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书记回信精神鼓舞我们建设美丽乡村

2018-11-19

中国火炬 2018年6期
关键词:关工委总书记红色

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更要成为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地。今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对于我市全面推进包括关心下一代在内的各项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代,伴随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广大五老年龄结构新变化,基层关工委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面对农村关工委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对于农村关工委“如何找准前进新方位、坚持不忘初心新使命、实现组织队伍新发展、全面焕发阵地新活力、奋力开启服务新征程”等新时代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具体抓手,指明了路径方法。

一、回信是认识再升华的指路明灯——以培养乡村振兴的时代新人为根本,准确把握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指针。农村关工委作为老同志在时代舞台上发光发热的重要领域和重要阵地,深入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在组织引导老同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大有可为。必须强化一个认识:就是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化代;没有人的乡村,是落寞的乡村。乡村兴必须人才兴、文化兴、生态兴、产业兴。乡村振兴,首先必须留得住乡愁,留得下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心,关键在使农村青少年爱上农村、农业和农民。必须把准一个方向:就是坚持服务农村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紧紧围绕以培育乡村振兴的时代新人为根本,紧贴乡村特征特色,努力为农村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好务。必须理清一个思路:就是以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引,深入贯彻回信精神,充分发挥浙东抗日根据地启迪后代的红色圣地优势,以“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初心使命,以“壮大五老组织队伍”为根本保障,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任务,引导广大农村青少年从红色基因、绿色生态和特色产业中读懂振兴使命、植根振兴担当、肩负振兴责任。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坚持“自觉自愿、拾遗补阙、量力而行”的原则,不忘“给农村青少年传思想传精神”的初心,不负“为农村青少年解难帮困”的真心,不违“老有所为为党分忧”的本心。

二、回信是力量再凝聚的前进动力——壮大基层五老组织队伍建设,切实焕发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新活力。要按照党建带关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基层党组织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责任,健全完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要为各级关工委组织配齐配强班子,选好带头人,及时充实一批经验丰富、威信较高、相对年轻的同志进入关工委领导班子。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志愿者协会骨干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联谊化组合、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强化组织力,增强凝聚力,提升服务力。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和农村青少年思想行为新特点新规律,不断丰富农村关工委工作内容,不断增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回信是工作再发力的宝贵资源——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努力形成农村关心下一代工作乡土新特色。总书记的回信,极大地提高了横坎头村作为乡村振兴样板的社会知名度、发展美誉度和党员的忠诚度,前来参观考察的社会各界人士接踵而至、络绎不绝,成为当地独特而宝贵的明史资政育人重要资源。关心下一代事业既需要一以贯之的传承,更需要守正出新的创造,必须始终以重要回信激励五老,以时代之责凝聚五老,以工作之效吸引五老,充分利用余姚人文优势、地理优势、环境优势和五老自身优势,努力彰显区域特色,着力打造乡土品牌。发挥横坎头村家信馆这个独特阵地和宝贵资源,配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银发学习、讲习、传习”活动。结合余姚实际,着重讲好五种文化:以举世闻名的七千年前河姆渡文明为突破,讲好人类史前灿烂文化;以名列“二十四孝”之首的虞舜、“事母至孝”的东汉孝子董黯、“孝感动天”的孝女曹娥和明朝三孝祠等慈孝典故为突破,讲好新型孝德文化;以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严子陵等“四先贤”为突破,讲好姚江优秀传统文化;以四明山浙东抗日根据地为突破,讲好红色革命文化;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百强县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突破,讲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先进文化。在青少年中播撒热爱家乡的种子,创造乡土特色品牌,引导青少年传承好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时代重任、肩负乡村振兴使命的红色“护旗手”。

猜你喜欢

关工委总书记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追忆红色浪漫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
紧紧把握关工委基层建设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