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汽车不再“谈狼色变”

2018-11-19管宏业

中国汽车界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入世合资汽车产业

文 / 管宏业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势下,汽车业开放的速度比预期更快一些。宝马增资扩股的消息在行业内炸了窝,拿利润最高的高档车企业开刀子,一方面表明,国家痛下决心,终结过去30年合资对等持股模式;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失去了政策保护伞的中国品牌,进入了一个更加忐忑的未来。

今年4月18日,发改委明确,将用5年时间在汽车行业取消全部外资股比限制——2018年是专用车、新能源车;2020年是商用车;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虽然此前行业也有预期,但过渡期如此之短,放开力度如此之大,还是让不少人为之一惊。

类似的场景在18年前就曾经浮现。2001年“入世”前夕,国内基本上是谈狼色变,对于“入世”后的担心与恐慌更加浓厚。有学者预测,随着市场日渐开放,早已摇摇欲坠的国有企业与狼共舞的结果只会是不堪一击。有外媒声称,加入WTO后,在外来资本强劲冲击下,中国现行经济制度最多只能坚持5年。

回忆起那段时期,同大多数人一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也曾经担忧。他向《汽车人》透露:“刚加入WTO的时候,汽车行业不仅规模弱小,核心技术也一无所有,包括我本人都忐忑不安。”

某种程度上,从2001年开始,中国汽车与跨国汽车在融合中学习、在斗争中进步,也是一种跨文化、跨时代的与狼共舞。与狼共舞的结果出乎意料,汽车从稀缺品走入家庭,年产销从“入世”之初的200万辆猛增到近3000万辆,汽车工业成为“入世”后成长最快、受益最大的行业。“入世”契机成为中国汽车蓬勃发展的推进器。

谈起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付于武说,在博鳌论坛上,习总书记宣布汽车股比放开,发改委也给出了5年时间表,这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讲是很大的挑战。他本人曾希望,过渡期能不能再长一些,8年或1 0年会更好。“汽车产品的研发一般为36个月一个周期,如果能够有三个周期的话,我想我们的工程、研发,体系能力都会更强。”但最终确定为5年时,付于武的感受是,就像一只靴子落地,终于就这样了。

让人欣慰的是,从4月确定股比放开至今,整个行业的心态都非常健康,甚至可以说是从容不迫,关键在于,中国品牌汽车已经做好了准备。

“我们到底有没有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底气?我想是有的。”付于武说。不久前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不少海外人士向他打听关于中国车的情况,特别是对吉利、长城、传祺等交口称赞。

很显然,中国品牌正在引发更多的国际关注。大众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博士前不久透露,大众汽车会定期组织集团和竞品车型对比试驾,包括集团高层人员也会参加。三、五年前,对比车型更多地来自于合资企业,但最近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自主品牌以及新造车势力的车型成为大众高管试驾的对象。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自主品牌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积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在造型、内饰、动力系统等方面,与同等价位的合资品牌基本相差无几。”张绥新诚恳地说,现在惟一需要提升的是品牌吸引力,但这需要时间。

对于放开股比限制,张绥新认为,汽车归根到底是一个消费产品,汽车行业是竞争性行业,保护期过去以后,确实到了应该完全放开、充分竞争的阶段了。虽然有一部分企业会被淘汰掉,但是只有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保护伞下是不可能产生真正有竞争力企业的。”

过去30年的合资合作模式即将告一段落,未来新的路径将向何处去?那一定是包括电动、智能、网联、共享在内的“新四化”。特别是在智能网联和电动化上,中国品牌汽车不仅可以跟国际上的厂商在同一个平台和维度上对话,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走在前列。

日前,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中国联合编著的《2018年汽车产业蓝皮书》在北京发布。2018年该书的主题为:新时代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付于武说,继2012年之后再度关注新能源车,就是因为在“新四化”重大战略机遇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这也证明,中国品牌汽车完全具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不只是电动车,对于中国品牌汽车后市发展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石耀东博士也表示看好。他认为,在“新四化”融合领域,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有独特的优势。基于互联网的创新,中国可能会领先传统汽车 强国,有理由相信,随着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升级,中国汽车将迎来更大发展。

方向有了,路径也更加明确。下一阶段合资合作的重点将不限于OEM,而会更多地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包括传感器、芯片等,从整车扩展到全产业链。

如果说18年前,在几无资本、体系、核心技术的荒漠地上,中国汽车与狼共舞,舞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以及一批蒸蒸日上的中国品牌,那么从2018年,一个新阶段合资合作开启的,将是又一片值得期待的图景。在完全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把握住新能源与智能化这两大趋势,内部谋求更大的企业协同与产学研合作,外部推动全产业链更宽泛的国际合作,踏准协同、创新的主旋律,中国汽车从闻狼色变到与狼共舞,最终一定能够实现由大渐强。

猜你喜欢

入世合资汽车产业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出入相宜天地宽
试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中的信息化系统集成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辉门动力总成和东风零部件集团成立活塞合资公司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中外合资企业“阴谋亏损—外资并购” 风险识别与防范
吉和昌与奥克股份在武汉成立合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