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党课”遍地开花“乡村振兴”硕果累累
2018-11-19田雪皎王祥龙
〉〉〉〉〉田雪皎 王祥龙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已在路途。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参加地方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一重要论述,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四川省资阳市的各区县乡镇,正按照这一遵循,通过“农民夜校”讲党课的形式,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而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开启乡村振兴的大幕。
党课精心准备,村民热烈欢迎兴致高
2018年3月10日,晚上8点,在一个静谧的小村庄里,忽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原来是孔雀寺村“农民夜校”2018年第一堂党课开课了。
孔雀寺村是四川资阳市乐至县孔雀乡的一个村,“农民夜校”课堂设置在村委会二楼。在这个寂静的夜里,课堂上闪烁的点点灯光,照亮了孔雀寺村蓬勃振兴的发展前景,也让这个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里的村庄,显得生机勃勃。
“树木移栽的时候最好能够带土转移,埋下去要把土夯实。”走上讲台的教师唐恭海,是该村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这一晚,20多位村民津津有味地聆听着他讲树木移栽种植技术课。为了上好这堂党课,唐恭海足足准备了一个月,而村民们在听完课后,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夜校里的每一堂党课都是场场爆满,村民的主动性很强,很早就来占位置,我们也倍受鼓舞。”夜校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表示。
其实,孔雀寺村的夜校只是资阳市1988所“农民夜校”的缩影。目前,资阳市“农民夜校”已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夜校月月开课,党员自学知识上讲堂
2017年9月,孔雀寺村的“川中丘陵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升级为国家级林业科技园区,成为四川省首个国家级林业科技园区。依托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村民找到了谋生的门路,100多名村民在示范园内就业。
能做工还要做得好,做得好收入才能稳定。但是,怎样才能做得好?孔雀寺村党支部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字:学习。
“‘农民夜校’是学习的最好载体,自2016年11月‘农民夜校’正式开班以来,每个月至少要开展两次教学活动。”唐恭海介绍。
据了解,“农村夜校”主要讲授党课,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学习内容。此外,还有种养殖技术,特别是林木种植、蔬菜种植以及医疗卫生、文明习惯等课程。
在“农民夜校”10余名教师队伍里,常备的6名教师都来自孔雀寺村党员志愿服务队,而这支服务队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现在一半以上的志愿服务队员都在“农民夜校”里实现了更大的价值、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为了不辜负大伙的学习热情,我通过林业部门培训和自学,掌握了一些林业种植技术,弥补了林木技术课的空缺。现在,除了每个月固定的党课,田间地头也是我的课堂。”唐恭海兴高采烈地说,“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努力把每一堂党课讲得接地气、动人心。”
村民听课致富,帮助贫困户脱贫
2018年3月10日晚,在孔雀寺村“农民夜校”2018年第一堂党课开课之前,47岁的村民蒲锦友吃过晚饭后便早早来到村委会二楼等候。
和以往一样,蒲锦友选择在第一排坐下,然后戴好眼镜,备好纸笔,静待开课。
蒲锦友家里种植了三亩多蔬菜。2016年以前,他主要种植青菜、萝卜。“一年下来累得够呛,最后落到口袋里的钱却很少,基本处于放弃的状态。”回忆起以往种菜的艰辛,蒲锦友感触良多。
2016年10月的一天,蒲锦友听说村里新办的“农民夜校”请来了县农业局蔬菜种植方面的专家授课。听到消息后,他没来得及吃晚饭,便匆匆赶往教室。
“来的时候课已经开始了,没有位置,我就站在门口,靠着墙听。”蒲锦友回忆初次上课的情景。
在这堂课上,专家介绍了一种常见蔬菜——菱角菜,专家不仅手把手地教村民选种、施肥等技术,还从产量收益、市场行情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种植菱角菜的可行性。
当时,适逢蔬菜换种季节,蒲锦友听完那堂课,就立马按照夜校学习的知识,尝试着种下3亩多菱角菜。等到收获季节来临,蒲锦友居然赚了6000多元,是原来收入的一倍多。
“从那时候起,‘农民夜校’的课程我都全程参与学习。”蒲锦友激动地说,至今为止,夜校的党课,他一节也没有落下。
自己的腰包鼓了,蒲锦友又开始琢磨帮助村里的贫困户。蒲锦友介绍,2017年,他出资帮助村里的三户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从种子到技术全部帮扶,一年下来,这三户贫困户都已经成功脱贫。
不仅如此,走出夜校课堂,蒲锦友还向孔雀寺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已被吸纳为预备党员。
“夜校党课”背后的思考
“农民夜校”通过党员先锋带头当“夜校党课”教师以及邀请专家的方式,定期开课,帮助农民群众了解乡村振兴战略、掌握农业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传播文明新风,真正做到了“培训一人,改变一家;脱贫一户,带动多户”的效果,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与支持。
不难看出,“夜校党课”在有效利用农民空闲时间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农民发展致富的需求切实订制党课。同时,还激发了党员群众自我学习、争当党课教师的意识,打造了一支“永远不走”的教师队伍,为农民素质持续提高、农村产业长期发展等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必须意识到,“农民夜校”不仅是一个党性教育、政策宣讲的课堂,还是一个党群、干群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在夜校里上党课,让村民有了聚在一起的机会。除了党的理论知识、种养殖技术等课程学习,村里一些将要建设的项目、一些重要事宜的商讨都可以拿到“夜校党课”上来,让村民发表意见,参与决策,从而有效做到村里“三务”公开,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