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重组战略不明晰
2018-11-19黄耀鹏
文 / 黄耀鹏
10 月早些时候,福特CEO韩恺特(Jim Hackett)宣布了华尔街等待已久的重组计划。他用致员工信的方式提出,计划在3-5年内,以110亿美元成本完成业务和架构的“双重组”。但是隔了一个周末,股票市场对此的反应是福特股价大幅收跌,在2012年后第一次低于9美元。
亏损是如何动摇福特根基
分析师们给出的原因是,重组计划存在“不确定性”。韩恺特既没有宣布裁员人数和完成日期,也没有指明如何调整公司架构及业务范围。不论福特管理层如何打算,公布的内容失之宽泛。不安气氛在全球20.2万名雇员中间蔓延,北美员工们在假期之后,很可能忙于找新岗位而拒绝投入现有工作。
2017年5月,韩恺特接替被裁掉的马克·菲尔兹任CEO的时候,人们就意识到,裁员不可避免。菲尔兹对1400名员工的裁员计划拖拖拉拉,而韩恺特在前东家世楷家具时曾一口气裁掉20%的员工。
董事会对韩恺特的期待恐怕是让他重启竞争力受损的业务,同时充当恶人裁掉与之对应的工作岗位,然后让公司身无旁骛地投入历史性的转型中。
福特发言人汉普顿宣称,福特管理层每周都召开一天的会议,高管们逐一对每款产品的盈利能力进行检讨,潜台词则是“关停并转”。
二战后,福特若干次陷入危机,每次都会出现力挽狂澜的空降高管,经过一番大手术之后,福特重新上路,简直成了规律。穆拉利之后,是不是该指望韩恺特完成这一壮举?
韩恺特似乎早已下定决心。今年8月,吉姆·哈克特召集了300名高管在密歇根总部附近进行了一次全球领导会议。他表示,福特现在必须启动重组业务计划,以确保兑现节约成本的承诺。他没有说明,福特严峻的经营态势,到底对重组计划构成多大的压力。后者决定了整个重组计划进行的节奏和范围。
从长期角度,福特在海外市场发展举步维艰,在欧洲和南美地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中国,第二季度也出现了亏损。福特的销量排名已经跌到FCA之后,糟糕的局面动摇了投资者对福特的长期信心。
刚刚过去的9月,对美国的汽车销售来说是一个极其糟糕的月份——总销量下降了7%。福特9月整体汽车销量下降了11.2%,就连最畅销的F系列皮卡销量也下降了9%。后者一直是福特的摇钱树。
收缩组合拳
北美市场走弱对福特构成致命打击,本土市场的税前利润占据公司的75%。福特起先决定停止生产蒙迪欧、银河和S-Max车型,将重点放在利润更高的运动型多用途车上。福特还计划削减经销商数量。
情况迟迟无法好转之下,福特宣布“闲置”五座北美工厂,同时在北美停止轿车业务,此举打破了福特这家企业建立以来的惯例。从海外某个区域市场中撤出,并不会令人瞩目。显然福特已经不考虑其他因素,亏损业务,一旦扭亏无望,必须终结。不管将来某一天福特是否会重返北美轿车业务,此举也将被视为福特转型的决心。
韩恺特获得了比前任更大的授权,只要他能将这家百年老店重新焕发活力。
这几年,福特已经连续退出了印尼、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市场,对欧盟和英国市场,福特也一度踌躇。目前的做法是缩减英国生产线的产量,同时裁员将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泰晤士报》称,福特在欧洲的业务可能被迫与竞争对手合并成合资企业,据猜测,伙伴“很可能”是大众。考虑到通用直接关闭欧洲业务,福特的做法已经留有余地。和通用一样,对全球业务的重新梳理过后,人们发现,福特几乎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跨国企业。它的业务范围将局限在美洲和中国、中东,降格成“准全球企业”。
韩恺特看上去并不在乎。他在意的是他掌控的企业3个月间在欧洲损失了7300万美元。考虑到欧洲业务日益缩减的规模,福特有进一步“止血”的倾向——完全关闭欧洲大陆的业务,仅保留英国的三处发动机、变速箱生产线和西班牙阿尔穆萨菲斯的整车厂。
重整中国业务
与此同时,韩恺特决心重整中国业务,恢复盈利。10月24日,福特任命前观致董事长、奇瑞总经理、福特老将陈安宁博士担任福特中国总裁兼CEO,负责振兴中国业务。这是8年间第七任福特中国CEO。
同时长安福特推出“2025计划”,引入8款新SUV、15款新能源车,超过50款新车型。此前“1515计划”,让福特在中国创造出销量历史新高——127万辆(2016年)。
问题在于,福特在“1515”之后,经历了2-3年的“断档期”。这期间车型老化,更新升级太慢。销售、广告宣传和售后问题层出不穷。是研发投入太少导致跟不上对手节奏?
显然不是,2016年,福特研发投入61.54亿欧元,全球车企排名第五,这和它在业界地位基本一致。2017年福特研发投入上升至69.25亿欧元,占据营收的4.8%。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比例,仍保持业界前5的水准。但是无论福特还是福特中国,都经历了传统燃油车的滑坡。
原因在于,福特把资金更多地投向了新业务,而新业务目前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燃油车业务得不到三四年前那样的大力支持,质量问题开始集中出现,口碑下降;新车型进入青黄不接的阶段。没有处理好新老业务的关系,是马克·菲尔兹被解雇的原因。韩恺特极力调整,但尚未奏效。
10月晚些时候,福特抱怨称,贸易战和钢铝关税令其损失超过10亿美元。林肯和探险者是福特除皮卡以外的利润中坚,但受到影响最大,被中国作为反制手段主要瞄准的靶子。
福特采取的对策,是在杭州工厂迅速开展林肯飞行家和探险者的国产化。但如果进口车的光环不再,会不会爆发进一步的质量信任危机?
整合新业务
作为重组的一部分,韩恺特仍选择大力发展新业务,而这一点是菲尔兹下台的原因之一。菲尔兹收购了Argo AI后,这家位于匹兹堡的自动驾驶系统开发合作伙伴表现给力,福特一度曾在技术排行榜上仅次于Waymo,列于次席。但2017年之后,因为福特要整合业务,福特的位次就列在10名开外。
9月份,韩恺特成立了福特自动驾驶汽车公司(Ford autonomous vehicle LLC),Argo AI被整合,但仍作为“主导性资源”。同时纳入数家交通软件供应商,并针对研发项目推出了类似Google X的实验室。按照韩的设计,新公司还需收购三四家公司,接受第三方投资,获取商业机会,而不是由母公司单方面输血。
这家公司计划于2021年推出L4级自动驾驶汽车。不过韩恺特让其独立经营的结果,工程化方面福特能做的不多。韩恺特已经不像前任那样,对新技术落地的时间点保持专注。福特面临的财务威胁更迫在眉睫。
福特的重组计划之所以看上去流于空泛,恐怕因为它压根就是从财务而非战略角度出发的。韩的理由也很充分:“一个福特”的战略已经足够明晰。新业务赚钱仍然遥不可及,但如果不马上将财务整顿好,待到新业务商业模式建立的时候,这家百年老店都已不在了。但这样操作,舆论很难对福特的重新崛起保持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