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副刊服务地方经济之探索
——以《十堰日报》副刊的创新实践为例
2018-11-18王一婷
◎王一婷
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技术革命引发媒体大变局,传统纸质媒体式微。而副刊作为党报的 “弱势”版面,更是面临艰难的挑战。近年来,《十堰日报》副刊部从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三贴近”原则,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使命自觉,着力打造精品副刊,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实践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围绕大局,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是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发展方略,也是十堰市委、市政府对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践行,对身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一江净水北送”神圣使命的坚守。围绕这一方略,近年来,十堰从上到下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凝心聚力,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始于1989年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2017年全面发起 “总攻”。《十堰日报》副刊部密切关注城市发展进程,以多种方式积极弘扬城市发展理念、展示城市发展成果。
1.围绕同一主题,以多种形式连续、密集呈现。
2017年7月11日,为宣传、配合全市创文工作,《十堰日报》7版刊发“全国文明城市在行动·楚天汉水”专版,《诗联歌锦绣书画颂文明——十堰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诗联书画征集活动作品选登》,以书寄情,以画抒怀,为十堰创文礼赞,为十堰创文加油。
2017年7月21日,《十堰日报》6版“楚天汉水”刊发本地作者鲍勋撰写的《魅力十堰》一文,助力十堰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
2017年8月16日,《十堰日报》5版“楚天汉水”刊发十堰作家兰善清《车城厚生》一文,为十堰创文喝彩助威。
2.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
十堰市竹溪县,素有“三贡”之宝,即“贡米、贡茶、贡木”。其中,“贡木”即生长于竹溪苍茫林海里的金丝楠木。在没有钢筋水泥的古代,皇宫建筑千觅万选的栋梁支柱就是楠木。因此,竹溪人称楠木叫“皇木”。因珍贵难得,金丝楠木在历代王朝的大兴土木中都难逃被砍伐的命运,在明末已濒临灭绝。步入近代以来,因各种建设导致的大规模砍伐接连不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仅竹溪柿河岸边的楠木寨幸存了下来。为保护这片珍贵的楠木林,当地政府和人民不遗余力。2016年11月2日,《十堰日报》5版“楚天汉水”发表著名作家梅洁的散文《溪城楠木及其他》。在这篇文章里,梅洁歌咏赞颂近年来竹溪县楠木寨的可喜变化。于是,经由金丝楠木的“前世今生”这一脉络,串起了竹溪县乃至整个十堰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建设成果,令广大读者看到了十堰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决心、信心和行动,彰显了十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二、围绕重大题材,以优秀的作品感染人鼓舞人
十堰是一座伟大光荣的移民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至2013年,为配合开工建设的丹江口水利枢纽一期工程、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十堰库区先后移民近60万人,淹没和影响土地400多平方公里。“移民”,既是十堰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十堰这座城市极其显著和重要的符号特征。《十堰日报》副刊部在处理这一符号性题材时,另辟蹊径,侧重于通过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精品力作的“组合拳”,使十堰可歌可泣的移民故事、移民精神带着人的温度、情感和力量,“活”起来、“立”起来,感染人,影响人,鼓舞人。
南水北调的关键在中线,中线的关键在加坝工程,加坝工程的关键在移民。其中湖北18万余移民全部集中在十堰市(7.7万人外迁、10.8万人后靠内安)。自2009年8月20日至2012年9月18日止,十堰移民全部安置到位,这个速度创造了世界移民奇迹。为了记录下荡气回肠的中国南水北调相关事件,在完成日常新闻报道之余,十堰日报首席摄影记者、摄影部主任陶德斌以职业摄影人的视角关注南水北调移民这个群体,力求用影像的方式记录和呈现南水北调移民大迁徙的宏大场面。他拄着双拐挤进首批移民外迁现场采访,连续3年的大年三十都在库区工地和移民家过年……
在2013年5月1日举行的2012(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中,陶德斌力挫群雄,以12幅《南水北调移民》组照一举夺得本届“国展”纪录类“金质收藏”奖项。陶德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湖北省获此殊荣的第四人,该奖项也是十堰市摄影家目前为止在“国展”中斩获的最高奖项。
2013年5月6日,《十堰日报》刊发整版特别报道《陶德斌:用镜头记录南水北调大移民》,以陶德斌获“国展”金奖的消息为由头,讲述了陶德斌作为一名优秀摄影记者、优秀摄影家,在记录南水北调移民这一举世瞩目事件上的付出和努力,同时借助陶德斌其人其事及作品,全面、立体呈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移民过程,以及背后感人肺腑的故事,获得读者的广泛好评,多家新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