“面上”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对于区域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也面临着贫困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调衰退的风险。
3.3 相互关系类型分析
图2展示了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对比关系。 16个区县在对比关系4个象限均有分布:同步共生型(A型)为渝东北的城口、巫溪、奉节3县; 生计能力滞后型(B型)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地区,有巫山、酉阳、云阳、万州、忠县; 生态环境滞后型(C型)则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地区,有彭水、石柱、武隆、黔江以及南川; 同步滞后型(D型)的有开州、丰都、秀山。
根据16个区县的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类型和对比关系类型划分结果,可以得出两者的相互关系(图3),共组合成8种类型:城口和巫溪为良好协调共生同步型(ⅥA型),奉节为中度协调同步共生型(ⅤA型),巫山、酉阳、万州为中度协调生计能力滞后型(ⅤB型),南川、彭水、石柱、武隆、黔江为中度协调生态环境滞后型(ⅤC型),忠县为勉强协调生计能力滞后型(ⅣB型),丰都、秀山为勉强协调同步滞后型(ⅣD型),云阳为轻度失调生计能力滞后型(ⅢB型),开州为中度失调同步滞后型(ⅡD型)。16个区县中属协调发展类的仅城口、巫溪和奉节3县,作为重庆市偏远的社会经济欠发达区县,也是生态保护重点区县,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加之以生态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区域生态环境水平好的主要原因。历年来,当地重点推动高山生态移民搬迁,在大量扶贫资源的支撑下,从根本上改善了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巩固。失调衰退类的开州、丰都、秀山呈现为不同耦合协调程度的同步滞后状态,地区内贫困农户存在多种生计资源匮乏现象,同时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过渡类包含南川、石柱、彭水等10个区县,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表现出相反态势,且相互关系耦合协调程度不高。可见,多数区县当前在处理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暂无有效的双赢模式,在当前扶贫工作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予以改善。
4 讨论
该文从区域空间分异角度探讨和评价了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和生态环境水平关系,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多数区县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协同程度不高。尽管多数区域都十分推崇兼顾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但超越“环境库兹涅曲线”规律的成功案例凤毛麟角,历来作为学界关注的重难点问题,不同尺度区域的贫困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作用强度、作用机制都还需开展深入研究,以探索两者协同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对于研究区而言,尤其是属于过渡类和失调衰退类的区县应树立全面的“大扶贫”格局意识,以精准扶贫为契机,以区域贫困特征为导向,严格执行主体功能规划,在生态保护区域实施类别差异化、程度差异化生态友好型的扶贫策略,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1)推动土地整治扶贫,结合贫困农村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石漠化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等生态型模式,在改善贫困农户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推动生态移民搬迁扶贫,对生态脆弱区和生活环境恶劣的贫困农户实施易地搬迁,可有效改善贫困农户居住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覆盖面; (3)发展山地特色农村产业,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培育稳定长效的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促进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实现以资源与生态长板补贫困短板; (4)发挥生态补偿制度的扶贫功能,整合扶贫与生态保护资金,对生态保护区域按类别和重要性分区,实施差异化补偿机制并向贫困农户适度倾斜,既可提升贫困农户现金收入能力,也能激励贫困农户生态保护的主观能动性; (5)加强贫困农户的生态保护意识宣传,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技能教育培训的宣传教育功能,在提升贫困农户技能水平、信息掌握程度的同时切实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5 结论
研究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当前精准扶贫视野下贫困地区和农户的实地调查,构建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和生态环境水平两大系统指标体系并实现综合评价,从耦合协调度和对比关系类型角度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当地贫困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1)研究区共有13个区县贫困农户的分项生计资源表现为缺乏状态,其中5个区县表现出多项生计资源缺乏的状态,评价结果可为今后的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补短板”提供导向依据; (2)研究区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属于中度协调类型,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区县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左偏态分布; (3)仅3个区县的相互关系为协调发展类,其余13个为过渡类和失调衰退类,表明多数区县当前在处理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暂无有效的双赢模式,应根据空间分异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改善。由于受到贫困农户数据可获取性限制,该文仅采用了1年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期应逐步更新调查数据,实现时间序列上的追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