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帆”扬船头 党课上渔船

2018-11-19曹晓婕於洁缪杰

党课参考 2018年13期
关键词:海安渔船党课

〉〉〉〉〉曹晓婕 於洁 缪杰

落日余晖下,从通海大桥向远处眺望,一艘艘整齐排列的渔船中,飘扬着鲜红党旗的渔船——“苏海安渔00101”最是显眼。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镇海村“海上党支部”就设置在这艘渔船上。

2014年以来,海安县镇海村通过组建“海上党支部”,打造“蓝海红帆舰队”,将党组织活动延伸到海上,将党的服务送到船头,创新了党组织服务渔民的新载体。同时,数十名“草根名嘴”走上渔船,开展精神宣讲32场次,累计送党课50余次,并通过培训捕捞技术、养殖知识等,使党员群众学习教育工作硕果累累。

现如今,镇海村的海面上吹拂着沁人心脾的“党风”,渔民们笑脸盈盈、信心满满,为幸福生活奋斗的底气更足,为光明前途发力的动力更强,一幅专属镇海村的“海上振兴”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

“海上党员之家”,让渔民党员离地不离党

“春雷一声震天响,全国人民喜洋洋。欢庆党的十九大,我们登台唱凤凰。十九大报告放光芒,句句体现民愿望……”近日,镇海村“海上党员之家”里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走近一看,原来是渔民党员们正在上党课。2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整齐地排放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单行本以及《人民日报》《海安日报》等党报,20多位渔民党员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快板”党课。

给他们上课的老师叫阚海燕,今年刚被评为海安县优秀宣讲员,用海安当地独有的“唱凤凰”方式宣讲是她的独门秘诀,深受党员群众的喜欢。

“在党课上听着宣讲员用乡土语言把理论知识化简成通俗易懂的道理,我除了听懂了很多党的好政策外,还掌握了不少以前不了解的海上养殖技能。”坐在前排的已有24年党龄的老党员吴志均兴高采烈地说。

2014年7月,镇海村党支部成立“海上党员之家”,并配备党旗、档案记录、图书资料和电教等设备。如今,许多渔民党员在非捕捞期都喜欢往这里凑,读读报、看看书,充实而有乐趣,“海上党员之家”虽然不大,但俨然已成为渔民党员温馨的“家”。

“海上党员之家”让渔民党员在休渔期有了固定的学习场所,但是如何让他们在出海期间也能按时上党课呢?海上党支部书记张秀华犯了难。

经过一番用心思考,张秀华想出了个好办法——“远程教学”。“只要借助全球通卫星网络,在240马力以上的船只上设立流动远教站点,渔民党员出海作业时,就可通过专用频道等平台与陆地上的党员一同上党课。”流动学习的难题一下子迎刃而解,张秀华舒展了眉头。

通过搭建远程“海上课堂”,将大部头的理论政策知识精炼化,分解成“小短篇、小段落、小金句”,依托电信网络、卫星电话、无线电台等手段,海上党支部把最新学习信息及时传递到海上,方便党员海上学习,缓解工学矛盾。此外,海上党支部还开展“微型党课送船头”活动,组建海港宣讲小分队,充分利用渔船临时停靠售货、补充给养、修理渔具、进港避风等时机,上船头进行五分钟“微宣讲”,及时提供各种政策、信息、技术、销售、安全等服务,让渔民党员离地不离党,党员教育、船上作业两不误。

筑牢“海上先锋堡垒”,渔民有了主心骨

2018年3月25日,受海上高压系统和强西风槽影响,海上天气恶劣,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船甲板。花文根作为“苏海安渔00288”渔船的负责人,当天在海上生产作业时,发现渔船发动机突然失去了动力。凭着多年的海上作业经验,他知道,如果不及时施救,渔船肯定会顺着海上大风漂流,并随时有触礁的危险。

海上能见度越来越低了,船员们焦急绝望。此刻,船员蔡正龙想起了张秀华常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无论遇到什么危险,随时都可以用远教平台网络与党支部取得联系,支部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帮助大家。”

船员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上了张秀华,没想到不到半个小时,两艘海上党员先锋船就从其他地方飞速驶来,对他们展开了救援。

如今几个月已经过去,再回忆起这次救援场景,花文根仍然不免感慨:“如果没有海上党支部的帮忙,可能我们就不能顺利返航了,由衷地感谢他们。”

在海上作业,一旦碰上大风大浪、机器故障和碰撞事故,如果没有其他船只的及时援助,随时可能会船毁人亡。海上党支部通过建立“红帆引领,党员带动”的渔船党建联系点制度,以船船联系、村船联络的方式,把渔民党员作为党建联系员,落实结对互助责任,加强交流沟通、互动协作,组织协调海上渔船生产编队及海面生产,使一线渔民党员有了更严密的组织网络,能够随时保持动态联系。

“海上作业,风险随时都存在,海上党支部把所有船只团结在一起,党支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让我们在大海上多了一份安全感。”渔民们心存感激地说。

充当先锋模范,渔民有了领路人

近年来,随着近海域海洋资源日益减少,迫使渔船不得不进行远洋捕捞,柴油费用成本增加了不少。“重油一吨比柴油便宜500元,能不能通过技术改造用重油代替柴油呢?”“苏海安渔00101”渔船船长董相宏思忖着。

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精心筹划,董相宏终于制订了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案。面对渔民们对前期技术投入30万元的犹豫,董相宏找来了很多成功的先例,向他们详细地讲解技术改良情况,并表示可以先以自家渔船做实验。“如果改良不成功,赔钱的是我一个;如果改良成功,大家都能降低出海成本,减缓生产压力。”在说服家人之后,董相宏便组织技术团队,闷头做起了实验。

整个技术改良过程漫长而又艰难。2016年8月20日,改良技术终于问世,用重油代替柴油做燃料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使用重油一年可节省成本30万元以上,成效十分显著。

如今,董相宏常常利用党课和党员活动日,向渔民党员们讲解这项改良技术,让更多的渔民党员掌握这一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已有109艘渔船开始运用这一技术,成功帮助68名渔民党员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党课上渔船”背后的思考

渔民党员群众常年出海捕鱼,流动性大,“陆地找不到党员,海上找不到组织”是常有的事。海安县镇海村通过成立海上党支部,密织组织网格,为渔民出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后盾。同时,通过搭建“海上课堂”,利用全球通卫星网络技术,让渔民党员进行动态型党课学习,保障渔民党员出海作业到哪里,学习课堂就流动到那里,实现渔民党员教育从陆地到海上、从“后方”到“一线”的延伸。

不难看出,“海上党课”告诉我们: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从党员群众的工作生活出发,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经济工作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延伸到哪里。而“把党支部建在海上”的工作思路正是顺应渔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党组织对渔村党员的无缝覆盖,为渔民党员更好地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坚强的保障,也为渔村产业链经济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活力,推动渔业发展逐渐从粗放型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进一步实现了渔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海安渔船党课
海安罗汉龙:艺术与传承,奏响文化惠民“交响乐”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七一智库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七一智暨《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
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渔船上的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