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名博士生『青春范儿』式宣讲
2018-11-19任敏
任敏
青年有理想,国家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2017年深秋,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北京市委教工委、北京市委讲师团即依托清华大学成立了北京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43所北京高校的150名优秀博士生开启宣讲之路。他们下基层、出北京、赴海外,以专业学识解读新时代,以清新话风激励大学生,以同台联讲等形式传播青春正能量,一年来已开展300多场宣讲,直接受众达3万余人次。
标注新时代,学以致用析家国大事
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有何贡献?面对如此宏大的话题,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孙彦军常以案例入手,以《巴黎协定》为例:地球好比一个大教室,各个国家和地区是里面的学生,大家都在排放污染物。有一天,这个教室装不下了,需要大家一起减少垃圾。污染历史比较久远的美国不干了,他选择退出,而中国不仅承担了自主减排的任务,还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淘汰落后产能,进行“刮骨疗伤”,并带动众多发展中国家一起减排。讲到这儿,孙彦军问听众:“这算不算中国贡献呢?”
党的十九大闭幕没多久,孙彦军就带来了《生态文明的“中国智慧”》主题宣讲,专攻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的他,从资源节约、空间布局等八个方面总结实践经验,并提炼归纳出我国生态文明治理之道。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助他在宣讲舞台上应对自如,演讲既可设计成两三个小时的“超长版”,也可浓缩成八分钟的“精华版”。
在宣讲团团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徐铭拥看来,专业是博士生宣讲的一大特色。几乎每位宣讲团成员都结合自身专业功底和学科视野确定主题: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耿品为国企职工做《共产党宣言》导读培训;中国政法大学的宋亚霖以模拟法庭等形式,为小学生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央财经大学的杨补园则用一串串数据解析我国经济建设成就。
注重深度的同时,宣讲也追逐时效,“时时学、时时讲、时时做”成为大家努力的目标。2018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后,博士生们就推出了《国家在行动:从两会看会议政治与文件政治》《两会精神大家谈》等宣讲。5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后,徐铭拥就与小伙伴们热议讲话精髓。四天之后,关于这次讲话的主题宣讲就与清华学生见面,随即在清华园掀起学习讲话精神的热潮。
结合今年改革开放40年的热点,博士们还带来《改革开放40年中国知识群体的演变》等主题宣讲。
激昂新青年,青春范儿讲使命担当
让北京大学博士生刁超群记忆最深刻的是庆祝建党97周年的一次主题宣讲,那次他讲的是《新文化运动与青年》。
能在古朴的北大红楼,讲述百年前起源于这里的新文化运动以及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青年的故事,刁超群没法不激动,“崇敬之情与时代使命感油然而生!”查阅文献、确认史实、思考逻辑,酝酿了一周以后,宣讲稿的主线更加明朗:五四运动的历史起点就是青年,当时的进步青年在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擎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进而引申出“当下新时代青年应该承担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这一落脚点。
过去一年,从青年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到美丽中国、强军之路、精准脱贫中的青春力量,在众多宣讲主题中,“青年”是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李冬美说:“宣讲稿前后改了12个版本,但我每次都坚持穿插事例增强趣味性,并以网络流行语拉近距离,有意思的宣讲才会有抬头率!”展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她会对比不同年代的“三大件”;讲述“打虎”“拍蝇”深入人心的成效,她会播放一张只有“老虎”二字上半部分的图片,让观众联想。
“青年视角是我们宣讲的另一大特征。我们知道青年怎么想,也知道青年在说什么。”徐铭拥认为,成体系的知识系统,清晰的逻辑链条,再辅之以清新话语,宣讲才更容易入脑入心。
扩展新平台,触网直播助宣讲圈粉
精耕内容之外,宣讲团也在拓展传播渠道,创新呈现形式。
得益于直播平台,2018年年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于秋漫和王雪晴的8次宣讲带来上万次视频点击量,助大学生寒假开展理论学习。2018年4月,徐铭拥在浙江嘉兴宣讲新时代青年党员的历史使命,观众除了嘉兴团市委的200名青年干部,还有8万多名网易直播平台的网友。如今,宣讲团正通过一直播、未来网等多个平台,不断尝试线上传播与线下宣讲相融互促。
同一宣讲,多位讲师,多个主题——这种串烧式引申的“同台联讲”是宣讲团的又一创新。在一两个小时内,观众既可聆听党章修改的解读,也可畅想海洋强国的蓝图,还能从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中寻找初心。徐铭拥说,同台联讲既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信息,又符合年轻人思维跳跃的习惯,还能调剂口味,很受欢迎。
在清华的大型宣讲中,宣讲团还探索出“一站到底”式的十九大知识竞答,听众在寓教于乐中更新知识,优胜者则收获理论材料进一步学习,这种方式已经开展了20余场,广受欢迎。
“时代特征在变,社会热点在变,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博士生宣讲团会一直用宣讲这种方式,演奏这个时代的动听旋律。”徐铭拥期待未来能以清华经验为依托,在其他高校成立博士生宣讲团分团,培养更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持续传递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