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秘诀就是尊重

2018-11-18

中国火炬 2018年8期
关键词:天性秘诀儿童

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花儿为什么开?”第一个孩子回答:“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老师摇头。第二个孩子说:“它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老师还是摇头。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老师继续摇头。第四个孩子说:“是因为花儿高兴,她绽开了笑容。”老师仍是摇头。最后有个孩子忍不住问:“老师,你说呢?”

“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我希望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标准答案。”老师的回答不容置疑、铿锵有力。可是同时,她也将孩子们好奇心和对世界的喜爱粉碎得干干净净。

不懂花事,你就会耽误花期!不懂教育,你的管教就会出问题!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教育的秘诀就是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儿童有儿童的天性,他们乐观好奇、争强好胜,渴望被接纳、赞美,他们富有童心、童趣,这决定了儿童的可爱、可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然的学习者,都富有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都热爱集体,胸怀大志,勇于担当。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时候不了解他们,总在有意无意地抑制和扼杀他们的天性和天赋。我们习惯了训斥、强迫,我们以为教育就是“管”,培养“乖孩子”,而认识不到教育恰恰是尊重和点燃、激励和唤醒!自由的心灵是孩子生长智慧、孕育想象、绽放创新之花的一方沃土。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审视他们的需要,把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放在首位。不作庸师,就要忘记自己所谓的标准答案,让他们尽情发挥才情。

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教是为了不教”,就要我们教孩子学会、会学、主动学。就是心中有孩子,把孩子作为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从孩子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教学,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为,获得发展。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能够自己体验的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一堂好课,固然应该有教师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只能是用来激发孩子想说、爱说、会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划定框框捆绑孩子,都不要抢了本属于孩子的话语权。教育是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需要耐心和耐性。只要我们真诚地去尊重,大胆地去放手,怀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慢慢等待,不久的一天,孩子一定会还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孩子的个性有差异。有的内向、爱静;有的外向、好动,因此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孩子学习层次也大有不同,有的某机能发育较晚,某些方面可能发展较差,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因此要因材施教,尊重特点。现实中,很多教师和家长眼里只有升学率和分数,忙于牵着孩子奔波于辅导班、搞题海战术和机械训练,无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忽略孩子心中的独特“城池”和“最近发展区”,其结果只会滋生成长的平庸。同时要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很高要求。如何启发、何时介入、怎么点拨、如何指导才会让孩子们的兴趣点达到最佳?这需要教师在他们的学习中认真观察,及时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指导能力,从课堂实践中找经验,从经典案例中找答案,在春风化雨中点石成金。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个个成长,一个真正懂孩子的教师,会张开羽翼,大胆地放手,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他自己。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需要保护。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教师要常想“假如我是孩子”,放下居高临下的姿态,适时地“蹲”下来,认真地倾听孩子心里话。低一点,用孩子的高度陪孩子看世界;慢一点,用孩子的速度陪孩子成长;笨一点,用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因此不管在班级管理中,还是在教学中我们都要积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的秘诀就是尊重,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

猜你喜欢

天性秘诀儿童
快乐的秘诀
理发不怕痒的秘诀
100分秘诀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或许,只因为天性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