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教改思路
2018-11-19朱利华
文 / 朱利华
一、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教改的重要性
信息化的计算机教改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信息背景下的计算机教学思路进行改革创新,需要丰富教学理念,促进教育体制的根本性改革,有助于从学生的角度创新教育模式;第二,计算机教改将信息化的元素融入进去,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并将老师的教学负担减轻,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方法下,增强自身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第四,信息化的计算机教改可以将学生的视野进行扩散,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二、我国目前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合理的课程设置
我国目前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课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计算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同等重要的学科。但是现阶段的教育中普遍重视计算机教学的理论性,忽视了操作性。其次,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如果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是采用原先的教学内容,将不利于学生对先进知识的掌握,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将不会提高,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落后性
计算机教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我国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老师在授课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计算机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深挖,而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不少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意识的缺失,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实践课程严重不足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是高质量计算机教学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计算机实践课程开展得非常少,学生在缺少计算机相应实践操作的条件下,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从而使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进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教改的相关措施
(一)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课程的设置需要立足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为课程设置的前提。课程在设置时,需要将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性加强,确保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此外,针对不同的学习模块,老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操作项目,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操作,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丰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注意传授给学生高质量的学习方法。此外,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育的趣味性,并设置相应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课下独立进行搜索处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增加实践性课程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提高老师对实验操作环节的重视程度。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进行,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设置,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水平,使得学生步入工作后可以提高其对工作的适应性。其次,也可以在考核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将实践环节的操作能力水平纳入其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再者,针对计算机设计模块众多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合性,这样可以使学生具备学习计算机的多方面素养。最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述计算机相关理论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要求学生树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等重要的意识。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由此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信息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要求,因此老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探讨,以此创新计算机教改的思路,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