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部最要讲人格独立

2018-11-18梁衡

当代贵州 2018年52期
关键词:政务人格权力

干部身处权力中心,是社会链条上的强势群体。干部在行使权力、处理政务时,偏差与否、公平与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执政效果。

何为人格独立?杜甫《黄金错》诗云“丈夫立世,独对八荒”,一笔点透了独立之意,即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事处世。人格独立包含着三层意思: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独立的精神价值和独立的行为准则。理智的思考能让人摆脱偏见与教条,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达到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

对于手握权力的干部来说,首先是做一个合格的人,一个人格独立、明辨是非的人。倘若没有健全的心理素质,没有清醒独立的精神,权力就会滥用,就会滋生腐败。人格,规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人格的高下,决定了权力的指向。

干部为何要强调人格独立?首先是因为他身在官场,人际关系复杂,诱惑多,矛盾也多。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干部的社会关系至少包含着三大序列: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属关系。作为社会的公务人员,他代表、并为之服务、负责的是广大公众;作为行政机构的工作人员,他要服从领导,管理下属;作为家庭成员,则要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尽孝养育。这三层关系由远及近涉及了整个社会系统。但无论是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还是亲属关系,对应的不外是公与私、权与责的矛盾……如何不被表象所蒙蔽,不为私利所困惑,不为谗言所左右?关键是要不依附、不攀援,头脑清醒,善于思考,明辨是非,时时保持着人格独立。

从古至今,因为人格不独立,处理不好政务和各种关系而落为庸官、奸臣、贪官身败名裂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刘禅一直是仰赖父亲刘备和丞相诸葛亮,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一旦失国就乐不思蜀。和珅只知媚上欺下,堕落成清朝的第一贪官。从古至今,因为人格独立妥善处理各种矛盾而成为清官、贤臣、良吏的也大有人在。比如,魏徵敢在太宗面前忠谏直言,寇准敢在皇帝面前说真话。彭德怀、张闻天一生光明磊落,当庐山会议上已经开始一边倒地批右倾时,他们还是要站出来直陈时弊,因此获罪。他们饱受屈辱,但成全了人格,虽败犹荣。

干部身处权力中心,是社会链条上的强势群体。干部在行使权力、处理政务时,偏差与否、公平与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执政效果。人皆有私,只是私戏不能在公家舞台上演。就如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家的浴室一丝不挂地沐浴,但如果有人这样走到大街上、舞台上,那将是怎样地难堪、发神经,怎样地不可理喻。

我们有一部分干部就在干这种有违常理的事。有一位领导对下属单位说:“为什么不先解决我老婆的职称?”下属面有难色,说评委不投票。他说:“那我不管,你去办!”某干部带团出国,各团员及送行人员早在机场恭候,他却姗姗来迟,且妻、儿、孙等前呼后拥。这位领导一不问团员是否到齐,二不问手续办得怎样,三不向送行者嘱咐公事,而是与老婆卿卿我我,说不完的家事,又抱着孙子的脸蛋亲不够。时间一到,披衣出关。众人脸上僵僵地挂着笑,心里凉凉地叹着气,好容易才看完这出“十八相送”。他们就这样穿着一件“公字牌”的皇帝新衣,大裹其私,大摇大摆地登台走步,发指令、做演说,全然不知群众怎么看、怎么说。这是最失“人”格、失“领导”之格和“公务员”之格的。

北宋名臣富弼出使辽国,一走就是数月。有人捎来家书,富弼曰:“徒乱人心。”他不拆书信,直接放在灯上烧掉。一个封建官吏都懂得身在公位,执行公务,百分之百地勤政,不敢有一丝懈怠。而我们现在一些干公事的人却在公台上大唱私戏,私不当羞,私不觉耻。人格一丢,就一丑遮百俊,一丑压百能,就被人看扁了,就永无一点可用、可敬、可言之处了。可惜,许多身居要位者在这一点上,常没有一点自知之明、知私之明。

干部的人格不是孤立的个人品质,人格连着政治,连着社会风气。尤其在信息社会,电视、手机、网络无所不在,更将干部的言行举动置于公众视角之下,其人格高下所产生的结果会成几何倍数放大、传播。

猜你喜欢

政务人格权力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论政务新媒体发话者的语言服务与管理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云南芒市推进“融媒体+ 大政务”平台试点
趣味测试 分析你有几分懦弱人格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特鲁多:被政务“耽误”的网红
民营金融权力榜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